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帶孩子很輕鬆?有的人卻疲憊不堪?

用戶53061933255


我身邊正好有兩個媽媽,分別符合這兩種情況。

第一位媽媽個子小小,非常幹練,生了兩個女兒。孩子的爸爸正在創業階段,忙於事業。雖然孩子的外公外婆也有能力幫忙,但這位媽媽覺得老人帶,或多或少會和自己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孩子還是父母帶最好,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堅持自己帶孩子,外公外婆對此也沒有意見,正好享受自己的退休時光,只偶爾接待兩個外孫女來家裡玩幾天,也是無比開心。現在這位媽媽每天要做的工作至少分三部分:

1、獨自一個人帶兩個女兒

2、處理所有家務,照顧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3、打點自己開的點心店。

值得一提的是:

她家的一日三餐絕不敷衍,從食材到口味到裝盤……不提了,反正就是特別好吃!

她的點心小店,生意好到她不論做什麼都能當天賣完,就這麼任性。

兩個女兒,生活規律、乖巧大方、習慣很好,現在大女兒剛上小學了,媽媽表示,小時候習慣培養得好,現在完全不需要監督,孩子都能自覺學習、自覺完成作業。

是不是很辛苦呢?我們外人看上去都覺得她辛苦。她說她每天6點前就起床,超過六點會覺得自己浪費了大好光陰。起床之後基本就是連軸轉。

但是,她自己從不抱怨辛苦,心態非常積極,每天都乾乾脆脆、開開心心、灑灑脫脫。時間安排得特別有效率,忙完家務和店裡的事情,還能安排好時間陪伴兩個女兒。

另一個媽媽,有一個女兒。爸爸、奶奶、外婆都會幫忙一起帶。但這並沒有減輕這個媽媽負擔,帶孩子的人多了,意見不一致,難免產生矛盾,這位媽媽又不太會處理、化解這樣的矛盾,時間一長,自己反而覺得很疲憊。

可是自己來帶孩子呢?又覺得自己一個人帶不了。所以非常矛盾。一提到帶孩子和家庭的問題,難免比較消極了。

這兩個媽媽互相也認識,為啥有這麼大的差別,有一次我們一起聊天,她們倆自己也分析了一下原因:

首先,第一位媽媽自己生活技能爆棚,做家務、做飯、開店都不在話下;第二位媽媽自己生活技能就差了點了,能把自己照顧好都不太容易,何況還要照顧孩子。

其次,第一位媽媽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他們愛自己女兒的方式,是教會女兒各種生活技能,同時相信自己的女兒的決定,女兒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願意提供幫助;而第二位媽媽的父母,愛女兒的方式,是從小到大幫助自己女兒做了很多事情。害怕自己女兒做錯決定,於是即便女兒已經30多歲,當了媽媽,還是不放心,希望事事都幫女兒拿主意。

第三,也是因為兩位媽媽成長經歷的不同,她們倆面對生活、遇到困難時的心態也不同了。第一位媽媽明顯要積極得多,覺得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就算當時會難過,自己也總會有辦法解決。而第二位媽媽,在這方面,就缺了那麼一點自信。

當然,有人輕鬆,有人疲憊不堪,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肯定多種多樣。孩子的原因、家長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文中提到的,肯定只是一個小小的角度。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看法,請在評論中和我一起分享。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曾經我當過全職媽媽,認識很多全職媽媽,發現確實是這樣的。有人帶著孩子每天還能烤小蛋糕,喝下午茶;有人天天累得不行,深更半夜,孩子睡了,還在忙家務。

我發現之所以差異這麼大,是因為每個媽媽媽媽的觀念不一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家務活沒那麼重要,能偷懶就偷偷懶吧

那時候認識一個媽媽,特別愛乾淨,天天一大早起床就在揹著孩子做家務。晚上孩子睡覺了,她深更半夜,還在洗衣服拖地。她自己天天叫著很累,疲倦不堪。我們都覺得家裡可以凌亂一點,沒有必要那麼講究。畢竟看孩子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只能一次做好一件事情。

而另外一個媽媽總是很輕鬆的樣子,後來去她家裡,發現她家顯得很凌亂。這位媽媽每週末請保潔來做一次家務,徹底把自己解放出來了。所以相比那個累得灰頭土臉的媽媽,她要過得輕鬆很多。

所以全職媽媽,一定不要太在意這些小小的家務活,儘量讓自己想開。

2. 要讓爸爸最大限度地參與育兒

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的老公笨手笨腳帶不好孩子,所以她們寧願自己受累,自己扛著孩子,也不給老公帶。

