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劝你别来兰州了……

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 [1] 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2]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 [1]

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 [3]

2016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4]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5]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位置境域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北与武威市、白银市接壤,东与定西市接壤、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地势地貌

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兰州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等;盆地有新城盆地、兰州盆地、泥湾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还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15]

气候类型

兰州(19张)

兰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16]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17]

水系分布

兰州市域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 [15]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中山桥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中国平均水平,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兰州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15]

矿产资源

截至2014年,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中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 [15]

生物资源

截至2014年,兰州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植物总数约2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0.004%。 [15]

截至2014年,兰州境内的植物有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15]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兰州土地面积为1399953公顷。其中,耕地210009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王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