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白居易詩》,趙構初學米芾,又輔以六朝風骨,自成一家

趙構《行書白居易七律詩》,紙本,451×27.8cm,遼寧省博物館藏。趙構《行書白居易詩》,紙本手卷。第行兩字,字大如拳,無名款,書後鈐有御書葫蘆印和朱文方印各一枚,並在接紙騎縫處有“御書之寶”印多方。據此,古來對作者的考定,眾說紛紜。歸納言之,較為可信的推測約有三端:一是認為宋徽宗趙佶所書;二是贊同為高宗趙構所書;三是推測為米芾早年之作。觀此卷大字行書風貌,再參考三者書法淵流風格,應以出自宋高宗手筆最為確當。明陶宗儀《書史會要》:“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或雲初學米芾,又輔以六朝風骨,自成一家。”

【2】隨宜

【3】飲食

【4】聊充

【5】腹,取

【6】次衣

【7】裘亦

【8】暖身。

【9】未必

【10】得年

【11】非瘦

【12】薄,無

【13】妨長

【14】福是

【15】單貧。

【16】老龜

【17】豈羨

【18】犧牲

【19】飽,蟠

【20】木寧

【21】爭桃

【22】李春。

【23】隨分

【24】自安

【25】心自

【26】斷,是

【27】非何

【28】用問

【29】閒人。

​隨宜飲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無妨長福是單貧。老龜豈羨犧牲飽,蟠木寧爭桃李春。隨分自安心自斷,是非何用問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