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复兴:中国企业能学到什么?



索尼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它成立于1946年5月,硬件产品涉及到随声听、数码相机、单反、PlayStation游戏终端、耳机、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医疗器材等等方面,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曾几何时,索尼陷入了连续多年的亏损之中,靠变卖资产艰难求存。但近几年,索尼突然复兴,2017财年实现营业利润451.69亿元,创下它成立72年以来的最高业绩。

一、索尼最新财报


10月30日,索尼发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为日元,本文均转换为人民币)。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索尼集团销售收入达1341.61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大增17%,为147.2亿元。其中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销售额达到338.11亿元,营业利润55.69亿元。主要受益于PS4软件销售,销售额、利润双双大涨。

音乐业务销售额125.32亿元,营业利润19.36亿元;影视业务销售额148.06亿元,营业利润14.44亿元。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销售额168.96亿元,营业利润15.06亿元;影像产业及解决方案业务销售额100.74亿元,营业利润13.40亿元。

移动通讯业务依然是索尼集团所有业务部门中,唯一亏损的部门,销售额为72.40亿元,营业利润-18.32亿元。 半导体业务依然表现强劲,销售额收入156.36亿元,营业利润29.44亿元;金融服务业务同样不俗,销售额217.27亿元,营业利润24.09亿美元。

由于游戏及音乐业务收入超预期,索尼财报调高了2018财年全年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预期,全年预计盈利达534.73亿元,如果实现,将再创纪录。


做个比较, 华为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6036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75亿元。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我们以为索尼没落了,但是索尼和华为还是一个级别的企业。

二、索尼的辉煌历史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都东京成为一片废墟。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的百货公司仓库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成立初期经营不顺利,直到10年后的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开发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成功,公司营运终于渐入佳境。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电视虽然大卖,但其技术竞争力却毫无优势,其后所制造的彩色电视量产品的品控亦不甚理想,导致巨额亏损并把公司推到倒闭的边缘。1967年,索尼发表了由井深大亲自加入开发特丽珑映像管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索尼电视在全球热卖,盛田昭夫自日本开发银行借得巨额开发债务也得以在3年内还清。

1970年,索尼与JVC、松下共同发表了U-Matic磁带录影系统,正式为日后的录像带规格竞争揭开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发表了全球第一台针对民生用市场Betamax规格的SL-300,并一举让索尼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日后Betamax在民用领域败给松下领衔的VHS格式,但Betamax格式凭借技术优势进入了专业领域,成为专业广播级视频领域的主导标准,如今的众多广播级视频标准都是基于这一起点的。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 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人赞美良好的音质评价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在1979年7月开始,推出了Walkman,大获成功,到1998年,“Walkman”已经在全球销售突破2亿5000万台。

索尼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惨败后,盛田昭夫认为有必要将最高档的硬件与最先端的内容结合,才能掌握市场。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之后在2004年11月并购了历史悠久的米高梅电影公司。

1993年开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乐”成立索尼电脑娱乐,并计划代号“PS-X”开发新一代的CD-ROM游戏主机,全力对抗任天堂所主导的游戏市场。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至2012年3月31日止,PS系列电视游戏机销售量超过4亿2300万台,其中PS为1亿425万台,PS2为1亿5580万台,PSP为7630万台,PS3为6485万台,PlayStation成为继Walkman后,全球最为成功的产品。

以电子、游戏、娱乐、金融四大领域,带进数位化、网络化。1996年后索尼陆续推出了CyberShot数码相机、VAIO笔记型电脑、Clie PDA(个人数位助理)等数字化的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热卖,2000年获得成立以来的最高获利25亿美元。

三、衰退的索尼

但从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 PlayStation开发后已经10年未再发表独创性的产品; 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苹果电脑的iPod在全球热卖,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因为拥有特丽珑技术而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使得拥有液晶技术的夏普、三星取得电视影像的领导地位。一连串的决策错误以及电子产品价格不断压缩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亏损10亿美元,盛极而衰,开始其延续十多年的衰退。

