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茶葉在茶農眼裡就是農產品,只有交易掉了,才會變為商品,就像養豬一樣,都是有成本的,生產茶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山區多,過去農戶都是銷售茶青的多,基本上都是被人收購的,因為茶客直接上山買茶的非常少,直到網購出現,茶農直接銷售的情況才出現。
但是我們從網上買的茶葉的價格其實並不高,我從淘寶網截了圖,大家看一看:
而一位資深茶農給我算過一筆賬:一個採茶工平均採四兩幹茶,工資一百四十元一天,管吃住,一斤幹茶採摘人工費需要三百五十元,伙食費兩個半人工一天算四十元,茶工工資一百元,總計四百九十元。而他自己每年還要給茶園鋤草,修剪茶樹。
所以一斤茶葉怎麼也要賣個600-700元,但是網上幾十元,一二百元一斤茶葉比比皆是,所以說茶葉暴利是沒有根據的。
同時茶葉又是一種可以說暴利的商品,就是一些茶的收藏價值,比如現在的普洱茶的號級印記茶,動輒上百萬,幾十萬的,這些茶已經不是喝茶,而是一種概念,甚至變成了金融品。
現在利用茶炒作的主要是普洱茶,同時也要說明,一個人要想喝茶,市場上多的是口糧茶,只要自己多到實體店看看,多跟店家嘮嘮,多品嚐幾款茶,你的舌頭不會騙你,而不一定非要去買那些騙你錢的概念,除非你的錢花不了。
煮茶聞書香
我是茶農。我結合我這裡的實際情況談談茶葉的利潤問題。我這裡的茶葉品質在全國來說在中上游水平絕對沒問題。我最好的茶葉賣六七百元。(一個採茶工平均採四兩幹茶,工資一百四十元一天,管吃住,一斤幹茶採摘人工費需要三百五十元,伙食費兩個半人工一天算四十元,茶做工資一百元,總計四百九十元。我自己每年還要給茶園鋤草,修剪茶樹。)做為一個茶農,我覺得這不能算暴利。普通大葉片的茶葉我賣八十元每斤。(一個採茶工一天能採三四斤幹茶,茶葉做工每斤五元。)我覺得這也不能算暴利。總之一句話,茶農永遠不會有暴利。但是到了茶商那裡就不一樣了,收購六七百元的茶葉一般都要賣到二三千元。
茶文化境界緣
茶葉現在是憑良心喊價,我曾經參加一次茶評會,一個號稱是專家的人,抓起一把茶葉放在鼻子聞聞,口裡喊著,此茶為上品茶,定價為3000元一斤;只見他又從另外的一個罐子裡抓出一把又放在鼻子上聞了聞,這個茶明顯不如那個茶,還有一點糊味,定為200元一斤,屬於大眾茶。專家一陣喊價,沒有誰表示有意見,在那個特定的場所,誰敢表示不同的意見呢?所有的一切都得聽專家的。這是上面專門派來的評級驗收專家,難得一次機會,莫非你不承認評級結果,這個機會不是天天都有的。再說,不相信專家的也不行,那樣的話,你的茶葉就會賣不動,受到損失的仍然是你自己。
6353902879
作為茶商,我不去辯解茶葉的利潤,我來說損耗。店租人工水電裝修,樣樣都是錢。我開店以後天天都有朋友過來喝茶,喝了不一定買的啊,每種茶葉運輸過程中都會有產生茶末,散茶或者包裝的過程也有損耗,客人品嚐的時候也有損耗,特別是貴的茶葉,喝的多賣的少,總不能做虧本買賣吧?30%~50%是合理的生存利潤。像我走量的茶,一個月賣一千斤,損耗也差不多有三五十斤,還請各位看官客觀一些評價。
2017年新增內容:
走批發賺人氣不賺錢,一件茶40斤左右才賺100左右,時間拖得長不如存銀行,自己沒庫存就等於是給大批發商打工,自己庫存多了資金壓得兇。
走零售對公要發票,對私量不大,量大就會拖欠,但萬幸還是可以結清,但人情總要還,對方的生意也要關照一下,攤下來也就沒多大利潤了。
各地區口味不一樣,就拿我們本地來說,本地茶主要是綠茶,四五個產區,每個產區口感不同,一年四季都產茶,價格不一樣,頭春茶、二春茶、夏茶、白露茶,又分高山低山,等於一個品種的茶,一年下來有2×4=8種價格,很多時候春茶一出來就要估算全年銷量,一次性拿夠貨賣一年,茶農完全不給拖欠,你說說看,一個茶葉店需要多少個品種?需要多少庫存?
