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肖央:别对《天气预爆》期望太高,年底图个乐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后,肖央又做了一部喜剧《天气预爆》,年底贺岁上映。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几年前北京雾霾正浓的时候。肖央想,如果这种雾霾天持续一年,会怎么样?是什么原因?解决方法又是什么?

有了这个现实基础打底,肖央想出了一个有神仙,有凡人的故事。雷神聚集雾霭,遮蔽天眼,妄图主宰人间。专靠别人生活的不如意发财的自杀干预大师马乐被寿星选中,吸了寿星的仙气,成了金钢铁骨,和人间另外三神组成风雨雷电大阵,驱散雾霾,拯救人类。



肖央说,自己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过年了,大家来电影院里放松一下,开心一下,图个乐。“当然很真诚,希望大家能够在欢笑之余能有一些触动,一些温暖,感受到一些爱。”

至于口碑,肖央并没有想太多,他也让大家不要期望太高。“喜剧在全世界的口碑都是一个类型的,都是比较开心的。特别是一个喜剧大师,他是积累了很多很多年,一辈子才被人认同的。他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某一个东西,最后被别人发现,原来不是表面的那个样子。比如说周星弛,甚至卓别林。在当时的时代,一度被认为是跳梁小丑,哗众取宠,都是这些词。”



记者:你是怎么想到要拍这样一部电影,是跟北京的雾霾有关吗?

肖央:对。其实以往我做的一些内容,一些创作,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一些灵感,是用了喜剧的方式。就是总希望这些感受不是假的,是从生活中来的一些真实的事。

灵感就是来自于我生活的城市,特别是头几年,这几年天气逐渐在变好,头几年我记得发现雾霾的时候,大家都是相当震惊的,朋友圈里面一片,有人就担心。而且只要一有那个天气,一拉开窗帘你心情不会好。

后来想,如果有一个城市,那个天气持续一年,会变成什么样?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事情持续一年?解决方法又是什么?

我在想这些东西,就出现了神话的想象。就是神的渴望,就希望有操控自然的能力出现。所以就引入了中国传统的这些神仙,管气象的神仙,风雨雷电四个神仙,四个很冷门的神仙。



记者:这几年大家更喜欢看现实题材的喜剧,你这个里面加入了神仙的元素,怎么做到更接地气?

肖央:我一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我是用无神论的视角去拍这些神仙的。本身它是发生在一个当代的真事。就比如说楼下就有一个财神在等公交呢,那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部分,他也是现实的,并不是说一到神仙了就变成了那种假的,脱离生活的东西。

记者:过去看你的作品,除了挺搞笑,挺有趣的,还有一些深刻的东西,让大家产生共鸣的。做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沿用了这种创作风格?

肖央:我觉得首先还是让大家开心,特别是年底的这么一部电影,图个乐。就是过年了,大家来电影院里放松一下,开心一下。出发点跟简单。

当然很真诚,希望大家能够在欢笑之余能有一些触动,一些温暖,感受到一些爱。如果我能做到,我能够感受到,我就很欣慰,我是往那个方向去做的。



记者:想到神仙,大家很自然地会想到这是一个挺闹的那种喜剧,想不到跟我们生活是什么联系,它背后要表达什么样的东西。在喜剧的表达上,有时候也不能太简单了,有时候也不能太深刻了,你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肖央:

确实会有那种先入为主的想法,之前港片这样做,北方的喜剧相对来讲比港片要更走心一些。因为在国内,电影承担的东西更多。所以,我是把神仙当人来写,当人来看,这是我们做这个东西的意义。

其实在新中国的电影历史上,第一次让传统的神仙到了现在社会,帮助现在社会的人解决问题。而很多传统的神仙,其实都是我们古代的祖先对真善美的一种渴望,才凝结出来了这些形象。

没有闹剧的元素,虽然是年底了,喜庆,神仙本身就有喜庆的感觉,过年了大家家里贴个门神,弄个财神,这些都是吉祥的寓意。

但是这个后面对我们来讲,是编制一个非常扎实的喜剧结构,它言之有物,脚踏实地地发展。大家看了就会理解,它不是一个单纯的闹剧,但是它又是一个合家欢的,开心的电影。



记者:这次在演员的配置上,你是怎么考虑的?选角的过程中有过纠结吗?

肖央:其实是有过纠结的,就是喜剧嘛,现在是集合了全中国,应该说最一线的喜剧团体的台柱子,有一个算一个。同时,又搭配了一个看起来跟我们极度不协调的杜鹃,现在形成的这个格局,是挺有意思的。

杜鹃经常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代表着高雅、时尚。然后这一票喜剧演员,就是通俗,接地气。最高雅和最接地气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那就是很有趣的。一旦出现和谐的话,就是很有张力的,挺好玩的。

记者:像小沈阳,他这次的角色跟以往不太一样,你让他演了一个非常正的反派的角色。

肖央:我再补充一下,他是喜剧里面的正,不是纯正。

记者:几位这次的表演,你觉得惊喜吗?

