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怎麼樣才能留住人才,增加外來人口,成為河南的第二大城市?

愛家胖大姐


作為一個畢業以後就來洛陽工作的人我來說兩句。洛陽國企眾多,好多國企科研院所在這裡構成了洛陽發展的基礎,可是再看民營經濟,中國五百強有幾個,更別說世界五百強了。民營經濟發展的程度直接反映出的就是當地社會經濟的好壞。洛陽要想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還是要積極推出優惠的措施吸引一些和洛陽本地優勢產業互補的企業來洛陽興業。還有就是鄭州的虹吸效應導致洛陽無法得到更多的資源和透支支持,所以短時間內還是無法改變現在這個局面。不過現在已經有像銀隆新能源、格力這樣有影響力的企業來洛陽投資了,後續一定會吸引一些配套企業落地。洛陽最近兩年變化很大,很多規劃都在落實階段,以後的發展肯定前途無量


懂得珍惜才是福2017


洛陽市想要留住人才,增加外來人口其實還是挺簡單的,像今天的洛陽西工區好多都是外來人口,而洛陽市的原住民卻都是洛陽老城附近的,所以說今天的洛陽市總人口不多,但是洛陽市的城區人口卻不少的情況,由此可見洛陽市的外來人口還是不少的。

至於說想要洛陽能夠吸引外來的人才,那至少還是需要下血本的,因為現在許多城市都在實施人才儲備戰略,遠的不說,就今天的鄭州市就在實施“智匯鄭州”人才工程,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鄭州,同時對於人才進行補助,像對於博士、碩士和本科分別有1500元、1000元、500元每月的生活補助。

所以說在人才招攬上看,鄭州已經快人一步了,而且鄭州市的優秀企業本身也都比洛陽市多,所以說洛陽市想要招攬人才的話,可以說從一個鄭州不具備的優勢上來下手,那就是解決住房問題,因為在鄭州買房的話實在是太貴了,所以說解決住房將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


商丘身邊事兒


第一、洛陽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洛陽過去是著名的重工業城市,去年中國一拖到我們學校招聘,機電專業的擠破了頭,不過人家不要,要求比較高,但是好學校的學生又不願意去。要知道中國一拖可是一個非常牛的企業,比很多公司強多了,但是有的學生不明就裡,覺得洛陽就是一個地級市,將來還是要找一個大城市工作,這樣起點才會高。

第二、洛陽必須要有更多的優秀企業,讓人才看到奮鬥的價值。先拋開洛陽,現在聽到很多90後跳槽的事情,因此也對一部分90後產生了誤區,我身邊有的同學就是害怕接觸新事物,感覺去哪都不適應。但是我也聽很多朋友都在講,他們的單位就像是一個養老單位,師傅帶頭耍滑,工作的時候人家只會告訴你怎麼幹,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樣幹,同事沒有上進心,沒辦法只好跳。所以從這上面就可以看到,洛陽需要更多的新興產業,需要不斷的引入高校和分校,讓年輕人覺得在這裡有幹勁,有奔頭,才是上策。



第三、結合大城市的經驗,洛陽需要進行人才補貼政策,同時簡化審批流程,這也是最有效的辦法。畢竟現在很多的畢業生,在認知裡就是大城市工資高,以後會更高,所以在薪資方面洛陽應該縮小這種差距。其實根據某一項數據,洛陽的平均工資已經超過省會,但鮮為人知,也沒有讓人有切身的感受。

總之洛陽要想留住人才,除了提升自己的魅力外,還要緊抓人才就業的心理,如今洛陽在總體經濟上已經是河南第二大城市,將來也最有希望率先邁入二線城市行列。

我是海域藍豚,為你解答更多本地資訊,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海域藍豚


洛陽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先明確幾個問題,相比較其它河南的地級市,洛陽的人才還算比較多的,但面臨流失的危險;洛陽有一定的外來就業的人口,但佔比並不大,急需提高佔比;從經濟上說,近些年洛陽一直就是河南第二,但從人口角度,南陽市是第二大城市。但顯然題主問的是洛陽如何成為人口第二大城市的。


河南人口第一大市是鄭州,並且往後人口積聚效應會越來越大,與其它地級市的差距則會越來越大。第二大城市是南陽,原因則是南陽面積大,轄區內縣鎮數量眾多,從人口空間自然分佈看,一直就有這個特點,並不是因為產業等因素,從這個角度而言洛陽是具備很大優勢成為第二大城市的。

影響城市吸引和留下人口和人才的最主要因素如下:就業水平、物價水平、區域影響力、對外包容度、宜居度和交通因素。

一、就業水平包括就業機會和工資水平。洛陽自建國後就是重工業城市,軍工也比較發達,因此大型工業企業和科研院所眾多,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其中相當一部分為高端崗位。如今洛陽產業轉型初見成果,三產超二產,服務業的興起催生了大量的服務性質就業機會。近些年在省市政府主導下,洛陽市逐漸形成了先進裝備製造業,軍民融合產業,機器人產業,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現代化產業結構,這些產業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洛陽市工資水平公認的較低,平均工資水平只有三千多,與河南省經濟第二大城市地位不匹配,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想要留住人才是不可能的。因為要留住人才,吸引外來人口,洛陽市需要做的就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工資水平,通俗講就是有工作,能掙錢。

