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電器2
不能,因為軍事專家和軍事指揮員從技能上就完全不同
我們以大學的分科為例分析一下。筆者阿倫我是某校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的學士畢業生,授予學位的時候是工學學士(黃色)。而研究國際關係、戰略和世界歷史之類的屬於文科,專業分科應該屬於文學學士(粉色)。而專業的指揮員,如步兵指揮專業屬於軍事學,專業分科為軍事學學士(紅色)。
可以看到這些年輕的未來指戰員都是紅色領子
因此從學術分科上,軍事專家所研究的大多為武器裝備,世界戰略等,與實際的軍事指揮有著本質上的學科區分。
從常理來分析的話,因為軍事評論員並非指戰人員,尤其是高等級指戰員,如果將部隊交給軍事評論員統帥,那跟不配主官一樣。如果軍事評論員再激進一點,甚至會有反作用。
這並不代表軍事評論員完全不配當指戰人員,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二者在專長方面存在著不同。
軍事評論員的主要職責是科普,是向老百姓講述軍事知識。他們的作用是讓老百姓瞭解國防,關注國防,並且服務於國防。他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世界軍事史,科技發展,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對軍隊的戰術戰法有所涉獵但是不專精。
不得不說張老師是真的帥,太帥了。
軍隊指戰員的主要職責是打仗,是完成軍事任務。他們的作用是完成國家和黨制定的任務,保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財產安全,維護世界和平。他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戰術戰法,武器的使用和應用,還有就是枕戈待旦隨時保證戰鬥力。一些富有學習精神的指戰員會學習世界戰爭史、地緣政治和武器發展思路等,但這都是個人行為。
大家都是為國防而服務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兩者都不可或缺。
利刃軍事
【打仗需要專業指揮員,但軍事專家可以忽悠對手!】
東旭來科普一下這個問題。目前,在電視、廣播上露臉發聲的,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的現役專家,這些大咖一般都是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和空軍指揮學院的老師和研究人員。另外,還有一些已經退役的專家。
目前活躍在軍事節目中的有尹卓、房兵、杜文龍、李莉、陳虎、李傑、曹衛東、陳洪、宋心之、傅前哨等,這些老師的點評非常專業,深受軍迷喜愛。另外,中國還有一位大神級軍事專家,局座張召忠。東旭由於工作關係,和中國所有著名軍事專家都有合作,對於他們的知識非常佩服。
軍事觀察員東旭
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看過《亮劍》中李雲龍和常乃超就知道了,常乃超是南京軍事學院的教官,也是原國軍整11師師長。可以說常乃超絕對是軍事專家,擁有超高的軍事水平,所以才可以成為南京軍事學院的教官。
但是這個常教官可是李雲龍的手下敗將,而且還敗的很慘,從他和李雲龍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的部隊是被李雲龍穿插包圍偷襲的。這也是他不服氣的原因,他認為兩軍擺開陣勢,打一場陣地戰才是光明正大的。
也就是說軍事專家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軍事理論如果不能運用到戰場上,就會和趙括一樣紙上談兵。常乃超的軍事理論水平可以說是極高的,但是卻被泥腿子出身的李雲龍給打敗,這就是最好的例子,證明了軍事專家不一定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官。
再者如果真的戰爭爆發,國家敢把軍隊交給局座嗎?局座也是軍事專家,但是難道真的要聽局座的用海帶打核潛艇,霧霾防激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戰爭爆發只會把軍隊交給滿廣志這樣的指揮官!
小司馬遷論史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
所以如果沒有超高的軍事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一般的軍事專家是不可能成為軍事指揮員的!
