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憑啥成為5A級景區?

10月29日上午,文化和旅遊部為新晉成為國家5A級景區

貴州省銅仁市梵淨山景區等授牌。

今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貴州省繼“中國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國丹霞”——赤水、“中國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後第4處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是貴州省首個獨立申報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

梵淨山憑什麼成為5A景區?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01

自然魅力難以抗拒

梵淨山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綠色飄帶,也是桃源銅仁的生態之源。山內峰林成群、溪水潺潺,山體橫跨江口、印江、松桃三縣,是“中國天然氧吧”、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保存著世界上少有的原生生態系統,自然生態舉目可見。

梵淨山是典型的中亞熱帶穹窿狀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也形成了許多自己獨特的物種,是眾多珍稀動植物的繁衍棲息地,是我國少有的亞熱帶植物基因庫,擁有近3000種維管束植物和超過2000種動物,大量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棲息於此,其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高達12萬至18萬個,繁衍著野生植物和動物7156種,其中,植物4394種、動物2762種,被賦予“植物王國”“生物資源基因庫”的美稱,是黔金絲猴、梵淨山冷杉在地球上唯一的棲息地,以及各種珍稀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

梵淨山山形峻秀,景觀絕妙奇險,雲瀑、禪霧、幻影等天象奇觀,為梵淨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蘑菇石、觀音瀑、萬卷經書、萬步雲梯、杜鵑花海等,是貴州唯一、國內外少見的景觀組合、最豐富的山地旅遊區之一。梵淨山更是武陵山系最高山體,其主峰海拔2572.4米,“集五嶽之奇險,幽秀而大氣磅礴”,兼有黃山之美、峨嵋之秀,是貴州省內最壯麗巍峨的山峰。

02

合理規劃蓄勢待發

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我市重新“定義”梵淨山發展之路,堅持在生態紅線之下尋求發展空間,在保護生態之中合理開發,在綠色發展中加快保護步伐。

2013年底,梵淨山景區管理委員會啟動了梵淨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

2014年6月10日,梵淨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通過全國旅資委景觀質量評定後,成立了“梵淨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領導小組”,先後牽頭制定了《梵淨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整改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

2017年3月,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梵淨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聘請專家團隊編制了《梵淨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方案》,並根據國家、省旅發委領導及專家指導意見,對照標準進行自查自糾,制定出詳實的整改提升工作方案,推進創建工作對標對錶提升,讓梵淨山在萬千個自然景觀之中“脫穎而出”。

03

景區內外環境提升

為讓梵淨山順利晉升為5A級景區,我市進一步完善了景區內外環境,提升景區品位。

今年“五一”假期,梵淨山景區與攜程、美團、驢媽媽等各在線旅行社平臺合作,通過自主運營“智遊自在梵淨山”電商平臺,推出智能購票及入園方式。

7月,為了減少遊客排隊等候的時間,景區施行叫號等候入場系統。與此同時,景區內還向遊客免費贈送飲用水、雨衣、防暑藥品等,使用大功率電風扇、噴霧降溫裝置等為遊客送清涼。

9月26日,梵淨山景區線上售票開始試運行。10月1日,梵淨山景區線上售票正式運行,線下窗口不再售票。梵淨山新改了售票方式,讓遊客進山觀景更加便捷。

“軟硬兼施”

“內外兼修”

梵淨山的“成長變化”

從未讓人失望!

四年來,景區累計投入創建資金3.8億元,完成新建遊客中心6千平米、生態停車場停車位1000餘個、旅遊觀光步道12千米、3A旅遊廁所10座、2A旅遊廁所5座。另外,完成公路改道1千米、景區橋樑2座、安全護欄2.4千米、休憩亭廊26處、垃圾中轉房1座、實施景區街區立面改造10萬平米、景區綠化美化5萬平米、拆除閒置樓房3棟、新增觀光車24臺、環衛垃圾車2輛、垃圾鬥12個、環保垃圾箱300餘個、標識牌2000餘塊、安全呼叫系統20餘套、增加安保人員40人、導遊20名、環衛工人61人、其他人員240人,大大優化和提升景區服務環境和服務水平。

04

旅遊扶貧惠澤百姓

“通過做大做強旅遊產業,梵淨山景區在旅遊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將景區作為旅遊經濟產業對待,挖掘其旅遊經濟功能,實現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從而帶動周邊群眾,讓百姓共享‘守護綠水青山就是收穫金山銀山’。”市旅發委產業科工作人員胡國文介紹道,梵淨山未來的景區發展,都將以旅遊產業反哺社會,幫助困難百姓為定位,這才是做強梵淨山景區的最大意義價值所在。

四年來,梵淨山景區在助推旅遊扶貧工作上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8月,梵淨山旅遊景區入選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目前,直接進入景區就業人數達280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景區共計帶動環線從事旅遊餐飲、住宿接待服務的農戶達1200多戶,帶動貧困人口就業達到3000多人,間接從事旅遊業的達8000餘人。通過景區帶動,615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於2018年全部脫貧。其中,梵淨山周邊景點寨沙侗寨“月上人家”農家樂經營戶業主入選全國“能人帶戶”旅遊扶貧示範項目。其寨沙旅遊扶貧模式已在全市、全省、全國進行推廣。

四年春秋

艱難困苦終有成!

今後,將以新的起點

揚帆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