銘誠商行梁政城
今年春天,大概三月初,有個朋友來茶城買茶,當時春茶下來的還不多,帶他去買了點烏牛早,價格記不太清楚了,大概300-400一斤這個樣子
我喝綠茶比較少,但當時嚐了一下,覺得還是挺不錯的
前幾天,在一個商戶家喝了點今年新的白牡丹,散的,還沒壓餅。按說,新白茶一般不太好喝,青味會比較重,但這家做茶比較認真,萎凋時間相對較長,而且由太陽曬乾,喝起來味道也不錯,問了下價格,200-300這樣吧
也是前幾天,和幾個朋友吃飯,有個朋友帶了點在福建買的鐵觀音,清香型的,嚐了一下,味道還不錯(個人不太喜歡這種鐵觀音),問了下價格,也就是300多買的
~~~~~~~~~~~~~~~~~~~~~~~~~~~~~~~~~~~
不得不承認,現在市場中茶葉銷售很不規範,看人定價的情況並不罕見,但是,至少以我的接受程度來說,在200-500這個區間內找到適口的茶,並不困難,當然了,總還是需要一點茶品鑑別的能力。
每個人的口感有異,我覺得還不錯的茶,換一個口高的人來喝,可能就覺得無法下嚥了,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我覺得這種人畢竟還是少數。
萬元以上的茶不是沒有,但那東西也不是為咱老百姓準備的不是
~~~~~~~~~~~~~~~~~~~~~~~~~~~~~~~~~~~
物品的稀缺性以及市場的需求度,決定了價格,要知道,現在中國每年茶產量在200萬噸左右,內銷+出口估計也就150-160萬噸,明明就是供大於求,怎麼可能保持價格高企?
但假如您了非要追求20年老白茶,被爆炒的稀有古樹生普,幾萬個芽頭做出來的極品紅茶,頭採的西湖龍井,那價格自然是高高在上,畢竟商品的稀缺性在那裡擺著的,但那東西真的是為你我這樣的平頭百姓準備的嗎?
~~~~~~~~~~~~~~~~~~~~~~~~~~~~~~~~~~~
前一陣給個朋友幫了點忙,後來他送過來一箱哈密瓜,本來以為不是什麼好東西,吃了一個才發現,秒殺我之前吃過的所有哈密瓜,後來才知道,是新疆產的特供。東西真好,但畢竟不是咱日常過日子的消耗品呀。
最後說點有些人可能不愛聽的
在知乎茶類下面回答問題的,就我所知的範圍,大多是茶商,換句話說,就是靠茶吃飯的人。這些人,無論是線上如知乎,還是線下如我們市場內,我還沒見過哪個人說“我的茶不好,別買我的茶”這種話。
但我曾聽過,有客戶在某一茶商處買茶,茶商將這款茶誇的天花亂墜,過一段時間後,客戶拿著這茶去讓他品,說是別人家的,問他怎麼樣,結果被他貶的一錢不值這種事情。
所以,聽茶商說話,多少要留點心。尤其是在涉及到具體茶品,或者某一類茶優劣的時候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自家東西好,願意說給別人聽,那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如果除了說自己東西好之外,還要把其他人家的東西都貶上一通,我覺得就有點問題了。
至少在我的認知範圍內,六大基本茶類裡,每一類裡都有精品茶,都有口糧茶,都有垃圾茶。並不會出現只有某一類茶能喝,其他的都是垃圾,根本不能下嚥這種情況。
奶茶物語
我兼職經營茶葉後才發現茶葉是多麼的暴利,因為是朋友自己的茶園和茶場,批發價較低,我每盒(每斤)只賺20左右,例如150左右的茶葉,一般市場上都賣到300左右,400左右的,外面賣1000左右,你說利潤大不大。主要是沒有標準,大多數人也不懂,當然也可能是我屬於兼職做,不需要以此為生,成本低吧。
跟著南哥去旅行
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無論是以前的傳統購買方式(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還是現在的網購,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就是能夠很好的把握住地域差異來賺取差價。
對於茶葉的暴利有多大,作為一個從小就在茶山上長大的女孩兒我想最有發言權了。所謂暴利,應該還是要增加幾個字的——“加工茶葉”更為合適,這裡指的應該是將普通茶葉加工成市面上所謂的“精品毛尖”一類的吧!
