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王為什麼要滅釋迦族?二者有何仇?

“是時,琉璃王殺九千九百九十萬人。流血成河,燒迦毗羅衛城。——《增一阿含經》

佛陀晚年,憍薩羅國琉璃王大兵壓境。釋迦族人開城投降,琉璃王卻舉刀相向,瘋狂屠城。許多人一直很詫異:為何宗主國要滅自己的附屬國?為何外甥要將外公家滅族?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五年,淨飯王病重。佛陀回父國探望淨飯王之後,帶走了佛子羅睺羅、佛的親兄弟難陀,以及阿難等王室七位王子。矮子裡選將軍,最後釋迦族人選擇了有勇無謀的甘露飯王之子摩訶男為繼承人。

波斯匿王繼位後,要求釋迦族人嫁一王女。摩訶男王不願將女兒嫁給他,就從家裡的奴婢中選了一名有姿色者,充當公主嫁給波斯匿王。這位婢女就是著名的末利夫人,也就是琉璃王的母親。

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可惜,迦毗羅衛並沒有因此得到憍薩羅國更好的庇護,反而埋下災難的種子。琉璃王子8歲那年,波斯匿王命琉璃王子往迦毗羅衛學習射術。小國無外交,為了討好宗主國,摩訶男王舉全族之力,集五百釋迦族童子陪同學習。並將新建的釋園精舍讓出來給琉璃王子居住——那是專門給佛陀準備的!

琉璃王子少不更事,因為坐了佛的【師子坐】,一些釋迦族人見後忿恚無比。將小王子一把拽起,扔出精舍,並辱罵他是婢女之子。隨後另一些激進的佛教徒又對小王子一陣拳腳相加。琉璃王子憤恨無比,發誓滅盡釋迦族人。

原本,琉璃王子只是個庶出王子,哥哥祇陀太子才是憍薩羅國的繼承人。沒錯!祇陀太子正是著名的祇園精舍贊助商,佛的忠實弟子。狼子野心的琉璃王子發動政變,誅殺祇陀太子,流放波斯匿王。他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

集四部兵,往徵釋種。

迦毗羅衛是小國,擋不住琉璃王的怒火。甚至,摩訶男王還以為宗主國外甥上臺,江山永固。遠在舍衛國傳法的佛陀聽聞琉璃王起象、馬、車、步四大軍團浩浩蕩蕩殺向迦毗羅衛,趕緊以神足通趕回父國。在迦毗羅衛城外,佛坐在一棵光禿禿的樹下,阻在大軍之前。礙於比丘僧團的勢力,琉璃王只得率兵而返。

不久,琉璃王又憶起這樁仇恨,率兵突襲迦毗羅衛。釋迦族人擔憂不已,求佛出面阻止。然而,佛只讓使臣回稟摩訶男王,要他們緊閉迦毗羅衛城門,堅守不出,否則必有大患。

《佛說義足經》上的說法時,佛知這是釋迦族人的因果孽緣,報應不爽,阻止不了。所以,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說:“釋尊莫憂,我可以使異法將整個迦毗羅衛遷至異空間,琉璃王能奈我何?”時,佛搖頭苦嘆:“善惡栽向日出,久遠來身受止。

結局是悲壯的。琉璃王以“假途滅虢”之計騙開了迦毗羅衛的城門,緊接著舉刀相向,屠殺全部釋迦族人。在摩訶男王的乞求下,琉璃王答應給釋迦族人一次機會:摩訶男王潛水多久,釋迦族人便有多久逃亡世間。國已亡,種不可滅。摩訶男王潛水後,用頭髮纏繞在河底樹根上,為釋迦族人贏得了一丁點時間。可琉璃王很快查知,旋即下令追殺釋種。

《大唐西域記》中的“龍池傳說”記載:只有四位釋迦族人逃了出來。其中有一位少年在藍勃盧山龍池得到龍女的青睞,後來少年奪取了龍池周邊烏仗那國的政權。這位釋迦族人便是上軍王的父親。佛涅槃後,上軍王代表釋迦族人還前往拘屍那迦分得佛骨舍利

一位8歲的小王子誤坐佛的“師子坐”,受到了極大侮辱,心理扭曲,埋下仇恨的種子。多年後,他滅了佛的國。有因必有果,可到底又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