這是錯誤的。媽媽們從剛結婚開始,就要有意識地訓練老公參與家務。懷孕之後,更要學著做甩手掌櫃。孩子生下來之後,也要主動讓爸爸參與給孩子衝奶粉、換尿不溼、餵飯、洗澡這些小事中。

雖然剛開始,他們可能做得不是那麼好,但是時間久了,總會好起來的。

媽媽們為了自己能夠輕鬆點,千萬不要挑刺,不要找茬,要鼓勵爸爸們多參與,不然受苦受累的,永遠都是自己。

家是兩個人共同的家,孩子也是兩個人共同的,要一起分擔家務,一起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

3.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前幾天看一個朋友說她女兒,剛開始被婆婆帶著生活不規律,根本不會午睡。

她不管,到了午睡的時候,她就拉著孩子一起睡。剛開始的那幾天,孩子確實不睡。後來慢慢地孩子也改變了自己的作息習慣,作息和媽媽越來越同步。

媽媽們要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和自己一樣,這樣也能給自己省心。

不然的話,孩子不午睡,本就很累的媽媽,根本支撐不住。

4. 不要一刻不停地盯著孩子

很多媽媽總是害怕受傷,害怕孩子磕磕碰碰,時刻不停地盯著孩子。遇到自己覺得危險或者不好的事情,根本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這樣時刻盯著,其實媽媽們很累,孩子也玩得不開心。媽媽們要學著移開自己的目光。

女兒小的時候,我把她放在圍欄裡面,她自己玩積木和各種玩具。

我會趁著這個時間,趕緊洗衣服或者做飯,有時候也會發發呆。不用時刻盯著孩子,孩子磕磕碰碰都是正常的。

媽媽們一定要慢慢地學著把自己解放出來,這樣自己不累,孩子也開心,對於家庭來說也會更和睦。


麥兜媽媽說育兒


我二表姐39歲的時候有的孩子,頭胎,比我女兒大五個月,每次她都好羨慕我,說我孩子省事,其實就是帶孩子方式不一樣,我女兒是十一月就會走路了,她女兒十四個月時候站起來她都不讓走,說怕孩子腿發育不好,我女兒五個月開始穿紙尿褲,我安心睡到天亮,她女兒十二個月才開始穿,說怕影響孩子腿型,她晚上無數次起夜看孩子尿沒尿,孩子會走以後我把家裡所有易碎,和危險品都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桌角全包上,讓孩子隨便走動,我姐她不放心,孩子走一步跟一步,孩子大了,忌奶以後吃飯,我買了個兒童座椅,孩子自己吃飯,吃多少算多少,弄的滿地滿身都是飯粒,我只要擦擦地,再把孩子防水圍嘴也擦擦就行了,我表姐看孩子吃東西埋汰,天天追著喂,不把滿滿一碗飯全吃完,就一直追,孩子有時候晚上不睡覺,我就把燈都關了,不一會孩子就爬床上睡覺來了,我表姐家孩子不睡覺,她就一直陪著熬,熬的困的不行了,就對孩子發脾氣,或者坐著流眼淚,孩子十四個月,我們出去玩都帶著,洗溫泉,去海邊,去兒童樂園,帶孩子玩的不亦樂乎,孩子也高興,我表姐有了就是有孩子之後那都不去了,帶孩子去個超市都爭分奪秒的,我老公不在家的時候,我不方便做飯,我抱著孩子出去吃點粥,吃點廣點什麼的,我姐夫不在家的時候,我表姐給孩子吃點東西自己就餓著,盯著孩子怕磕怕摔的,現在天暖和了,我天天帶寶寶去曬太陽,和老公帶寶寶去公園划船,我表姐聽到後第一反應是,孩子掉河裡怎麼辦,她這麼一問也給我問懵了,我老公說,要是掉河裡了,就撈出來唄,她不帶孩子出去,說是怕花粉,我孩子衣服平時穿的不多,穿多了就起溼疹,冬天在房間裡就穿個紙尿褲,我姐家孩子天天包的和大粽子似的,我家孩子從來不感冒,她家孩子吹點風就發燒。現在我們一家人出去,全家人都白白淨淨,花枝招展的,滿滿正能量,看我表姐家,倆個大人全是熊貓眼,孩子抱的緊緊的,我表姐的哀怨口隨倒隨有,出去吃飯倆人換班吃,一個喂孩子一個吃飯,吃完一個帶孩子另一個在吃,我帶著孩子沒覺得怎麼累,我表姐都要崩潰了,現在搞的我姐夫都辭職了,倆人都在家,一下沒了經歷來源,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孩子還總生病,過年她親妹妹那借了五千給孩子看病,那天去我孃家拿布,我媽和我視頻,她看見我躺在床上,孩子自己玩拼圖,她眼淚都流下來了,說她生了孩子就沒過過這樣舒服的日子。今年我姐夫都49了,我表姐42,等孩子大了,上大學,找工作,需要父母出力的時候。他們倆都奔七的人了,土都埋到胸口了,有時候覺得以他們的條件不該要孩子,可看看那可愛的孩子,再想想他們盼了孩子盼了這麼多年,又不知道這麼想對不對。


