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 惊闻金庸先生去世,不胜悲痛!金庸写的是武侠故事,但他对中国文化传承贡献极大,读他的书,不仅在字里行间感悟中国人的侠义、道义情怀,而且还能欣赏到中国文字之美。过去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在则是“凡有中国人处,就有金庸小说”。 金庸喜欢下围棋,笔下的《书剑恩仇录》陈

#金庸去世# 惊闻金庸先生去世,不胜悲痛!金庸写的是武侠故事,但他对中国文化传承贡献极大,读他的书,不仅在字里行间感悟中国人的侠义、道义情怀,而且还能欣赏到中国文字之美。过去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在则是“凡有中国人处,就有金庸小说”。 金庸喜欢下围棋,笔下的《书剑恩仇录》陈家恪,《碧血剑》木桑道长,《天龙八部》段誉、段延庆、黄眉僧,《笑傲江湖》黑白子,《倚天屠龙记》何足道等都是围棋高手,陈家恪甚至用围棋子做暗器。金庸对围棋研究颇深,将围棋与人生哲学相融合,在《天龙八部》中,无崖子自创“珍珑棋局”,天下高手都因被世俗功利困扰,即使棋艺再高,也无法解开这一盘超级死活棋局,最后却由心智纯净、不通棋艺的虚竹误打误撞解开。这跟《射雕英雄传》中天生愚钝的郭靖最终成为天下大高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庸这些年来对围棋活动大力支持,他和林海峰、沈君山、我一起创办炎黄杯华人围棋赛,最初几届他身体力行,亲自出席,我和他一起去过新疆、陕西和云南;陈祖德、罗建文和我都曾是他家的常客,陈祖德当年还在他家养过病,我则在他家创下了吃大闸蟹的最多数量纪录。他是一位对中华文化传统道义颇为讲究的大家,拜我为师时,非要行正式磕头拜师礼,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才以深鞠躬替代。 今年9月,我的好友沈君山去世,现在金庸也离开了,心情悲痛极了。衷心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