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开始“摸索”周边环境,并打破火星表面太阳能发电纪录

约一周前刚顺利着陆火星的InSight探测器,已经开始“摸索”自己的周边环境了。和它的探测车前辈们不同,InSight是定点式的着陆器,因此它并不急着要开始前往其他地方,而是可以可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所在之处。事实上,仔细分析附近的环境对InSight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地震仪和地底探针设备都是固定式的,一旦放下后整个任务期间都不会再移动,因此科学家要先好好地研究周围的地型和土质,选好了位置才能“下好离手”啦。

InSight在火星上的首要工作,就是张开两片圆形的太阳能板。很幸运地,InSight的着陆点地面仅有约4度的倾斜,虽然说在事前科学家已经从空拍照片中标明了较为平坦的地方着陆,但会不会刚好着陆的时候就掉在了一块歪一边的石头上,还是要点运气的。如果倾斜超过15度的话,InSight张开太阳能板就会有困难,科学家就要再另外想办法在补救了。这两片太阳能板在第一天就一共生产了4,588 Wh的电力,超过任何先前任何一个着陆火星的探测器–事实上,连Curiosity的核衰变热发电器,都只有约2,500 Wh的日输出呢。

接下来,InSight自身内置的科研仪器在确认一切正常后,应该接下来几天就会开始收集数据,但InSight主要的工作还是以详细分析周围地貌为主。手臂上内置的两个摄像机将会花三个礼拜把四周钜细靡遗地拍过一遍,产生出立体的地貌图,接着科学家们会标明两个地表仪器最适当的放置地点。从现在算起约五到六个礼拜后,InSight将先放下地震实验设备,之后预计再过一个礼拜,会放下地热探针,并开始向着火星内部“钻洞”。这个钻洞的过程其中,除了定期地量测地热外,打洞时产生的震波也会由地震仪接收,作为分析火星表层土壤构造与成份的依据。由开始打洞到抵达最大深度5米约要40天的时间,但相关的科研数据预计在打洞进行到一半时开始传回,也就是说大约二月中科学家就会收到来自地底的第一笔数据了。

整个InSight任务预计将持续至少一个火星年(约地球时间两年),之后再视InSight的健康情形、电力等,决定是否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