地震博士
軍事專家如果沒有經過指揮專業的培訓,不具備一定條件,是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的。軍隊有一個準確的名詞叫做“指揮軍官”。
只有具備一定條件的軍官,才能成為指揮軍官,即便是某個軍事專家或軍迷談起戰爭和武器,滔滔不絕、頭頭是道,他在戰時也不能直接被任命為指揮軍官。
2015年我軍頒發了《作戰部隊指揮軍官任職資格規定》。對作戰部隊指揮軍官任職年限、任職經歷、專業資質、任職培訓等作出明確規定。規定作戰部隊指揮軍官包括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以及集團軍以上高級指揮員,也包括指導員、教導員、政委等政治指揮軍官。
不擔任指揮職責的軍官為技術軍官,對技術軍官只有專業技術要求,我們平常所說的軍事專家,大部分其實技術軍官。而指揮軍官則要求具有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在各級軍事指揮學院、各類軍事指揮專業深造過。指揮軍官可以轉為技術軍官,而技術軍官轉為指揮軍官就比較困難。
所以,軍事專家可以成為技術軍官,但不能直接任命為指揮軍官。
科羅廖夫
呵呵,專家這個詞在我們國家這裡的定義實在是太廣泛了,只要是能上電視說幾句的就能成為專家了,所以,我們經常能聽到什麼農業專家、醫學專家、經濟專家和軍事專家等,雖然其中不乏有些是真的就有一定的學識素養,但是肯定也有些人只是濫竽充數而已,頂著個專家的名頭出來招搖撞騙。
說到大家都熟知的軍事專家,想到的肯定經常出現在電視熒幕中的這幾位,比如房兵、李莉、杜文龍、局座等(我是局座粉),這幾位稱之為專家其實不為過,看看他們的履歷也可以知道,既然能被大眾接受,肯定是具有一定真才實學的,他們幾個當中有大學教授、有官媒特約評論員、也有直接在部隊服過役的,而且曾經或者現在都掛著文職軍銜,但是在我看來,他們更多的只是屬於在熒幕上給大家做科普宣傳工作那種,或者對當前國際形勢給電視劇前的老百姓做做初步分析,說到打仗指揮,不是他們所擅長的工作。
在戰爭的時候,各種戰略佈局、決策指揮等都會有專人負責, 比如一場戰爭全局的規劃、佈局,這個工作會有軍隊的總參負責,裡面的會有專門人才來制定相關的作戰計劃,負責軍隊的調動、分配等命令。到了前線部隊,比如團一級作戰的單位(團級以上都會有專門的參謀),也會有專門的參謀長來協助該部隊軍事主官進行指揮,負責出謀劃策,佈置具體的作戰任務等,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部隊的參謀更能說是專家,因為他們是專門進修過軍事謀略、戰爭指揮等相關知識的。
所以,到了戰爭時刻,電視上那些專家是不能去指揮軍隊的,軍隊指揮有專門的人才去負責,術業有專攻,不同領域的人負責不同方面,戰場的形勢是瞬息萬變的,讓一個沒有帶過兵的人去打仗,明顯不可能。
雛菊西瓜Peterpan
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這是軍隊教育系統與作戰系統兩方面的人才。他們在軍隊中的任務各有側重都在為一支軍隊的強大做著自己的貢獻,我們不排除有些軍事領域的全才即可以上的講臺教書育人又可以衝上戰場奮勇殺敵。不過這樣的天才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還是在自己所熟知的領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就如電視劇《亮劍》中所演的李雲龍不服氣自己的手下敗將當教員還到處起鬨搗亂,可是當他的老上級把教員的聘書寫好讓他也去當教員講課時,李雲龍只能自己承認他不是當教員的料。在這裡我們可以充分的看出李雲龍在殺敵的戰場上的確是公認的好手時常勝仗連連,但是要讓他上那三尺講臺他卻會主動退讓。這就是每個人在擅長的領域才可以才可以揚長避短髮揮最大優勢,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是最合理的。
現在的軍隊也在大量培養複合型人才,希望我們的軍事指揮員在將來都可以成為上得講臺侃侃而談的謙謙君子又可以殺向戰場橫刀立馬的威武將軍。
異域邊緣
軍事專家擔任軍事指揮員不僅可以,而且是人民解放軍中已經發生的,而且並不少見。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軍事專家”?電視上很活躍的張召忠、尹卓、房兵、杜文龍、李莉、陳虎等人,都是軍事評論員,他們中有些是軍事專家,有些恐怕還算不上。我覺得認為大校以上、教授職稱才算是軍事專家吧。
此外,還要搞明白“什麼樣的軍事專家”。軍隊中的軍事專家,也分為很多種專家。有參謀指揮類專家、政工類專家、科研類專家、工程技術類專家、有後勤補給類專家、還有文化衛生類專家,參謀指揮類專家成為軍事指揮員毫無問題。其他類別的專家要成為指揮員也不是不可能。
誰說軍事院校的專家不能成為軍隊指揮員的?