由于亏损的巨大影响,时任 CEO 出井伸之在 2005 年被索尼董事会任命的霍华德·斯金格取代,斯金格也成为索尼历史上首任外籍 CEO,索尼也由此迎来了“斯金格时代”。经过斯金格的一系列改革,索尼在 2007 财年创下了索尼史上最高营业额、利润的记录。

但好景不长,2008 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来袭,由于全球化战略的大量投入,产品线拉的太开等原因,索尼受到的影响颇大,亏损严重。

从 2008 财年到 2014 财年,除 2012 财年外,索尼每一个财年都在亏损。在 2011 年时更是出现了史上最大赤字,亏损57亿美元,于是在当时就产生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调侃——索尼今天破产了吗?

2012年,平井一夫临危受命,接替霍华德·斯金格担任索尼新掌门。

2013年3月16日,索尼以11亿美元将美国总部大楼出售给以不动产开发商Chetrit Group。

2014年3月7日,索尼以1.56亿美元将其位于东京的旧总部以及附近的一座大楼出售给住友不动产公司。

2014年,索尼出售VAIO PC业务,并裁员5000人。

2014年5月索尼关闭电子书业务卖,将其出售给加拿大电子阅读器制造商Kobo公司。

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索尼开始恢复元气。从2015年开始,索尼正式扭亏为盈,公司实现净利润13亿美元。

四、索尼复兴,做对了什么?

在平井一夫担任索尼 CEO 的六年间,索尼抓住了智能机兴起拉动图像传感器需求机遇,再加上 PlayStation 游戏产品的风靡,使得索尼整体情况越来越好。

如今 PlayStation 游戏机在全球拥有 7000 万用户,索尼则更加专注于游戏互娱,摄像头芯片以及金融等领域。

2018年2月,平井一夫宣布卸任,由吉田宪一郎接任。

索尼CEO的吉田宪一郎释放出了明确信号——未来来自内容业务、软件、服务以及订阅部门的经常性收入非常重要,未来3年,索尼将继续减少对硬件业务的注意力,转变为一家内容服务公司。

索尼公司2008-2017年收入、利润表


在我们印象里索尼是一家伟大的硬件公司,无论是随声听、电视机、Play station都曾经是电子行业的领头羊。但是在过去十多年里,索尼一步步改变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到了今天,其主要的盈利业务游戏与网络服务、音乐业务、影视业务、家庭娱乐与音频业务、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金融服务业务都已经不再依靠硬件,唯一单独的硬件部门手机业务可能也迟早会被索尼抛弃。除此之外,索尼仍然保留着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业务,因为半导体业务是高科技时代的核心技术。

对中国企业来说,尤其对于那些曾经辉煌,如今陷入低谷的巨头企业,索尼的复兴经验值得学习。

1 毫不犹豫地出售房地产资产,索尼在2013年、2014年果断地出售了其美国的总部和日本的总部大楼,这些资产的出售为索尼的复兴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体现了索尼坚定其主营业务的魄力。不贪虚名,脚踏实地,即使在出售美国和日本总部大楼时,索尼仍然是一家年营收近800亿美元的巨头企业。国内很多大企业都在房地产上沉淀了巨大的资产,但是主营业务才是一家企业的关键,索尼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2 从硬件企业转向内容、服务企业。索尼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的硬件公司,工程师文化根深蒂固,但是索尼仍然成功地转型成立内容服务公司。辉煌的历史不应该成为企业的束缚,索尼这么伟大的硬件公司都能转型内容服务公司,国内企业在转型上就应该更加果断,不能故步自封,被企业历史包袱所拖累。

3 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索尼抛弃了PC业务,电子书业务,但是保留了影视业务、音乐业务、Play station业务、金融业务、半导体业务,企业在转型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哪些业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索尼在2008-2018年间,营业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增长,但企业的内涵业务则几乎等于完全再造了,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

索尼归来,还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中国企业应该学习索尼经验,企业发展兴衰更替很正常,但能从困境中再次走到舞台中央才值得骄傲。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 ,曾就职咨询公司、垄断国企与政府部门。关注财经事件与产业经济发展,一家之言,井底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