其實作為真正種植、灌溉、採摘茶葉的茶農來說利潤並不高,如果真的是什麼暴利的話,我還會天天過著吃土的生活?本來茶葉這種植物對於土壤就很挑剔了,加之還要好好伺候著,要是稍微管理不慎就會不長茶芯(就是加工以後的精品毛尖、和泡散開後的茶葉一模一樣)光長葉子,不久就會長到採不夠的高度了。還有就是茶葉特別容易長蟲,時不時就會長蟲,所以經常都會打除蟲的藥劑。這些都還好吧,因為一般都不用我做,但是春節過後差不多就開始要採茶了,這就特別累了,很久沒采摘的茶樹上特別髒,反正穿一天白衣服下來估計你那衣服就沒啥用了,但恰恰也是茶葉最最最最貴的時候(真以為能有多貴啊,一斤也就四五十塊錢左右吧!)像我這種正常速度的人,拼死拼活一天下來也就兩百塊左右,可是那都是自己家種植、自己採摘後的價格啊!大概這種價格也就只能存在十幾天,反正你是預測不到的,茶販子說價格降了那就是降了,反正茶葉最多能放一天就必須賣了,不然啊就會壞掉!茶葉最便宜的時候啊,只有十塊錢一斤左右,太陽曬得不行,還特便宜,只能早上去採摘一會兒,一天下來吃頓自助餐(便宜的那種)怕就沒有了。
茶販子拿到廠家那邊去能賣的價格也就比從我們手中收購的價格單價高几塊左右吧,好像並沒有什麼暴利,自己還要承擔茶葉壞掉的風險。可是,重點就來了,平時在超市看到的什麼精品毛尖啊,菊花茶什麼的,頂多也就幾兩的樣子做出來的,可是隨便一看就是好幾十、好幾百,甚至是好幾千的售價。這怕是不知道加工技藝有多厲害咯,一點都和我們平時所見的技術人員不一樣呢~~~
可是轉念一想,茶葉在中國銷量如此之好,也不乏中國是傳統茶葉之國的因素吧。雖然作為最普通的種植農戶沒有所謂的暴利存在,但也真心希望茶道文化能在中國源遠流長,成為中國的一大特色文化呢。對了,我還喝過完全沒加工過的清茶喲,沒有加工過的那種慣有的味道,但真的有股清香味兒~~~一點都不像濃茶。
本人從事古董收藏行業多年,歡迎關注討論!
國際藝術品收藏家
市場上的茶葉有幾十元一斤的,也有幾千元一斤的,都是茶怎麼區別這麼大呢?