軍事指揮員在指揮崗位上和軍事院校崗位上互相交流,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際上並不鮮見。
二戰時期的美國將軍史迪威,1929年的時候,還在美國本寧堡步兵學校任戰術系主任,此後多次來華考察,1939年8月,回到美國出任步兵第2師第3旅旅長。
象眼觀天下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成為軍事指揮員,但這樣不合理,必須要有實踐者在其中,這樣互補才能大勝。
軍事專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會犯嚴重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錯誤,什麼都是按理論來,既然是專家,那懂得戰爭理論肯定多,紙上談兵沒問題,但戰場瞬息萬變,沒有隨機應變靈活的戰略是不行的,你準備好的不一定就能用上,敵人一個變化就會打亂陣腳,那將是巨大的災難。
我們現在一提到專家,其實心裡是無比質疑的,專家到底有多專業,這是無人知曉的事情,專家的文弱和空想,在實踐性靈敏度極高的戰場,專家的能否勝任指揮員,這恐怕需要考核一番,哪怕是花費不少時間,那也好過把一個心理素質極差,戰略死板僵硬的人放在關鍵位置只會數萬人戰爭強,那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歷史上有很多紙上談兵的也有很多真才實學的指戰員,這個說不準,但起碼的素質要有,經歷過打仗的軍事指揮專家那就可以指揮戰爭,參謀和軍長團長經常參加戰爭,那就可以。
記得看過一個電視,《我的團長我的團》,有一集就是講沙盤戰役的,張譯演的角色看著庸庸碌碌窩囊到極致,但指揮起來卻有條不紊,打敗了所謂的專業出身的對手,戰爭是真實的,需要策略但也需要靈活的頭腦應對,真是瞬息萬變,紙上讀來的策略畢竟還是要經過實踐,所以如果不到萬不得已啟用專家還是要慎重。
書房記
除了極個別天才,否則軍事專家是不能馬上成為指揮員的。原因如下:
首先,軍事活動是這個世界上最重實踐的活動,而所謂的軍事專家更多是進行理論研究而不是軍事實踐,所以且不論這個專家成色如何,由於缺乏足夠的軍事實踐鍛鍊,使其在直接指揮部隊時,會因為缺少經驗而難以有效地實施指揮。比如,一個熟讀指揮學理論的軍事專家如果突然成為了一個軍長,那麼在自己的軍面臨戰爭時應該進行哪些準備工作這個問題上,他可能很容易就想到要收攏人員、收拾行李、保養武器裝備,但卻未必能夠想到讓司令部的管理處長組織人員安置目前在部隊的探親家屬,而這個問題雖然不會寫進教科書,卻會直接影響部分官兵的戰備。
其次,軍事專家成為一支部隊的指揮員,立刻就會面臨不瞭解部隊實際情況的問題。百戰將星王近山曾經被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當12軍軍長,部隊表現就好,後來別人當了12軍軍長,部隊表現就有所下降?他回答:因為我更瞭解各師長——尤太忠的特點是勇,遇到強敵他敢亮劍,啃硬骨頭交給他沒錯;李德生的特點是猛,打襄陽“刀劈三關”,李德生三下五除二就給你解決;肖永銀的特點是滑,在戰場上你把他放多遠都不用擔心,他吃不了虧。換了新的軍長,對幾個師長沒有那麼瞭解,自然指揮起來也要欠點火候。軍事專家直接當指揮員也是同樣的問題——部隊具體編制如何?下級指戰員有什麼特點?哪個單位擅長哪種行動?所以,自古以來,“臨陣換將”都是兵家大忌,不分中西方。
第三,軍事專家儘管可以在電視上或文章中就軍事問題談得頭頭是道,那都是理論上的闡述,到真槍真刀的戰場,考驗的不但是理論水平,更是決心意志。在血火囂煙的戰場,生命的價值有時會極其低廉,為了勝利就必須選擇讓一部分人去犧牲,讓你可以,讓他也行,此時更需要的往往不是聰明才智,而是殺伐決斷。軍事專家久坐書房,往往多謀寡斷,缺乏這樣的決心意志。
第四,軍事專家分為很多種。有武器裝備方面的專家,有國際戰略方面的專家,有戰爭史方面的專家,指揮員也有很多種,有統帥級的指揮員,有戰役指揮員,有戰術指揮員……籠而統之地談軍事專家能不能當指揮員,其實就是抹殺了這些具體的區別。
ヾ( ̄▽ ̄)~以上~拿好不謝~
我是【航天科學傳播平臺 語宙】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