二、物價水平。相對而言洛陽的物價水平不算高,與工資水平還算比較匹配,午飯十元以內就能解決,公交車乘車也不高,出租車起步價較低,但房價過高,均價已經八九千,好一點位置動輒一萬二三,嚴重超出人民的收入水平,所以想要留住人才,尤其是需要買房的年輕人,一定要讓房價迴歸合理水平,否則想留人就是痴人說夢,高房價只能把人趕走。

三、區域影響力。洛陽地處豫西,與南陽,三門峽,濟源焦作和鄭州結臨,經濟全省第二,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需要輻射帶動豫西區域發展,這對洛陽吸引外來人口是個有利因素,但同時受鄭州影響大,因此洛陽應該奮力快速發展,放大自身的影響力。


四、對外包容度。洛陽被稱為神都,世界四大聖城之一,自古多少朝代定都於此,彙集了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甚至北方遊牧民族也在洛陽被民族大融合,文化的多樣性向世人昭示洛陽的開放和包容。不管你來自哪裡,你從事什麼工作,洛陽和洛陽人民永遠歡迎你,視你為朋友。

五、宜居度。在河南省範圍內,洛陽絕對是最為宜居城市之一,在洛陽,文化厚重,旅遊業發達,街道寬闊乾淨有序,好吃不貴的美味眾多,醫療教育條件還算不錯,生活節奏不是那麼快,不浮躁,關鍵是洛陽人民善良好客,但洛陽的汙染問題還亟待解決,否則會大大響應洛陽的宜居形象。

六、交通。現代城市發展中,交通絕對是重要的因素,影響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便利的交通條件會加速人口的流動性。對洛陽而言,應該繼續完善交通設施,與周邊縣市共同打造現代交通體系,提高人口流動的便利性,同時也會增加洛陽的區域影響力。

從以上六個角度而言,洛陽具備吸引外來人口和人才的基礎,但目前來看要想成為河南省人口第二大城市,需要做的還很多。工資水平低,高端崗位較少,房價過高,環境汙染較嚴重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洛陽對人才的爭奪,因此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關乎洛陽城市未來的發展。

(我是說說老家事,專注老家領域,承蒙厚愛,敬請關注)


說說老家事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對申報建設地鐵城市的地方政府預算、GDP的要求,較2003年的要求提高了三倍。同時增加了政府債務率指標。在這份意見的後面附有一份《關於進一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的起草說明。 其中提到對國家已批覆建設規劃的43個城市中,有13個城市不符合條件,這13個城市中包括洛陽,原因是市區常住人口達不到要求。

國家發改委的意見要求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截止到2017年底,洛陽城區人口才230萬。所以,增加市區人口迫在眉睫。

1.待遇留人

這是解決溫飽問題的,進而達到生活的體面。講奉獻無疑是高尚的,但不斷改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的要求也是合理的。正如華為老闆任正非所言:在華為,沒有家人、夥伴之說,大家都是僱傭關係,員工貢獻價值,企業給予回報。


2.感情留人

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讓人們感覺到組織的溫暖,從而使人們對自己工作的單位、崗位充滿深厚的感情,願意不計較利益得失的做奉獻,“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這是解決凝聚力的重要一環。

3.事業留人

按照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人在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後,需要的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個性的充分發揮、夢想的追求與達成,從而實現事業上的成功,讓人達到“自我實現”這個需要的最高境界。


4.制度留人

一個能夠留住人才的機制必定是以制度為基礎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用事業、用感情、用適當的待遇,但更需要一個公開公平且透視民主的制度。這樣可以避免人亡政息,制度化的方式會讓人才願意留下來,心裡踏實。


劉尚燦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中介發的這個,泉瞬的房子,17年初的時候,別吹著說40萬精裝,這個房子應該80左右就可以拿到,現如今,18年6月,漲了將近100萬,我想知道知道問題,這些漲價後的房子讓誰給拿去了?外地人?本地人?如果是本地人我感覺真的事不差錢,如果是外地人,我感覺是不是坑的太慘了!洛陽房價如此彪悍,何去何從,可能鬼才知道!



喝個小茶睡睡覺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洛陽這些年的發展確實慢了很多(個人覺得將近有10年左右),之前也回答過很多關於洛陽經濟發展的問題,至於洛陽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和增加外來人口個人覺得要做好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洛陽目前現狀

除去國家級的人才外,我認為洛陽能做的是留住自己高校培養的人才更為重要和緊迫。據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洛陽市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14.5萬人,每年的畢業生在4萬左右,如果洛陽每年能夠留下一半也就是2萬左右的高校畢業生那麼就很不錯了。

根據《2017年河南科技大學就業質量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科技大學畢業生在洛陽就業共有462人佔所有畢業生總人數的5%,其中佔據在河南省就業總人數(在河南省就業人數為1228人)的37.62%;可以看出雖然說畢業生在河南省的整體就業率不高是事實,但是在河南省內就業率來看洛陽市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為什麼畢業生留在洛陽的人數這麼低?原因只有一個,好企業少,待遇低。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洛陽共有上市公司11家,加上本身洛陽就屬於傳統重工業城市,工業轉型升級慢對於技術人員的需求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崗位來滿足畢業生的需求是根本。

如何留住人才?增加人口?

