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 由西梨庄村探索古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西梨庄村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的小山庄,坐落在山体中央,下邻东梁庄村,四边众山环绕,生态十分良好,面积仅1.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足500人。笔者于1980年参加工作时,就在距西梨庄村三华里的原乡政府所在地白泉中学教书,先后走过周边许多村庄,始终未曾去过西梨庄村,即使六年后离开了学校,也没有机会返回西梨庄村去看一看,深为遗憾。



三十八年后的戊戌年立秋即日,正是西梨庄村的传统庙会,受当年的学生之邀,笔者前往西梨庄村赶庙会,有幸遂愿到此一游。

去时已经是下午很晚了,经当地曾经的同事介绍,笔者对西梨庄村古村文化和古村建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事、学生的带领下,利用逛庙会期间有限的时间,短暂而仓促地游览了西梨庄村,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并用手机拍摄了一些村容村貌,特别是古迹建筑。



其代表性的有王家文化大院、窑上盖窑二层天福源高院(窑)、中医世家史家串院老宅、革命传统王书楷、王书奥老宅、200余年福兴阁、占据东西两村中部高处呈凤凰头部的关帝庙,还有古官窑、古戏楼、古水井、古饮马池和石砌古道、狮头古槐、百年石榴树、神奇古子母槐、奇葩古皂角树、六块古老记事石碑、古老木刻阳雕匾“齿重乡闾”、古老感谢医德匾“有感即应”、古老木刻对联“志在春秋一部书,义存汉室三分鼎”以及现存的古老香亭的亭座(chu)和已丢失的刻有五幅对联的六棱石柱、莲花台、莲花盆台、莲花香亭,等等。短短的时间,匆匆的游览,看到的、听到的、拍摄记录下来的绝对是沙海拾贝,遗漏很多。然而,仅仅就大海一粟、冰山一角,也足以令人震撼了。



据同事一再说明,西梨庄村几经动意,想开发古村文化旅游,但终究未成实施。这里有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还是主观原因更多一些,首先应该从认识上解决问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是人际交往,又是经济流通,同时又是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着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自我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创造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发展古村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可以增强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发展古村文化旅游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



一路的走马观花,笔者认为,对西梨庄村的认识还是初浅的,对如何开发西梨庄村的古村文化旅游还没有成熟的意见。但是,西梨庄村是迷人的,是诱人的;革命传统文化和古老传统文化是真实存在的,是货真价实的;古迹古物古建筑,样样都在,眼见为实;古村文化,颇为传奇,人人皆知。今天的人们很值得去好好研究和探讨,很值得去大力开发和传承。我想,西梨庄村的革命传统文化、古老传统文化都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古村文化旅游开发大有可为、前程似锦。今后,笔者还会再去西梨庄村,期待着有新的收获和惊奇……


























作者 / 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