8岁女孩每天背两个“书包”上学,同学们都说她臭不愿和她坐一起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这是古人说的惯常道理,于今可能晦涩难懂,那么我今天就讲述一个故事,让大家认识到这句话的真理,其实再简单不过。大概、可能因为读书多少的问题,很多人一直在寻找文句中的真相,那么小编这里说一句:如果用事实简明扼要地加以阐释,任何人都是能懂的。10月26日,小编作为摄影记者去鹰城鲁山西部山区采访了一位特殊的患者,通过耳闻目睹,看到了一桩与人理、伦理相差巨大的现实,才从这一事件上总结出这个论题的论点:你没有错,他人不会因为你的错而责怪,苟且生之。你懂了么?这是当事人的谈法。我在这里给诸君解释一下:这个主人翁小女孩,8岁,被亲生父母抛弃了,而收留她的人并不认为他们错了,事后会大动干火,而是以平凡“君子”的形象乐善好施,收留了这个小孩。谁知之后却招来了祸端。他们如平常人的生活一样,把她收留了。收留归收留,随后发生的故事,发乎常人所难以想象,可以说现今生活举步维艰。一顿踏察,最终成就了这篇稿子。小编有亲身经历,这里就娓娓道来,以飨读者。

“我从小就被亲爸、亲妈抛弃了,是妈妈把我从医院抱回来的……我现在上学,每次看病都得请假,可耽误时间了。”小女孩向摄影师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两行热泪不住地从脸颊滑落下来。小女孩名叫燕晓柯,今年8岁,家住河南鲁山。因患神经源性膀胱炎,自幼先天性肾积水、脊膜膨出、膀胱扩大、大小便失禁。据说这是一种举世罕见的疑难杂症,目前是中美两国发现的第四例病例。七年来,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治病,跑遍了了全省大小多个医院,现在每天主要靠吃药维持生命,早晚与导尿管为伴。

2011年9月15日,燕晓柯的妈妈陪丈夫到县医院看望一个病号,回来时,在楼梯口听到了婴儿的涕哭声。好奇的妈妈走过去,发现一个包裹,里面包着一个女婴。女婴的怀里揣着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感谢世上的好心君子,你能把孩子扶养成人,我们深深地感谢!出生时间:八月初二”。夫妇两人这才意识到这个小女孩是被人遗弃的。因为当时燕家已有两个男孩,刚好缺个女孩,而且二人都已四十多岁,不可能再生育。所以二人一商量,也不管孩子是否有病,就忽然善心发现,将此女婴抱回了家。

抱回家后,夫妇两人仔细检查,发现女孩除了左臀上有一枚橡子一样的疙瘩(瘤子)之外,身上并无其他毛病。于是就把她养了起来了,并取名燕晓柯。晓柯长到一岁半时,反复发烧不止,大小便失禁。后来送到平顶山市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膀胱压迫到肾神经了,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炎,很难治。后来又转到郑州儿童医院治疗,检查为脊膜膨出,膀胱扩大。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了那颗压迫肾神经的瘤子,扩宽了尿道,把大便控制了。但是小便至今失禁,必须插导尿管排泄。到了6岁半,燕晓柯要上学了,妈妈怕同学们看到女儿的导尿管取笑她,就专门缝了一小布包来盛导尿袋,并把它藏在衣服里面,掩人耳目。就这样,燕晓柯每天背着

两个书包去学校上学。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在学校里,燕晓柯因为走哪儿、到哪儿都背着个小“书包”,活动不方便,有时间喝水多了或袋子破了,尿液都会从袋子中泄露出来,沾在衣服发出难闻的骚臭。久而久之,同桌发现了秘密,就不愿和她坐在一起。老师没办法,今天给她调座位,明天又给调座位,调来调去,所有同学都不愿和她坐在一起。燕晓柯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回到家里向妈妈哭着说:“我不想上学了,同学们都欺负我。”妈妈听后,一边安慰晓柯,一边亲自送她去上学。就这样,有妈妈做后盾,晓柯又回到学堂。尽管没有人再敢取笑和污辱晓柯,但从此妈妈多了份差事,那就是每天接送晓柯,而学校就在村子边上,距离很近(农村孩子,一般没人接送)。

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燕晓柯一旦感冒发烧,病情就会加重。小便失禁,全部积到肾上,导致肾脏大量积水,无法顺利排出。在郑大一附院检查时,医生说,燕晓柯的病情十分严重,不能耽搁,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肾衰竭,严重时危急生命,建议还是去北京看看。但是到北京看病又是一笔天文数字,一家人长年在黄土地上刨食,实在是无力承担。大医院治不起,小医院治不住,万般无奈,晓柯的妈妈只能靠

民间偏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来减轻孩子的病情。为给孩子治病,家里已经花了十几万,还借了亲戚朋友好几万。爸爸心里烦,有时夹气似地说:“你这孩子,要坑死我,挣多少钱都不够你花,明天就给你送人!”燕晓柯哭着说:“爸爸,别抛弃我,长大了我养活你……

为了治好病,为了能上学,8岁的燕晓柯非常懂事和听话,放学回来就一声不吭地写作业。妈妈吩咐什么事,她都乖乖地去干。尤其是吃药,不管什么药,丸药、汤药,又不论有多苦,她都一口气吃完。生怕挨训,更想把病赶紧治好,减轻家里的负担。家里生活太苦了,爸爸一个人在江西打工,两个哥哥在湖北打工。大哥已结婚,生育一女;二哥今年二十了,本来谈好了对象要定婚,因为自己生病花钱,最后又退婚了。妈妈每天接送自己上下学,还得种地、做家务,照顾87岁偏瘫在床的奶奶和两岁的小侄女。燕晓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能够分担一点家中的苦难,她比任何同龄孩子都听话、懂事,成熟得早。

夕阳垂落,秋风落叶。燕晓柯的妈妈抱着2岁的小孙女,站在房屋的高岗上,注视着村西头,希望能看到女儿放学时的身影。她说,有时候真为孩子可怜,天天背着两个“书包”去上学,走路活动都不方便,还受同学们的嘲笑,女儿真是受尽了人间的委屈。她多想化身菩萨,保佑这个命运坎坷的孩子,能够在自己

有生之年,给她一丝温暖,让她一帆风顺,治好病,过上好开心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