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中的一個怪咖,如今被禁止到國外展出,專家看了也很無奈

說到人們最不喜歡的學科之一肯定會有不少人談到“歷史”二字,原因不過於乏味與枯燥。歷史的確是一個看上去非常糟糕的書呆子,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不苟言笑,每日拿起書本來就搖頭晃腦全是那些字眼,翻來覆去沒有新意的樣子。但是事實上這都是人們的偏見,就像你看見一個頭發、衣服亂糟糟的人以為他是傻子一樣,其實人家是不僅不是傻子,而且還是愛因斯坦。而歷史不僅不是書呆子,而且還是個談笑風生的人,說起話來往往有趣的很。從古至今,歷史記錄了無數名人大事,那些人或意氣風發或心灰意冷,那些事或驚天動地或不值一提,歷史都記錄在冊供後人瀏覽審評。歷史就是這樣妙不可言。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走近歷史,去看歷史記錄下來的名人、大事。

秦始皇兵馬俑大家應該都知道,它的出現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而當年能夠發掘秦始皇兵馬俑也純粹是因為一次偶然。


1974年臨潼縣驪山的一個農民,在打井的時候,水沒打上來,卻意外的挖出了幾個破碎與真人差不多大小的陶俑,這個農民感覺不對勁後,立刻的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不久陝西省考古隊在這裡勘測挖掘,最後讓沉睡於地下二千年的秦始皇兵馬俑重見天日。

隨著各個俑坑的挖掘,專家被眼前的場面所震驚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地下的軍事王國,大小兵馬俑製作精美,甚至還有馬匹車隊,讓世人為之驚歎。


兵馬俑的發掘向人們展示了當年秦國的強大,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創建了皇帝封號,開創的很多舉措對後世兩千年影響深遠,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墓為時任丞相李斯設計,並且前後修建了長達39年,而兵馬俑是當時一起埋入皇陵的陪葬品。


秦王朝的強大自然要體現在具體的事物上面來,為了彰顯和展示秦始皇開創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業,所以很多東西要做的宏偉壯觀,從秦始皇兵馬俑上就可以體現的淋漓盡致。

秦兵馬俑從發掘至今已有44年的時間,但是在這1500多個兵馬俑中卻有一個怪咖,至今專家對他的存在仍然無法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看到他也很無奈,如今為了保護這個兵馬俑不被損壞,甚至還被禁止國外展出。

這就是一個臉上發綠的士兵俑,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普遍的膚色為黃色,就算是有的人皮膚比較白,但也不至於為綠色的吧,所以這個士兵俑的一出現就讓很多人感到奇怪。


1999年在兵馬俑的二號坑裡專家發現了這個與眾不同的綠臉俑,當時專家一臉也是無奈和發矇的表情,後來對此也作出了不少研究。

但如今依然沒有一個定論性的答案,關於為什麼這個綠臉俑會如此特立獨行的存在有多種猜測和解釋。

第一:用料年代久遠,化學反應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其他的兵馬俑都是白色面孔或者肉紅色面孔,而這個綠臉俑卻非常不一樣,顏色與眾不同。有專家表示,可能當年在製作陶俑的時候,這個綠臉俑恰巧用料出了問題,經過長年的風化並與氧氣接觸,造成了這個兵俑材料發生了化學反應,最終在陶俑臉上呈現出了綠色。


第二:秦朝工匠們的惡作劇,當時出土共有千餘個兵馬俑,這尊卻與眾不同,可能是當時燒製兵俑時,工匠們為了區分一般兵俑,故意在這個兵俑臉上塗抹了顏色,讓其與眾不同,為了給後人留下無限遐想。

第三種:塗上綠臉恐嚇敵人,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打仗就如家常便飯一樣常見。當時作戰的手法靈活多變,不少的軍隊為了嚇唬敵軍而將自己的部隊打扮的非常怪異,甚至在臉上塗抹不同的顏色裝神弄鬼,所以有專家推測可能是這個原因在作怪,才導致綠臉俑的出現。


第四:當時製作這個陶俑的工匠有可能是一個色盲,曾有一位家住在西安並且對秦文化研究頗深的魯哲師傅這樣表示,翻閱古籍可以看到當年參與兵馬俑製作的工匠非常多,這裡不排除恰巧在製作這個兵俑的時候,遇到一個色盲的工匠,在調色的時候,他選錯了顏色,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但無論怎麼說,兵馬俑終究是我們的國寶,應該好好的進行保護。據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建正介紹,如今這個綠臉俑還從未在國外進行展出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到過臺灣。而為了保護這個兵俑,防止在遠途的運輸中傷害到它,所以如今更是很少在公開場合將其展出了。

在歷史的長河裡走了一遭,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呢?對於歷史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呢?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之久窮盡一生也無法看透,其輝煌不僅僅是民族的智慧,更是民族的驕傲。歷史不是枯燥的,也不會是枯燥的,歷史需要的只是你的興趣與耐心。歷史從來不會干擾你做事情,只會讓你隨心所欲,然後跟在你後面悄悄記錄你的言行。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歷史故事,只是在未來是否能夠成為歷史上輝煌一筆還需要靠你自己努力。歷史只聽英雄或大反派的故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