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心思防中国山寨,澳大利亚葡萄酒商不得不打碎空瓶

中国山寨经济的“魔爪”已经伸向了许多行业,包括汽车制造业和智能手机行业。2012年,中国甚至首次公开了山寨版澳大利亚村庄Hallstatt。然而似乎葡萄酒业也“在劫难逃”。

雨果网从外媒近日报道中了解到,为防止产品被山寨,进军中国市场的葡萄酒制造商品尝完葡萄酒后,不得不打碎所有的葡萄酒空瓶。

据Oliver’s Taranga Vineyards酒庄的酿酒师Corrina Wright表示,这些公司包括奔富酒庄(Penfolds)。她说:“奔富酒庄和其他知名酒庄的日子不好过啊,他们尝试了各种措施防止产品被山寨,采用了各种技术打印防伪标签,但都无济于事,即使防伪措施做得再快也会被山寨。”

就像科技公司要采取措施来预防黑客一样,红酒公司必须在进军新市场前确立战略计划,以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另外,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营销总经理Stuart Barclay表示,其他公司正陷入中国商标法困局。

他说:“在中国,谁先使用商标谁就拥有商标的所有权,即便你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先注册了该商标也是如此,你还可能被指控侵犯商标权,只是因为有人比你先使用了商标。”

截止2015年9月,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葡萄酒量增长了47%,达3.13亿美元。随着整个国家对高价位葡萄酒需求的增长,以及近期中澳自由贸易协议的推动下,葡萄酒出口量将继续增长。(编译/雨果网 方小玲)

轻松掌握跨境电商与外贸资讯,请下载【雨果网】APP或关注微信号【cifnews】

【活动】10+的团队,30+的产品,单平台单个账号,两年时间创造从0到月销售150万美金的神话;他,海归,2014年大家都在转平台的时候,他却选择从自建站开始自己的跨境电商,目前月销售300万+;她,速卖通资深操盘手,擅长营销推广,数据分析,多类目长期占据类目TOP10......1月24日,雨果论坛NO.12来到深圳,来现场聆听他们的跨境电商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