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母亲为照顾女儿移植仓里吃泡面,为省钱一天只吃一顿


12月4日上午,在河北陆道培医院的移植陪护仓内,29岁的年轻妈妈卢瑶正双手合十朝家的方向祈祷,今天是女儿婉婷重生的第一天,她希望女儿能顺利的渡过骨髓移植难关。而在她旁边的移植小仓内,女儿婉婷正安静的躺在仓里,回输丈夫马跃的骨髓细胞。


女儿马婉婷在11月23日进仓,在仓内做了一次大的清髓化疗后,12月4日才开始回输丈夫的骨髓。下午一点多,在仓内安顿好女儿后,卢瑶才开始吃午饭。为了省钱她一天只吃一桶泡面。因为只有夫妻俩人带女儿北上求医,卢瑶要在仓内照顾女儿,丈夫马跃在手术室抽取干细胞,没人能给送饭,于是进手术室前,他为妻子准备了三天的泡面,女儿的三餐只能拜托病友为其准备。马跃因为刚捐完细胞身体虚弱又无人照料,暂且只能叫外卖。
马跃和卢瑶是一对命运多舛的年轻夫妻。2008年秋天,他们在福建的一家鞋厂相识。因为来自同一个省份,两个年轻人有更多的话题,不久两人相恋。由于两人老家相距一百多公里,马跃和卢瑶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们在一起。2010年10月份,卢瑶和马跃领了结婚证,纯属裸婚,两人几乎什么都没有,婚后只能在南阳租房生活。马跃从小看着母亲被父亲长期打骂而无能为力,他更加清楚夫妻的相处之道,对妻子卢瑶疼爱有加,两人互敬互爱。

一家四口的小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温馨幸福着实让人羡慕。卢瑶父母看着这一双可爱的孙儿慢慢长大,愈发惹人疼爱,渐渐默许了他们的婚姻,经常帮衬着女儿的生活。马跃的父亲听闻他们生了二胎后,才渐渐同他们往来,想着让他们搬回家住,但马跃始终不同意回去,怕妻子回老家受委屈,只是偶尔带着妻儿回家看看父亲。
2015年,努力拼搏的马跃首付10万买了一套房。结婚8年,裸婚的夫妇俩从居无定所到首付了一套房,其中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本以为幸福的日子就这样一点点延续着,马跃甚至计划好等收入稳定了,再买辆车,可是一切又变成泡影。
2018年1月29日,婉婷突然莫名发起39度高烧,全身无力,腿疼不能走路,输液后仍不见好转。2月5日,婉婷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经过一系列抽血、骨穿等各项检查,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随后半年时间,婉婷做了6个疗程化疗,但骨穿显示缓解不好。8月26日晚上,马跃夫妇连夜带着女儿赶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但是在肿瘤医院做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后,骨穿结果显示仍没有缓解迹象。

9月29日,走投无路的马跃夫妇带着女儿来到全国治疗血液病最有权威的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为女儿争取最后生还机会。医生说:“现在孩子打了这么多疗程,继续化疗打缓解已是不可能,必须抓紧时间做强移,或许孩子还有40%的希望,不能再浪费时间。”10月5日,马跃夫妇为婉婷在道培医院办理了住院,开始做移植前的准备。
在道培医院,马跃夫妇为女儿做了骨髓配型,但是结果出来都是半相合。医生告知他们由于孩子的病情较重,建议他们使用全相合的骨髓移植。医生得知婉婷还有个弟弟时,建议马跃夫妇让弟弟为婉婷配型,但这遭到爷爷狠心拒绝。马跃三次回老家都没能说服父亲,只能用他的半相合骨髓为女儿移植。
“我们的婚姻来之不易,如果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怕妻子会承受不住,跟着我没享过什么福。如果因为没有医疗费而放弃女儿,我更对不起她”马跃说。为了给女儿治病,马跃已经将奋斗8年才买的房子卖掉,刷光所有信用卡。女儿移植进仓费用要20万,他无奈之下借了3万元高额贷款,又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才凑齐。

移植有价,排异无价,由于婉婷用的是半相合骨髓移植,医生说后期的排异费用比移植费用还多,最少需要60万元,让他们做好准备。自婉婷患病以来,已经花费37万元,进仓又交了20万元。如果后续治疗跟不上,所做的这一切都将付诸东流。婉婷还在移植仓里,对她来说所有的一切都要等待。面对后期的治疗费,马跃夫妻一筹莫展。
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也可将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河南执行团队发起。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
关于“感光计划”: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公益摄影师,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础上,将通过自己的头条号持续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