肖央:我觉得是一种互相配合,就是每一个角色其实是演员和导演一起配合着做。

我觉得是惊喜,因为我本身对表演要求比较高,所有的声音、美术、剧本里面,我对剧本和表演,我其实对表演的要求比剧本还高,所以也跟他们沟通的很细致。因为我也做演员,我比较懂演员之间该怎么沟通,所以说的呢他们也觉得在理,这也就是得益于跟他们也熟。



记者:说到选喜剧演员,是不是其实选择范围也挺小的?

肖央:对,很多人就说你为什么找他们演?其实也很难再找别的人了。再找别的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演喜剧的。

记者:你是同时兼导演和主演,大家都说像这种拍戏方式是非常累的。你当初有没有考虑过自己不演,就是纯导?

肖央:我当时是这么想的,这部片子最开始就是这么设计的,就是不想演了,找别人演。后来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希望我演,就觉得你不是自己可以演嘛,你不演就可惜了。所以就像我们MV里扮女装似的,就是老王劝我扮女装,然后老王自己不演。

我一想,确实是从自己的创作初衷来讲,就是我自己写剧本,如果我演我知道该怎么写。我不知道谁去演的一个角色就很难写,我不知道那个东西该怎么把握,我知道有一些可能剧本没有写到,但是我实际可以做的。所以还是决定自己演。没办法,只能是自导自演的这条路。我一旦做导演,基本上就是自己演。



记者:这个片子大家都会想,筷子兄弟肯定是都会出现,但是王太利为什么没有出现?

肖央:因为王老师,正好那段时间他在忙自己的事儿,就错过了。去年的四月份到七月份。但是也不耽误我们下一部在一起。《天气预爆》的主题曲,在短剧中其实还是挺生动的。下次我们还会在一起的。

记者:《小苹果》实际上要比《老男孩》那个电影还火,是一个洗脑神曲。这次这个主题曲听起来也有点洗脑神曲的感觉。它也是像上一部一样是营销的一部分?

肖央:对,确实是。这个歌就是营销的一部分。但是这次的歌和电影更匹配了,整个电影和歌都希望在年底让大家都开心一下。就是好像你一个朋友,他准备了两年了,就是想让你开心一下,所以他做的所有事儿都是一个目的。

《猛龙过江》的时候还有一点文艺,那个电影和歌还没有结合那么好,这个时候就更加的通俗,更加的合家欢。创作特色更单纯了,没有更多的作者个人的那种思考在里面。

就是过年嘛,特别是这首歌也是,今年各行各业也都不太容易,也需要爆一下。就像过年放鞭炮,出发点是一样的。



记者:你们过去有成功的IP,《老男孩2》、《小苹果》这种项目都有看到过,为什么没有选择拍这样更保险更成熟的?后面这两个还会拍吗?

肖央:缘分吧,我觉得是。其实创作来说,不是说哪个东西听起来好像有商业的潜质就做了,重要的是创作者本身对这个有没有真情实感,如果你对这个东西没有真情实感,你再来一遍,这个结果也不会太好。

《老男孩2》我觉得可能过几年,再老一些的时候,做属于那个时代的“老男孩”。

记者:从概率来说,大部分喜剧片的口碑都一般,票房相对会比其他类型会好一些。你拍喜剧片会抱着一种什么心态?比如说我这个片子在豆瓣的评分必须是6分以上,7分以上,自己有一个标准吗?

肖央:就只能随缘了。喜剧电影在全世界的口碑都是一个类型的,都是比较开心的。

特别是一个喜剧大师,他是积累了很多很多年,一辈子才被人认同的。他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某一个东西,最后被别人发现,原来不是表面的那个样子。比如说周星弛,甚至卓别林。在当时的时代,一度被认为是跳梁小丑,哗众取宠,都是这些词。

所以,更期望在年底让大家开心一下,就这么简单。也不要期望值太高,放松,开心一下就可以了。不要那么严肃。


记者:你之后还会继续做喜剧吗?还是会做一些非常不一样的类型?

肖央:都有可能,只要是有赤子之心的事情,我都愿意参加。不是说光是拍电影。真的是对这个世界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愿意做。

记者:内心没有一种偏好吗?有些人就喜欢做喜剧。

肖央:我说了,不一定是电影,只要对这个世界有帮助,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对时代有帮助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当然给别人带来开心快乐也是其中一部分。

记者:你做电影内心的责任感还挺强的。

肖央:我觉得作为一个人,你总要寻找在这个时代的意义,都这个岁数了,你总得对别人有点意义。还是希望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