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传统土特产——义乌红糖,其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义乌红糖,为义乌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因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故又名为义乌青。每年立冬过后,走进义乌义亭一带就能闻到浓浓的红糖香味。义乌红糖有据可靠的历史已有七百余年,元代大医学家朱丹溪(义乌人)在他自己的医学著作《格致余论》之五《治病必求其本论》中已有使用红糖治病的记载。而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乌种蔗制糖已有400余年历史。义乌生产的红糖就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


现在义乌红糖主产地义亭镇的各村庄还都能够看到较为原始的红糖制作。浙江义乌红糖节,村民们正在制作红糖。
义乌红糖传统的加工方法,是用牛拉木车绞蔗汁,用柴烧铁锅煎熬制糖。因未经提纯,保留的养分较多,营养价值胜于白糖。
熬糖也叫“煎砂糖”。绞出的糖水,倒入锅中煎熬,才能变成红糖。这是一道制作红糖必经的工序,仍然保持传统的工艺制作。一字排开的五六口糖锅,直径依次由大到小。绞出的糖水先把它放入第一口最大的锅中烧煮。烧开的糖水,会起一层厚厚的糖沫,这层起浮的沫,必须用兜子捞干净才行,否则会影响糖的质量,尤其是会影响糖的色泽。
浙江义乌红糖节,制作好的红糖。熬糖也叫“煎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