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超过1000万的《天气预爆》,为何最终高开低走?

12月21日,“筷子兄弟”之一肖央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天气预爆》正式上映,直男女神杜鹃+小沈阳、岳云鹏等一波喜剧明星的阵容,加上都市无厘头喜剧配上神仙的奇幻情节,使这部电影在预售阶段就拿下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预售票房,院线经理也给了肖央更多支持,一上映就占据了当天30%的排片,甚至一度超过了同档期索尼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世界》,位列当天的榜首。

然而,上映第一天,大量观众就在豆瓣上打出了一星的评价,豆瓣的评分当天就跌至3.8分。

2010年的《老男孩》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和好评,在豆瓣上至今都保持着8.5的高分,肖央因为“筷子兄弟”这个组合走进了更多观众的视野。四年后,根据这部微电影改编的长片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也被推上了大银幕,虽然面临着炒冷饭等诸多质疑,但也让肖央第一次有了拍长片的机会,最终这部电影拿下了2亿元的票房。

之后,肖央接连参演了《唐人街探案》、《情圣》、《唐人街探案2》等高票房的喜剧电影,贡献了诸多经典的喜剧桥段,成为了中国喜剧演员的代表之一。

《天气预爆》依然是很多新导演喜欢的小人物寻求身份认同,实现命运救赎的故事。肖央想把小人物的困境隐藏在日常的啼笑皆非中,又通过神仙各种不完美的性格缺陷映射着当代社会的种种“都市病”,而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正是人们最关注的天气问题。

肖央认为,现在所处的环境对人们心情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他一直对都市人心理病的话题很感兴趣,比如那些长期被忽略的人,长期不被重视的人,或者是接纳不了自己缺点的人、总是活在过去中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过不去的坎。

把清除内心的雾霾与外界的天气联系在一起,其实是一个很巧妙的设置。但或许是太过依赖于以往做喜剧的经验,加上喜剧形式接受面广,以及年底这个档期,肖央最终选择将这一很严肃很现实的问题放在了喜剧的壳子里。

正如肖央所说,好的喜剧都有一个悲悯的内核,喜剧说到底都是悲伤的。小人物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喜剧,上来就会遇到嘲笑的,他们顾前顾不了后,自己活得都那么屁滚尿流,这是一种悲惨的好笑,幽默有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肖央在这部电影的最后设置了一些泪点:关于原谅,关于付出,关于那种我们向往又做不到的事情。可惜的是,观众看到的更多的只是电影闹腾的一面。

在肖央看来,《天气预爆》最后的那场大战还有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子:当人类的能力到了尽头,传统的神仙来到现在社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肖央自认为自己是商业导演,即首先要去满足大众的需求,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自我表达。“这个时代人有共同爱的东西,共同恨的东西,我自己也是实实在在的人,能找到大家的共性。”

然而遗憾的是,肖央的表现方式并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在口碑不佳的情况下,《天气预爆》迅速出局,周末票房最终停留在了8300万元,上周末的票房冠军被索尼动画旗下的《蜘蛛侠:平行宇宙》以1.5亿元拿下。

这一结果或许缘于《天气预爆》犯了一个很多新导演都会犯的错误:它要表现的东西太多了——既想让大家开心一笑,又想有深刻的个人表达,还想披上商业大片的“外衣”。

面对质疑,肖央回应“原意是用童趣的视角轻松地讲讲环保的话题,大家的批评我都接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