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劲歌金曲三十年|1984·情歌时代:只有情歌的歌坛(一)

1984年发生了一桩事件,几乎可以肯定,它会载入香港流行音乐文化史。

别猜这件事是什么,就算资深歌迷,也未必猜得出来,因为这件事很"小众",更因为这两年香港流行乐坛的大事件太多。

比如,梅艳芳刚一出道就到日本踢馆,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甩掉了"徐小凤第二"的帽子,唱片《飞跃舞台》打造了东方麦当娜的形象,隐约露出了天后的面目。

再比如,几乎同时出道的是叶蒨文——必须得说的是,她名字中间的字是繁体字"蒨"而不是"倩",简化过来就会写成奇怪的"叶茜文"——这位未来的歌坛天后根本不识谱,而且当时的中文水平相当可怜,会说,但不认识,看张报纸都费劲。她唱粤语歌的发音方法是林子祥教的,而林子祥的方法看起来很不靠谱——把英文字母当音标,拼注在汉字上来发粤语的音——说穿了这是个笨小孩学英语的法子,向来要被老师批评的,可这样的人硬是当了歌手,刚出了一张唱片就获了1984年度第二届"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林子祥尝到甜头后,很可能又教了一位学生。1984年,也是杨紫琼初到香港的年份,拍入港的第一部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据说电影台词是用英文标在中文上生生背下来的。几乎可以认定,这招也是林子祥教的,因为他正是这部电影的主演之一。

和梅艳芳、叶蒨文一样迅速奠定了巨星地位的是张国荣,《Monica》一夜之间红遍全港。

若说1984年对以上几位巨星来说是崭露头角,恐怕并不合适。梅艳芳虽说20出头,但她4岁半就登台演出了,算得上歌坛老江湖;叶蒨文在这一年发行了第一张粤语唱片,可她4年前就在台湾做过歌手,来香港后又拍过几部电影,严格说不算新人;张国荣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前一年的第一届"香港十大劲歌金曲"中他便有《风继续吹》和《一片痴》入围,只不过没获奖。若说他的出道,则可追溯到好多年前的1977年,"亚洲业余歌唱比赛"亚军。

相比之下,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崭露头角——1984年,一位年轻人在"全港十八区业余唱歌大赛"上夺冠,在当时,他被称为"关正杰接班人"。

关正杰是那个时代香港流行乐坛最重要的实力歌手。1983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创办之前,他已经在1979~1983年的5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中拿奖拿到手软,共有8首作品得奖。他那一把温厚的唱腔,可以把中式小调唱得温情款款,也可以把外国改编歌唱得充满诗意。但很搞笑的是,关正杰并不是娱乐圈的人,唱歌属于玩票。他的本职是建筑师,据说现在是西雅图的地产发展商。

关正杰身上没有流行歌手那么多花哨的东西,外表是老派的风格,整整齐齐的中年男士发型,着装不是领带就是领结;和娱乐圈更加格格不入的是,走到哪儿他都是一副严肃正气的样子,稳重端庄得像是一个政府发言人,怎么看和娱乐圈也不搭界。如果和罗文站在一起,看起来关正杰倒像是罗文的长辈,实际上呢,罗文比他大了4岁。

关正杰就是这样一个人品和形象都超级正气的人,港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正气杰"。他的歌和他的形象倒是十分搭配,作为1982年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他的歌曲内容大多是正义、和平、希望,相当的正能量,放在今天恐怕没几个人爱听,但在当年的香港却是脍炙人口的金曲。

1984年"全港十八区业余唱歌大赛"的冠军,唱的就是关正杰的名作,这位"关正杰接班人"后来被称为"歌神"——他就是张学友。

对张学友来说,1984年夺冠固然是他个人音乐生涯的里程碑,但文章开头说的那桩"大事件"却不是张学友签约"宝丽金"唱片进入娱乐圈。客观地说,张学友出道,这在喧闹的1984年香港流行乐坛并不重要,哪怕他是日后乐坛的标志性人物。真正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他唱的那首歌《大地恩情》。它也是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这部电视剧是"丽的"制作的,在1980年掀起了"丽的"与"无线"的电视大战,因为《大地恩情》收视率超高,直接导致"无线"被迫腰斩《轮流转》。

电视剧《大地恩情》背后隐藏着这段电视业商业化的"腰斩"往事,而作为歌曲的《大地恩情》,也是流行音乐商业化的一个标志性坐标——在此之前,香港流行乐坛尚有大量类似的民歌型作品,而此后,爱情成为了流行歌的主题。

1984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谭咏麟总共入围十首歌曲,除了《傲骨》,其他的全是情歌;获奖的十首"金曲"中,除了梅艳芳的《似水流年》、关正杰的《天籁》和下面要说的这首外,又都是爱情歌曲。这与前些年武侠影视剧歌曲占据主流地位完全不同,似乎,我们可以用1984年度的一首"金曲"为这种流行音乐题材的变化命名——《无敌是爱》。

1984年度十大劲歌金曲获奖名单

1《零时十分》叶蒨文

2《爱在深秋》谭咏麟

3《似水流年》梅艳芳

4《天籁》关正杰

5《再度孤独》甄妮

6《无敌是爱》甄妮/许冠杰

7《偶遇》林志美

8《Monica》张国荣

9《爱的根源》谭咏麟

10《幻影》谭咏麟

最佳作曲奖:《爱的根源》 作曲:陈斐立

最佳填词奖:《爱在深秋》 填词:林敏骢

最佳编曲奖:《爱的根源》 编曲:卢东尼

最佳唱片监制奖:《爱的根源》 监制:关维麟

最受欢迎男歌星奖:谭咏麟

最受欢迎女歌星奖:甄妮

金曲金奖:《爱在深秋》

劲歌金曲荣誉大奖:徐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