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分叉在即,吴忌寒上演“至暗时刻”,“中本聪”或借机上位

有人认为,比特大陆目前颓势明显,很有可能退位让贤。

距离BCH迎来新一轮分叉还有一周时间,很多交易所包括币安、Coinbase都为此做好了准备。投资者兴趣也普遍高涨,市场交投活跃。受此影响,BCH价格自11月2日起便开始新一轮上涨行情。据非小号数据显示,BCH价格七日内最高报价接近640美元,涨幅一度接近50%。一些主流币,比如比特币、EOS等也在BCH的带动下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在当前的熊市背景下,市场信心能出现如此强有力的提振,实在令人惊讶。

仔细推敲其中原因,其实不难理解背后的逻辑。此次BCH分叉不同以往,属于硬分叉,分叉之后可能会会产生两个币种。根据以往比特币分叉经验可知,BCH用户持有者将免费获得同等份额的分叉币。这种平白无故多出来的资产对投资者来讲无疑极具诱惑力,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人都据此推断“牛来了”的原因。然而,此次硬分叉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路线之争

目前BCH阵营主要分为两派,双方代表分别是比特大陆和被称为澳洲中本聪的CSW。二者主要在选择何种扩容方案和是否为BCH增添新功能两件事上出现分歧。首先说扩容方案,说来也巧,BCH当年之所以分叉也是因为社区内部在扩容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争执。一些人不满核心开发组严守1MB区块大小的路线,毅然选择以硬分叉的方式独立出去,这才有了比特币现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BCH。

发展至今,BCH社区再次上演当年戏码,以比特大陆为首的一方主张现有的区块大小(32MB)完全可以满足未来一段时期的需求,因此并不主张立即扩容。CSW则主张直接将区块大小升级至128MB,以吸引大公司采用BCH。总体来看,CSW一方的主张较为激进,尽管前两次压力测试的结果验证了大区块具备可行性,但骤然将区块链大小放大数倍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况且这一方案是否能顺利通过新一轮压力测试,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根据BCH的出块情况可知,目前每个区块大小虽然总体不一,但普遍都比较小,无论是只有几笔交易还是几百笔交易,所占据的内存最多也不过几MB,因此距离其上限32MB还有很高的距离,所以比特大陆的说法目前来看还算站得住脚。

再来看双方的第二个分歧,比特大陆主张走公链路线,即通过智能合约、预言机等手段增加BCH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布特林,也就是如今很多人称之为V神的俄罗斯年轻小伙之所以离开比特币社区,也是和社区开发者在是否加入智能合约一事上相持不下,后来才选择自己出来单干,这才有了目前市值排第二位的以太坊。

BCH作为从比特币分叉出来的币种,有必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是继续走比特币路线,即成为全球支付货币,还是改头换面,另辟蹊径,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问题。而比特大陆当初为推动BCH的发展可谓投入了巨资,而且其手中现在还握有百万BCH,BCH能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比特大陆已宣布一种被称为“虫洞”的智能合约解决方案,声称项目方可以通过燃烧BCH发币。不过此举遭到了CSW的强烈反对,后者认为这将“摧毁BCH的基础层”。虽然前景还不甚明朗,毕竟以太坊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了,能否与之抗衡成为比特大陆需要克服的挑战之一。

CSW的团队则认为,恢复BCH上一些隐藏代码,也可以实现以太坊的一些诸如发币的功能,所以对比特大陆另起炉灶的方案嗤之以鼻。众所周知,BCH脱胎自比特币,二者本身的技术架构可谓同出一辙,因此之前由比特币核心开发组删去的功能都在BCH上得到了保留,CSW的提案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办到的。

算力之战

根据规则,最终分叉结果是由矿工用手中的算力投票决定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双方必将在算力上有一场殊死搏斗。目前,BCH几大矿池的立场已经较为明显,支持比特大陆的包括BTC.top(9.72)、ViaBTC(9.72%)、蚂蚁矿池(9.03%)、BTC.com(8.33%),支持中本聪的包括Coingeek(15.28)、SVPool(9.72%)、BMG Pool(9.03),双方的算力比拼似乎还不甚明朗。

也有部分人士指出,比特大陆很有可能会抽调比特币的部分算力,用以支持此次算力之战。目前来看,这可能并非明智之举。近几个月来,比特大陆可以说一直负面消息缠身。首先,重仓BCH导致账面出现巨额亏损,这也为其之后的IPO蒙上一层阴影。其次,Coingeek爆出比特大陆拖欠台积电巨额款项的新闻,虽然比特大陆方面极力澄清此事,但也有人认为此事未必空穴来风。

鉴于目前市场正处于熊市,矿机生意难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之前在牛市阶段卖到几万块钱一台的矿机现在只能折价几千元,甚至还有可能卖不出去。比特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商,其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反观CSW,其背后最大的支持者——Coingeek的老板据说有数十亿美元的身价,而且对CSW一直很支持,因此比特大陆在这场算力之争中很有可能折戟沉沙。

比较有意思的是,双方为了尽可能占优势,选择各种“套路”对方。吴忌寒和CSW二人更是在推特上面掀起轮番骂战,互相揭彼此的老底。比如,吴就曾直言CSW为“假中本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不懂技术的骗子。CSW也不甘示弱,曾在对方的推文下方评论“可怜的吴忌寒”。可见,二者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未来之路

此次分叉将最终决定BCH未来的走向,因此被很多人寄予了很多遐想。有人认为,比特大陆目前颓势明显,很有可能退位让贤,未来社区将由CSW为主的一群原教旨主义者主导,继续践行中本聪的愿景。当然,二者也有可能中途讲和,以妥协的方式完成此次分叉,不过目前来看这一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如果双方继续互不妥协,一周之后的硬分叉可能就要面临“双子夺嫡”,最终只有一人问鼎宝座,另一人则选择黯然离场。


需要指出的是,CSW一方提出的BSV版本并未加入“重放保护”的功能,这也决定了分叉之后只会有一条链存在,而不是像BCH当年从比特币分叉出来一样,出现两条链。关于“重放保护”,可以参考当年ETC和ETH当年分叉的旧闻。简而言之,加入重放保护可以保证用户以1:1的比例获得新分叉出来的币,也就是获得所谓“空头糖果”。没有这一保护机制的话,空投也就无从谈起,两条链最后也只会剩下一条链。BCH最近出现一轮上涨行情,是因为用户期望获得分叉币空投。但如果CSW一方继续保持强硬态度,拒不加入“重放保护”功能,则用户的希望很有可能会因此而落空。

用算力来决定区块链网络的发展路线其实正是PoW共识机制的设计理念之一,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显然违背了这一理念,其对比特币路线的把控迫使矿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无法参与核心决策。此次BCH如能打破这一困境,真正实现“靠算力打天下”,对整个社区乃至整个行业来讲,未尝不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