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能预防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很多电影里被表现得很可怕,也有的电影把他们英雄化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的非常诙谐、迷人及吸引人,这使人对他们毫无戒备之心。很多系列杀人犯都是用他们迷人的一面来接近受害者,然后残酷地把他们杀害。他们在伤害别人后丝毫不觉得内疚。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分为两种,即精神变态者及反社会者。前者以精心设计的、玩弄的及奸诈的方式来伤害人,他们没有感情也不会觉得内疚;后者可以与他人建立感情及关系,但他们忽略规则及规矩,他们的行为为冲动的、无规则的及易被激惹,常常造成对他人或物品的伤害。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发病率在欧美为0.6%。

高危人群及病因

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目前还不知道确定的病因,尤其对那些精神变态者,可能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等有关;对反社会者来说,环境可能更重要,如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里会更增加他们的发病率。大脑结构的缺陷及创伤也和该病有关。在美国监狱里,47%的男性为该病患者,21%的女性为该病患者。

症状

√ 撒谎、欺骗及窥视他人;

√ 行为无规则;

√ 经常发怒、自负及攻击他人;

√ 打架及伤人;

√ 犯罪;

√ 不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

√ 伤害他人时毫无内疚感;

√ 无法承担经济、工作及社会责任;

√ 药物及酒精滥用。

患者的症状必须要在15岁以前有所表现,最早诊断年龄为18岁。症状最明显的年龄段为青春后期及二十几岁,有些人的症状会自行减轻。这个疾病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因为大多数患者不去寻求帮助也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行为训练治疗或精神疗法为治疗的主要方式,可以是个人治疗或采取小组治疗。医生可能有时还会用药物来控制情绪问题、冲动及不典型的精神病症状。但没有针对该诊断的药物。

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一起生活的人,需要专业辅导才知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及保护自己。

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对高危人群要及早识别,对那些有行为品行问题的孩子要尽早干预。由于该问题与遗传及环境有关,所以改变环境可能对该病的发病率有一些帮助,如:

☆对这些孩子要建立清楚的规矩,违反时的惩罚一定要一贯和一致。比如说,如果有意破坏了东西要以做家务的方式来赔偿。

☆尽力让孩子的学习跟上进度,如果学习差也会使孩子自暴自弃。

☆坚决地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体罚。

☆学习如何接受他人。

☆家长要花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事情要表达很大的兴趣及关心孩子。

☆公平及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孩子的遗传,但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这对于一个有高危因素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