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凌PHEV計劃2019年春季上市,是要大賣的節奏嗎?

死亡櫻花


如果排除感情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大家必須要承認,豐田家混動技術的有著相當深厚的積累,完全商用20多年的底子是其它任何車廠都無法代替的。

豐田的THS系統的風格是:在不增加額外工作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並提升體驗。

以尊瑞為例,2012款的凱美瑞尊瑞應該是混動車型裡合資比較早也比較充分的一款(並不是國內第一款,2010款凱美瑞混動應該是第一款合資混動,2005款普銳斯應該正式進入國內的第一款混動。普銳斯雖然掛著合資的名,但全車配件應該都是進口,然後國內組裝,後面版本有些簡單配件可以國產),動力電池部分保修8年或20萬公里,其保養手冊直接寫明:機油機濾保養週期12個月或1萬公里、火花塞10萬公里、汽油濾清器8萬公里、剎車片定期檢查(大部分車主首次更換都在10多萬公里,20萬公里的也不少)、冷卻液更換週期16萬公里(中間如有缺少4s可以免費添加,且日文標識寫明是20~24萬公里更換)、變速器油無更換週期(很大部分車主都是超過10萬公里才換;另外豐田混動結構沒有變速箱,只有一個叫Ecvt的動力分配器,跟cvt完全不是一回事)……這種保養週期下來的結果就是,有些車主開了五六年之後除了一年一換機油機濾、偶爾補些玻璃水、換個空氣濾、空調濾,直到賣車了也沒動過別的地方。不少車主換了好些的0w20機油跑到1萬5甚至1萬8的也有。

然後是油耗。普銳斯是完全獨立設計的車型,風阻係數0.24,咱不說;卡羅拉雷凌4.5、雷克薩斯CT200H 5.0這種小型車咱也不說;新出的八代凱美瑞用的TNGA黑科技,咱還是不說,就說7代凱美瑞。車重1.6噸,排量2.5,不吹不黑,城市綜合油耗5.5應該算比較正常情況(我平時城市路況空調狀態下大概4.5~5.0,現在車上表顯近一年平均油耗5.1,座標東北,不按這個)。滿箱到油燈亮大概55升,亮後至少還有11~12升,就是說完全不用考慮充電,如果你一個月大概跑一千公里的話,一個月只加一次油就夠了,先不說省不省錢,至少要省下不少去加油的時間吧?而且動力和響應比普通2.5汽油版的要好。

插電混動在國內的流行主要是受國內政策直接影響的。只購車補貼、上牌優先和不限行這三條恐怕就能直接斃掉大多數國外的競爭對手了。技術方面不想多說,目前國產這部分插電廠商這兩年應該賺到了不少補貼,不過政策上對插電混動的補貼已經降了不少了(聽說比亞迪近兩個季度的)。按豐田混動在國內的一貫定價,PHEV卡羅拉和雷凌的價格應該不會超過20萬,這樣的話只要算上補貼,國產插電這些車應該就很難搶到多少市場了。

我們得慶幸豐田是一家異常保守的企業,每次運用新技術之前都會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試用和分析,而且輕易不會推出明顯超出市場應用很多的技術(這次如同變異一般改款的八代凱美瑞就是個明顯的例子,有些人把豐田叫牙膏廠,真是不擠不出新),不然以豐田之前的技術儲備也不至於讓那幾個歐美廠商先上PHEV,也許還有觀望中國後續政策的意圖,這些都推遲了其在中國上市插電混動的時間。

但推遲終究是推遲,國產廠商們不要以為賺了些錢真的就沒事兒了,即使沒有這次的PHEV卡羅拉和雷凌,高瞻遠矚也固然有優勢,但狼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