這裡分析一下茶葉的成本構成,再來看看價格貴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原料成本不斷上漲,一方面是交通方便的了,越來越多的人上山收茶。二是減產了。三是採摘成本也就是人工採摘的人工費用,因為茶葉的特殊性,採摘只能用人,古樹茶還要搭腳手架要爬樹,偏遠山村勞力少,加上工作難度大所以這個成本是越來越高了現在,一個人幾百元一天的成本,而且也採不了多少茶,加工成幹茶之後就更少了。
【加工成本,包裝成本】這一部分是佔比例最小的了,加工一公斤茶葉做成餅才收十幾元,包裝是透明成本,一個盒子根據材質不同幾元,幾十元,幾百元都有,但這不能說是茶葉的利潤,這是賣包裝的人的利潤。
很多人覺得茶商好黑心賣這麼貴 ,滿山都是的樹葉子為啥賣幾千?
這是供需關係決定的通過分析我們知道,名山古樹本身就是數量少的,需求量這麼大,交通也方便幾十個人搶一個樹上的茶,年年上漲就很正常了。
易武、班章、冰島、昔歸,這些茶很貴,為什麼貴?因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少,喝的人多,茶葉少所以貴,山上的收毛茶的價格已經幾千上萬了。所以正山的可能性是比較少的,多數是周圍的,相近的茶山的茶。味道可能有接近的地方,但是你如果當成是正山的價格買了就不太划算了,還不如直接就告訴你不是正山的,然後味道接近,價格便宜一點。
雲太吉茶葉
這是採茶的奶奶👵,我取了千島湖老婆,放棄了北京UC的工作,現在在千島湖專門做茶葉,已經三年了說說心裡話,如果讓我再選真不一定選茶。承包茶山一畝800一年,施茶葉專用肥一袋300,除蟲我們用捕蟲粘不打藥,一個月換一次,零七零八一畝茶一年投資1300左右。還要看天氣,我們茶園在千島湖白馬,哪裡海拔1000米,幸運的是那邊春天只要茶葉一種農產品還不用擔心人工。每年明前茶的時候都是西湖龍塢來找我們訂茶,我們茶葉品質好一斤500左右,拿到梅家塢那邊就2000,我和他們聊他們也很無奈那邊店鋪的租金高呀。三年了除了現在身體好整天爬山,真對不起老婆孩子。
千島湖白小茶
隨著茶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茶葉,前赴後繼地進入茶葉市場。我們也常常能聽到“開茶葉店月入百萬”的各種新聞,開茶葉店也能月入百萬嗎?賣茶葉到底能不能賺到錢,賣茶葉利潤有多高呢?
首先要來算一筆賬。假設一斤茶葉的成本是200元,出售的價格是1200元每斤,那麼利潤就有1000元。要月入百萬,就得銷售出1000斤的茶葉,平均每天得賣出90斤左右的茶葉。如果這家店的規模大,開在熱鬧的商區,並且生意火爆的話,這的確是可能做到的。
但是,要計算賣茶葉的利潤有多高,上面的算法還是太過簡單粗暴了,利潤不是簡單的售價-茶葉成本就能計算出來的,還得扣除包裝費、人工費、店面裝修費、水電費、物流費用等一系列的附加成本,最終才能得到真正的純利潤。所以,開茶葉店的話,成本往往會比網店更高,這些成本自然也要由顧客來承擔,這也是為什麼實體店的茶葉售價往往高過網店的緣故。
賣茶葉利潤有多高,還在於茶葉店主要針對什麼層次的客戶。如果茶葉店走的是高端路線,售價也會更加高昂,相對的,茶葉店的裝修、服務、包裝等成本也都會相應增高。如果茶葉店走的是物美價廉路線,定價也會更低一些,主要依靠薄利多銷來賺錢。
但是總體來說,賣茶葉的利潤還是很高的。因為茶葉店進貨量較大,進貨的價格也會比較便宜,還有一些茶葉店自己與茶園、茶農直接聯繫,中間又節省了很多成本賣茶葉利潤有多高,關鍵還是取決於茶葉店的定價和其他附加成本。相信,只要有好品質、好服務,再加上適當的宣傳與營銷策略,開茶葉店還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