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国外!东南亚市场成香饽饽,淘宝、支付宝被快速复制

界动报道:

把中国电商带回家!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中国的电商模式和移动支付模式,大大地方便了国人的生活,让其他国家赞叹不已。


然而,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外,却发现自己正在被快速复制出来的同类产品包围。淘宝、支付宝们可能都没有想到,当年在国内市场,他们打败了同类竞争对手eBay,吓跑了潜在对手亚马逊,有朝一日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危机。

互联网行业出海复制“中国崛起模式”

以电商为例,目前东南亚市场的基本情况跟中国在淘宝刚建立时的情况比较类似。东南亚11个国家中,有6个的发展水平跟中国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它们的互联网建设和物流建设还比较薄弱。此外,这些国家相对较低的人均收入也影响着当地人的消费习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质量和服务,因此B2C的电商模式在今天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吃得开。相反,在东南亚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当中,虽然品质也很重要,但相比之下,人们更加青睐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C2C模式。


另一点与中国不同的是,东南亚国家虽然普遍落后,但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上却比同时期的中国更加国际化。现在Facebook和YouTube在东南亚非常流行,而在十年前的中国,微信、QQ、微博都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东南亚的“微商”们带货能力还是不错的。

因此,在东南亚复制“中国崛起模式”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必须选择正确的模式。就目前来看,C2C模式有阿里投资的Lazada和Tokopedia,以及腾讯入驻的Shopee,而京东选择的Tiki则是B2C模式,三者正主导着东南亚市场的电商大战。

使用场景缺失成移动支付发展难题

支付宝在中国的成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只要上过淘宝就必然离不开支付宝,二者的完美结合和支付场景的拓展,在过去十年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模式。而支付宝的最大对手微信支付,则是靠过年发红包、抢红包的热潮火起来的。


然而,东南亚市场天生缺乏可供移动支付生存的土壤。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比如新加坡,尽管总理李显龙2017年就表示:“新加坡应该学习中国,推进移动支付和无现金社会的进程。”但移动支付在新加坡却至今没有什么进展。

因为新加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很像,其国内的刷卡支付体系已经非常健全,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兴趣。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电商业务还不太成熟,移动支付的依赖性也就没有那么强。

使用场景的缺失使得移动支付出海步履维艰,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对东南亚市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比如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有着落后的公共交通,打车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因此人们在出行方面的支付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从本土化来说,Grab Pay显然做的更好,可能会复制支付宝在中国的成功模式,并超越支付宝在东南亚的地位。毕竟电商和移动支付只是一种模式,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被模仿者超越也很正常。那么,中国巨头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界动传媒丨Jie Mobile,

互联网财经界动态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