時柒mm


我恰好認識這樣一位寶媽,剛生二胎,但是帶娃卻沒像大家說得那樣累。

這位媽媽北大研究生畢業,201年12月寶寶出生了,是第二胎,第一胎是個女兒,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

這位寶媽老公是一位人民公僕,一個月有二十多天都是在鄉下做調研,而寶媽在寶寶剛出生半個月裡,婆婆過來幫忙找看過一段時間。出月子之後,就基本是她一個人了,婆婆多數是幫忙接女兒上學和放學。

不過,就算是一個人,這位寶媽這段時間,還讀了幾本書,每週還推送公眾號文章,閱讀量也不菲。

不僅如此,她還是某寫作班的老師,每週還需要為學員們指導文章寫作。

她也分享過,她是怎麼做到的?

比如看書,她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間隔的時間來學習,廁所裡,客廳,臥室都會放有書。只要一有時間就拿起書翻看幾頁,比如孩子睡著了上廁所的間隙;

除此之外,她的寶寶開始第一個月也很鬧,晚上一直不睡覺,這位媽媽呢也不會心煩地發脾氣。她怎麼做?就是給孩子讀書,唸書,聽書。開始寶寶也會哭的,但是聽了幾次之後,寶寶也慢慢安靜了。現在晚上她寶寶沒那麼鬧騰了。

還有,她那位女兒也比較懂事,這也是前期教育做得好;

大女兒放學回來說媽媽我幫你拖地吧,媽媽我要學著晾衣服,媽媽你坐著我幫看弟弟......作為母親,女兒這樣,她心裡很欣慰啊。

現在出月子之後,她有時間就帶寶寶曬曬太陽,然後看看書,不像大家想象的蓬頭垢面的。

這個應該是帶孩子比較輕鬆的代表了!

當然,這是二胎,或許一胎她已經有經驗了,教好了一胎,二胎就輕鬆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可能有絕對輕鬆的媽媽的,做媽媽都會很累,只是有些媽媽比較懂得利用時間和其他技能,道具之類的進行輔助。

能把帶娃合理做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呀。

不知道我說的能否有幫助,喜歡就點點贊和關注哦!


五福貝


帶過兩個孩子了,我想從孩子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俗話說: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說明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是不同的。有的孩子真的很好帶,很乖,可以稱為天使寶寶;有的寶寶就是愛哭,愛鬧騰,不愛睡覺,稱之為高需求寶寶。我家大寶算是省心的,基本上吃飽就睡,只是兩個月開始喜歡大人抱著睡。這是最累人的。二寶剛帶到一歲兩個月,感觸特別深。

二寶母乳餵養,從出生每天大便次數都在6次以上,有點母乳性腹瀉。這樣算來,白天除了睡覺時間,基本上喂一他就拉一次,光處理糞便就忙不開了。我們同單元有個寶寶,也是母乳餵養,但出了月子基本上都是兩三天才一次大便,比我們省事多少!

小區裡還有兩個比較極端的寶寶。一個是女寶,每天特愛哭,白天黑夜都得大人抱著才肯睡,放下就醒,大人都累得不行~還有一個男寶,真的是天使寶寶,吃了就睡,一睡就是三個小時,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帶,但因為孩子太省事了,媽媽每天無聊到自己下樓找人聊天。

雖然孩子有好帶,有不好帶的,但嬰兒期畢竟很短,熬過一年,不好帶的孩子都會好帶很多。所以遇到高需求寶寶的媽媽,加油吧!熬熬,光明就在不遠處~!