我的觀點一直是想要留住人才必須有幾個指標,第一、好的就業機會(好的企業);第二、好的居住環境(包括房價等因素);第三、良好的教育環境;目前個人覺得洛陽要留住人才至少要做到其中的兩項才有可能。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洛陽急需的,大家想想鄭州航空港區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沒有大規模用工需求的企業是無法帶動區域經濟的(個人覺得最好是十萬用工數量的企業最好)。好消息是銀隆新能源已經開工,但是一個還不夠,還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個類似於格力、銀隆這樣的企業入駐,個人建議在電子通信行業下功夫(洛陽已經好多年沒有大企業入駐了感覺)。

其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服務業。大家都知道第三產業中對於經濟拉動最明顯的產業就是旅遊產業,洛陽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加大開發利用,進行產業升級改造必然會出現一大批的市場需求,比如:餐飲、住宿等,而服務產業是最能解決就業和留住人口的產業,相信是很多大學生願意從事這方面的。

最後,放開落戶條件限制並進行人才補貼和穩定房價。要知道如今鄭州的人才引進政策中,對於2017年1月1日畢業的全日制本科生都具有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洛陽是不是也出臺類似的政策呢?當然房價也必須進行穩定,洛陽房價雖然目前不算太高,但是已經經歷將近2年的增長,穩定房價不僅僅是穩定經濟更是穩定了租房市場,要知道好多畢業生和外來人口都是以租房為主的,房租成本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綜上,洛陽要想留住人才實現人口增長,絕對不能只是放開落戶限制這麼簡單,還需要做的有很多,畢竟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記得點贊哦。


勇哥雜談壹貳叄


洛陽要想留住人才,增加外來人口,首先要為外來人才搭起施展的舞臺,使這些人才到洛陽後有用武之地和發展的空間。其次優化投資環境,特別是軟環境,比如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傾斜,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公檢法的保駕護航,洛陽的誠信系統建設等,這些搞好,不怕沒有投資者。第三,建議洛陽市經濟建設應該由礦山機械等傳統重工業向輕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科技業轉型,同時加大旅遊業招商惠商開發力度,並建議面向全國發行洛陽旅遊年卡。第四市政府應該向外來務工者提供廉租房,工作滿五年的憑單位證明享受經適房政策。第五,完全放開洛陽市落戶政策。如果做到這五點,用不了五年,洛陽市人口可以逼近甚至超過鄭州,經濟完全可以局河南老大地位。洛陽市之所以微步不前,主要是缺乏孫善武式敢於大刀闊斧幹事的領導,缺乏對洛陽人民有感情的達康書記式的領導,缺乏具有經濟眼光懂發展的梁湘式的領軍人物。


聶建國3


要想吸引人才,就應該有些人才相應的政策,比如對於各類人才的住房補貼,工作和薪水待遇上面的問題。

至於那些有高學歷,有創業經驗的人選擇一個城市作為自己的發展,首先他們肯定會考慮自己在這個城市未來的發展前景,提升空間等等,所以必須有相應的政策,描繪出一個發展藍圖,這樣就能夠吸引他們來到洛陽。

當然,最基本的還是要解決每個人的問題,比如在一個城市,衣食住行還有這個城市的特色,都是值得他們考慮的。

至於城市的特色,河南洛陽是全國聞名的古都之一,文化氣息濃厚,這一點在全國來說都有較強的吸引力。

距離衣食住行方面還需要提升發展,比如建造和發展地鐵,讓工作者出行更加的方便,而且如果未來真的要打造成大都市的話,地鐵也是必不可少。



還有一個就是房價的問題,雖然洛陽比不上很多一線城市的房價,但是也同時應該認識到人才們會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所以可以像鄭州招攬人才那樣,通過住房補貼等等措施吸引人才。

當然除此之外,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畢竟現在的創業者都不希望去一個霧霾和惡劣天氣頻發的地區吧。

所以個人認為吸引人才的政策,基礎設施的建設,環境的建設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櫻桃說


洛陽要想留住人才、其實很簡單、就是凡來洛陽創業發展的才駿青年人才、必須要受過高素質的教育、而且在一線城市有過創業經驗、而且小有成就、能獨立完成科技項目、的團隊領導人、或創業者、……洛陽市政府可以明文規定、凡是這些人才落戶洛陽、首先要解決他(她)們的後顧之憂!免費為他(她)們提供住房、交通工具、先安居!後樂業!……可以在一線大城市廣招賢才!……其次要給他們挺供創業資金!、創業平臺、……讓人才切實感受到洛陽人民為求發展的招人才的誠意!……甚至、可以讓他們帶團隊落戶洛陽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