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周总理乱世中保护下来的四件翡翠国宝,自己却未能看到!


中国近代史上,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完美的男人,在我心中绝对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心中的好总理,一生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前赴后继,做了无数的好事。如今,我们现在能在盛世之下,安居乐业,常邀三五翠友,茗茶论道,还是要得力于伟人的付出。但是想想也是心酸,伟人并没有看到如今这盛世,原谅我这个年纪的人对伟人的崇拜之情。

很多痴迷翡翠的翠友,可能还不知道的是周总理和翡翠也有一段佳话,那就是翡翠四大国宝的原石“卅二万种”。 相传19世纪末,一位家住云南腾冲的中国玉石商人,得到一个从缅甸勐拱矿区传过来的消息,说最近从一个厂口里开采出了一块巨型石货,名曰“卅二万种”,其重量超过一千公斤。腾冲商人看了石货之后,用一定数量的好木材和上等茶叶换取那块巨型石货,后卖给了一户大户人家。

此户人家的主人当时年近八旬,本想将“卅二万种”切割开后抓阉分给儿子们保存,孰料竟有不肖子孙放言:抓到好的咱们就要,抓到不好的就闹,就抢! 富商一气之下,背着他的儿子们,秘密地将这块原石赠送给了当地政府,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乱世时期,这块原石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在云南突然失踪,失踪之前被切成了五块。1949年,其中四块翡翠原石莫名出现在上海的一家外国银行的地下金库,险些被外国人运走。


翡翠被分割成五块,最后失踪的一块据说是最大、最好的一块,最后飘到哪里无人可知,也无证可寻。有人认为现存颐和园的六件翡翠插屏从质地、纹路、成色都与“卅二万种”极为接近,极可能就是“卅二万种”的另外一块雕成,也有人说早已流落海外,总之第五块翡翠踪迹至今是迷。

1954年4月23日,周恩来总理办公室打电话给国家物资储备局,要求第二天准时到北京火车站接运从上海运来的重要物品,并且要把物品藏在一个绝对秘密的地点。第二天,物资局的一位干部翟维礼在军人押送的火车上搬下了三个木箱和一个帆布袋子,存放在一个军用仓库内专门修建的一个秘密小房间。这时候物资局只有翟维礼和极少数的人知道。这就是“卅二万种”。周恩来总理的命令是:严格保密,昼夜看守,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

在文革中,周恩来有一天突然记起了这四块翡翠,叫秘书打电话查一下情况。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的红卫兵抄家扫“四旧”是否遭到破坏,并指示,为防不测,必须拿出一个可靠的保护方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物资局研究决定将翡翠转移到河南某地的秘密山洞中保管。直到文革后期北京形势稳定后运回北京,但此时周恩来总理已经仙逝了。


1982年11月9日,有关部门向国务院递交了报告,建议将“卅二万种”巨型翡翠雕刻成有价值的工艺品。国务院专门为此事开了会,决定将翡翠交给北京玉器厂负责,由王树森大师带领四十名玉雕名师设计雕刻,争取1989年完成,向建国40周年献礼。北京玉器厂随即成立了神秘的“86工程”。翟维礼领着王树森,走进了一间很大的有些神秘的军用库房,然后又走进那间“库中之库”的小房间,

翟维礼所说的那三个旧木箱子和一个脏兮兮的帆布袋,仍然完好地被储藏在里边。他们非常小心地打开三个木箱和布袋,在灯光照射下,四大块色彩艳丽的巨翠,立即绽放出了水汪汪的嫩绿光泽,纹理匀称,通体照人,正如人们所传的那样,真的是“世上罕见,品第极高”。王树森兴奋得一会儿用手摸摸这一块,一会儿又用手摸摸另一块,他看得仔细,摸得也专心,不一会儿,他终于发现了奇迹,就在一块料的侧面,

终于出现了四个不大的汉字———“卅二万种”。 四十位玉雕师呕心沥血耗时六年,终于完成了献礼的翡翠国宝。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在周总理的保护下得以流传下来的四件国宝。 一号料以泰山为原型,雕刻名为“岱岳奇观”景观,是一块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千克的巨大翡翠。


二号料制作的“含香聚瑞”的造型和雕刻艺术,在四件翡翠作品里,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件。它是高78厘米、宽65厘米、厚39.5厘米的花薰,典型“京派”工艺作品。

三号料子根据其特点,被巧妙制作成了料翡翠花篮“群芳揽胜”,篮高64厘米,重87.6公斤。花篮局部的牡丹,菊花,玉兰花,月季,山菊,悬崖菊,萱草花等花卉构图优美;插嵌的茶花,梅花,海棠,牡丹花蕾点缀其中;花卉,枝叶舒展优美,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号料被制成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插屏“四海腾欢”,其号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跃海而出,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