Sueann


生活中有些人帶孩子很輕鬆,有些人則很疲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排除不負責任的家長之外,帶孩子很輕鬆的家長都是有方法的家長,而疲憊不堪的家長,則很可能是勁沒用對地方。

具體我認為有以下三個點:

1,心態

帶孩子輕鬆的人,心態都特別好,比較鬆弛、自信,表現出來很淡定。其實有很多事,本來沒有,但焦慮的人,就容易自己往上貼。

比如,最常見的寶寶發燒,心態放鬆的家長,可能選擇在家物理降溫+多喝水+多休息,然後自己多觀察孩子的病情,若是有加劇,再選擇就醫。但心態不放鬆的家長呢,他們可能會急的團團轉,趕緊帶孩子就醫,跑一趟醫院和在家物理降溫,肯定跑醫院更讓人疲憊。而且經常去醫院,還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反覆感染。此外,孩子看父母這麼急,也會緊張,於是加重病情。

經常有這樣的連鎖反應出現,家長如何會不忙,不疲憊?!但這些連鎖反應其實都是因為家長心態不放鬆造成的。

但要注意:心態好,不代表神經大條,雖然生活中很多人是這兩種的混合體,但還是要區別開來,並努力向真正的心態好靠攏。因為心態好穩定性高,但神經大條穩定性低,經常會一驚一乍的。



2,方法

多看網上的育兒經驗,還有育兒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可以讓家長少走很多彎路。這條很簡單,也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生活中走彎路更遠,當然也就更疲憊,而走直線則更簡單,更順暢,自然也就更輕鬆了。

3,能力

這裡說的能力,不是搞定孩子的能力,搞定孩子要用方法,而能力是用於擺平身邊人的。

大概做家長的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越是一個人帶孩子,孩子越是乖,很多時候一個人帶孩子覺得累,只是身體累,心不累。而家裡越是有很多人一起幫忙帶孩子,越是讓人感覺身心俱疲。

其實這種累真的和孩子無關,但很多家長卻會自然而然地說:“帶孩子好累啊,真讓人疲憊不堪。”,孩子只能無辜的背上這個鍋,其實家長的這種累,源自於他本身排干擾能力的缺失上,並不是孩子造成的。

總之,帶孩子本身並不累,如果家長覺得疲憊不堪,那就要看看自己缺了什麼,要補足什麼。


處處有心


家長事事親力親為,一定很累的

鄰居的孩子豆豆三歲了,豆豆的爺爺奶奶從湖南來北京帶孫子,絕對是很累的。孩子吃飯追著喂,豆豆跟小朋友玩兒時,走一步爺爺跟一步,豆豆出門玩兒,經常聽到他爺爺奶奶喊:“豆豆,走慢一點,不要跑,不要跑……”這樣肯定會累的。






我見過一個保姆,那她帶孩子確實不累。自己打電話玩手機,孩子才兩歲多,登高上低的,周圍都是石頭,她都不管的,好幾次讓孩子自己在樓道里玩,孩子都走到電梯口了,鄰居又將孩子給帶回來,孩子父母不知道幹什麼的,從來就沒見過。大家都說,這樣帶孩子絕對省事兒。

跟寶寶性格也有關

我當時生產完在產房裡就發現,產房裡的孩子從剛出生需求就不同的,有的孩子哭的次數就多,有的就不愛哭,有的寶寶哭泣時聲音大,有的寶寶哭泣聲音小,所以,高需求寶寶是不容易帶的,帶起來也會累一些。


有的父母幫忙帶孩子,父母一定會輕鬆很多

家裡四個大人,做飯做家務時,最起碼不用太累。寶寶需要陪伴時,家裡的人可以輪流照看,照顧起孩子來也會輕鬆很多。

只要是正常需求的寶寶,帶起來其實都會差不多,只不過可以巧妙的用一些方法稍微輕鬆一些


不用尿布,用尿不溼。

出門用腰凳,抱孩子會省力。
出門時推車,孩子走累了,可以做推車。
瞭解孩子的需求,購買孩子喜歡的玩具。
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
孩子喜歡新奇的好玩的地方,不用總去遊樂場,帶孩子去公園,野生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等等多走走。
做飯方面,如果不擅長,不用要求自己做飯又好吃又好看,只要葷素搭配不餓著自己和孩子就行。
孩子喜歡玩水,收拾好洗手間,寶寶穿上雨衣,讓孩子盡情玩會兒水,大人可以解放一會兒。
找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七蒙育兒


大表妹當媽後,每天都擺著一張生無可戀的臉,而且聽到她說的最多的就是“帶孩子真的累,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每次一聽她說抱怨就是半個小時起步,並且內容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帶孩子如何如何累,可是每次見她也沒覺得她把孩子收拾的多利索,自己穿的有多整潔!


