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丨说一说企业担心的那些事儿

01残疾人现状

未来,残疾人普遍参与社会建设会成为常态,但是就现在而言可能还有一小段路要走,毕竟任何涉及到社会意识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不过好在我们一直在不停的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残疾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一些群体所了解、接受,残疾人群体的职业能力和综合价值也在被不断的挖掘出来,量变引发质变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多数仍处于一个隔离或者被隔离的状态,交流出行受自身条件或者环境限制相较于正常人与社会接触较少。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而在我们周围却很少看到的原因。那么在这8500多万残疾人中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又有多少呢?根据第二次人口抽样调查残疾人年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推算,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约占残疾人总人口的40%,即约3500万,在这之中持证的残疾人约有120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人中持证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约有120万人,2006年统计的数据残疾人的文盲率约为43%这和正常的数据有着巨大的差距。或许仅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残疾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说到残疾人就业问题,最核心的因素是残疾人和企业。因为不够了解和一些媒体的放大造成的误解,残疾人与企业时常被摆到对立面上。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企业和残疾人应该是互惠共赢的关系。企业在招聘残疾人的时候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02企业的困扰

丨什么样的岗位适合残疾人?

当企业决定招聘残疾人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哪个岗位是适合残疾人的呢?”“数遍了公司的岗位,没有适合残疾人的?”这也是快助残服提到的企业岗位信息不匹配的问题。

不少企业都有类似残疾人究竟适合什么岗位的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而这些问题在最开始就将企业的招聘节奏给彻底打乱,甚至于最终会将招聘计划搁置。

丨在哪里可以招聘到合适的残疾人?

在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安置岗位之后又会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传统的招聘渠道难以找到合适残疾人,即使换了一种渠道通过残联这种专门的机构来招聘残疾人最终发现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残联很难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为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企业专门去匹配残疾人。毕竟残联服务的残疾人大多倾向于福利向,而非就业。另外,一部分残疾人出于对“残疾”标签的排斥,一般不愿意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去找工作更愿意通过熟人介绍之类的方式去寻找就业机会。一部分拥有符合主流逾期的残疾人或者一部分拥有社会认可的学历的残疾人,大多能够自主找到工作。企业在多种渠道难以匹配合适的残疾人人才也就不难理解了。

丨残疾人入职、管理怎么去做?

如果恰好找到了合适的残疾人,并且录用之后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对于残疾人的培训怎么办?要不要配一个手语老师?要不要专门做一套盲文教材?要不要专门找一个心理辅导?员工之间在日常工作中会不会出现别的问题?等等。这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正是因为对残疾人不够了解导致了很多情况出现,也造成了一些成本增加从某种程度上使不少企业打了退堂鼓。

丨安全问题不得不放在管理者眼前

很多企业在招聘残疾人之前到安置残疾人之后,安全问题自始至终都在脑海里萦绕,企业会担心,日常上下班的过程中甚至是居家就业的残疾人,他们是否安全。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有没有。某一项工作健全人去做看上去很安全,然而残疾人去做是不是会出现风险,这一类的思考导致了很多部门的管理者会拒绝接受残疾人,实在是要考虑的太多,相比较健全人的风险太大。

丨为什么残疾人员工招来了却呆不长?

好不容易招聘到了残疾人员工,流动率、离职率却都高于普通员工,平均在岗时间非常短,有的甚至不到一个月就走了。之前做的计划需要重做,浪费了大量的成本最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比如一些残疾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企业,甚至残疾人员工会受到领导及同事的诸多优惠对待,但基于尊重、无障碍和价值实现等层面的需求却又难以被理解,就难免造成企业产生“我待你不薄,你却不知回报”的感觉,最终双方在误解中难以达成长久的合作。

03深入了解才能彼此尊重

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因其经营范围、所在地区、财务情况、管理方式的不同,还会存在着对残疾人用工的其它顾虑与困扰。快助残服虽然透过与企业合作的经验,找出几类比较明显的问题,当然在这之外还有其他的疑虑。

譬如有企业会特别担忧一但雇佣了残疾人,在后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做出了诸多努力之后,残疾人仍然无法适应工作内容,直白的说就是残疾自身能力的问题,如果企业想要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采取相应的惩戒方式,势必会存在道德和舆论风险。这种问题其实与残疾人出现安全问题可能会让企业付出更高成本是一个道理。

矛盾都是从不了解中产生的,企业认为自己做到位了,残疾人认为你做的方式不对,双方各执一词,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正确的,但是事情就是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快助残服希望在企业和残疾人之间搭建起一个可以更好沟通的桥梁,彼此平等的站在一起互相理解和尊重,能够完成双方都希望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