小表妹就不同了,每天樂呵呵的,時不時帶著孩子出去逛商場、還和同學聚會,孩子穿的特別整潔乾淨,表妹打扮的特別時尚,關鍵是表妹多數時間是一個人帶孩子,偶爾老公下班早表妹才有一點“偷懶”的時間。但每天她都過得特別充實,而且還樂在其中……

其實帶孩子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那麼煎熬,更多的是帶孩子的方式要正確!

首先帶孩子過程中,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家裡的衛生不用天天打掃,哪裡不乾淨打掃哪就可以。

其次合理運用育兒神奇,比如輔食機、嬰兒推車、腰凳等。

再有就是鼓勵老公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親子感情,還能讓老公更有家庭責任感,懂得體貼女性。

最後就是心態最重要,育兒就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但是孩子帶給你的快樂遠比痛要多。所以一定要放平心態享受帶孩子的過程,畢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文海撈夢話育兒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婆家幾千公里之外,孃家和老公也離我們幾百公里以外。 自己一個人在著兒子生活在一座城市,生活狀態還算好吧,就是有時候會感覺無聊,但是生活都很規律的。

我兒子1週歲了,算不上天使寶寶,也算不上魔鬼寶寶。 每天早上7點左右起床,晚上8點左右睡覺,上午下午各睡一個多小時。 我做飯收拾的時間他自己玩玩具,或者探索家裡各種東西各種角落,或者在廚房翻箱倒櫃抱我大腿。一般情況下我很少制止他的這些所謂的搗亂的行為,除非危險的情況下。 當然事後又得花好大功夫收拾滿屋狼藉。 等我忙完做飯得收拾家裡的一切才有空陪他玩。他也很少鬧,有時候會撒嬌,我會跟他講媽媽正在做什麼事情,你再等幾分鐘忙完了陪你玩。

在我看來,沒有不好帶的寶寶,只有不會帶的媽媽。 每個孩子天生不是天使,天生也不是惡魔,關鍵還得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規律,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才可以讓他體會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避免無理取鬧。

學會放手,讓孩子多些自我發展的空間,媽媽也能有更多的時間打理生活。

總而言之,帶孩子還是需要用心的,而不是隨波逐流,說放養真的什麼都不管。

圖為我兒子的一部分輔食,每週基本不重樣,魚肉蝦海鮮換著吃。 因為我們的婚姻是南北結合,所以我兒子面,米飯,饅頭都吃。








EmmaL231


有人帶孩子很輕鬆,有人卻疲憊不堪,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的原因

每個孩子出生後,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根據不一樣的性格特點,就會有不一樣的帶孩子方法,也就產生了不一樣的帶孩狀態。

有的孩子身體健康,狀態良好,平時也生活安定,情緒安寧,從小的時候開始,就可以表現得很乖,該吃就吃,該玩就玩,該睡就睡。大人帶這樣的孩子,身心都會輕鬆很多。

而有的孩子,本身的身體狀況不好,例如早產兒,身體孱弱,病痛多,時不時的要去一下醫院什麼的。還有些孩子,由於身體不適等原因引起情緒不佳,常常通過哭鬧來釋放自己的不舒服,整夜整夜的哭鬧,帶著這樣的孩子,想輕鬆都難,只能被弄得疲憊不堪。

(圖片來自網絡)

二、大人的原因

有些大人,是個撒手掌櫃,萬事不管。帶孩子的時候,不是全職保姆,而只是引路人。教會孩子後,孩子能獨立做的事情,絕不再幫孩子包辦。這樣一來,需要做的事情少了,操的心也少,自然而然就顯得輕鬆自在。

有些大人,是個萬事管。孩子的大小事情,無論孩子是否已經具備獨立完成的能力,都要一手抓,什麼都是自己來,不是生怕委屈了孩子,就是怕孩子做不好,耽誤時間,浪費精力,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

三、外在因素

有些孩子,生活安定,環境良好,沒有接觸到不良的人和事,心態祥和,做事認真積極,沒有讓帶他的大人消耗過多的精力,所以大人帶他比較輕鬆。

有些孩子,本來挺聽話,挺容易帶的,問題是,生活得不安定,例如,常常居無定所,或者內心深處沒有安全感,從而引起了身心的狀態不佳,只能通過哭鬧等消極反應來應對,從而讓帶他的大人也無法輕鬆,疲憊不堪。


(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帶孩子輕鬆的人,一來說明孩子身體健康,二來家長的方法和方式也是恰當的,三來,孩子的成長環境安定祥和。反之,則帶孩子顯得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