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让我生气的十部电影,「逐梦演艺圈」未必第一

我这一年的生命又走到了尽头。

又是除了看了279部电影外,一事无成的一年。

一定是我看的电影不对,才让我这一年没加上几根鸡腿,还陷入了写不出稿的便秘状态。

随手翻阅这一年的观影列表,虽然也有捡到的宝,但却总有那些看了生气,叫人辗转反侧的电影。

未必是烂,就是气结。

想着想着我就抱着我的猫,把整个猫都哭湿了。

值此旧年年终,只能将这些电影挂出来,算是给我的2018,建座衣冠冢。


NO. 10

复仇者联盟3

怒点:他怎么死了?!他怎么也死了?!

生气指数:⚡️

其实我是真喜欢[复仇者联盟3]的。

所以这部电影上我的榜单,理由和其他电影都不一样。

和3岁时看到电视剧里好人死了,躲在角落生闷气的心情差不多,非常低级。

看了一部又一部的超英电影,但[复仇者联盟3]还是完全震惊了我。

详情参见《剧透:灭霸将在[复联4]回归(微笑)》。

它跟随反派的视线,踏过一具又一具英雄的尸体;你以为该是高潮的时候没有高潮,你以为该低谷的时候没有低谷。

它完全反套路,我的心碎了一地玻璃碴子,却还是对它又爱又恨。

然后还得帮它操心,呀,下一部英雄该谁复活啊,该怎么复活啊。

我这个没骨气的东西。

好气哦。


NO. 9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

怒点:柯南23年粉怒其不争

生气指数:⚡️⚡️

柯南23年粉是一种虚指,指的是我那会儿年纪太小了,也记不清哪年开始看《名侦探柯南》。

总之看到它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坚定的粉。

既然它已经23年,那我就是23年粉吧。

这就是眼睁睁看着它从血腥恐怖片,变成清淡动作片的23年。

但直到上一部[唐红的恋歌],每一部剧场版的动作片设定也开始习惯,无关痛痒的小Bug,也主动找借口帮它圆。

但今年这,为了让柯南成为安室透(本名降谷零)的执行人,呼应标题,竟然强行制造小五郎的犯罪证据,让柯南来救。

结尾两人相视一笑:为了这个原因牺牲小五郎,真是英雄惜英雄啊。

作为毛利小五郎和妃英里的CP粉,我怎么能容忍,怎么能容忍啊。

虽然我装模做样地在往期推送里冷静地吐了槽。


NO. 8

五十度飞

怒点:我竟然黑出了感情

生气指数:⚡️⚡️

我依然记得看[五十度灰]的愤怒。

预告片令人连连惊呼“你好骚啊”,正片却每分每秒都是“你太纯洁了我不能害了你”。

朋友你是个情色片啊,大方点张开双腿不好吗?

但到了[五十度飞],和这个系列一起度过了三部的时光,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具体心情可参见往期推送《皇后啊,您怀了太子,朕就不便啪了》。

我发现它把“你想干什么,你不要过来”这种情绪从头贯彻到尾。

能够一直保持初心的电影,不多了。它那一套价值观那么坚定啊。

要知道,如今这年头,谁都有价值观正确的时刻,但无论对错,能从生到死价值观不变的人,不多了。

我恨我自己竟然对它黑出了感情。


NO. 07

昨日青空

怒点:沉溺于悲秋伤春

生气指数:⚡️⚡️

我对[昨日青空]的怒意,没有那么激烈。

因为能感觉到,创作者对兰溪这个地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爱。

能感觉到,创作者对青春时光真心实意的悼念。

但真拍出来却是荒腔走板,老歌总是用在突兀的地方,感情总是以“疼痛青春”的方式,流露自怜。

前几天写[婚姻生活],男主角写了点东西要发给出版社,问朋友意见,却见对方为难的表情,他就明白了:

是不是太普通了?平淡?庸俗?幼稚?太过隐私?就像沉溺于精神上的自慰?

套在[昨日青空]上也合适。

最可悲的是,电影里的屠小意,在开头不愿迎合老板画“小奶狗”“小狼狗”。

可整部[昨日青空]却结结实实地卖了个腐。

那种不愿苟且和不得不苟且夹杂在一起,叫人又愤怒,又悲伤。


NO. 6

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

怒点:新不如旧

生气指数:⚡️⚡️⚡️

我不是星战粉。

简单的两个表征是,我喜欢[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我喜欢丑帅的凯洛·伦。

前者推翻了老三部曲的很多设定,后者完全没有达斯·维达的霸气,反而是个哭唧唧的反派。

也就是说,对于[星战]的传统,我完全不Care的。

但看到[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我这个非星战粉都不大能接受。

虽然之前在推送中吹了一波千年隼,但这恰恰是因为,新任·索罗让我无fuck说。

我对阿尔登·埃伦瑞奇没有意见,甚至还蛮喜欢[凯撒万岁]里的他。

但这个索罗?完全没有哈里森·福特的倜傥,反而像在强行耍帅。

邻家小子演不了地痞杂军啊。

哈里森·福特的痞气传统呢?

我气这电影让我成了一个“守旧”的人啊。


NO. 5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怒点:请还我一个完整的景甜

生气指数:⚡️⚡️⚡️

看[环太2],我不是去看机甲的。

所以对电影把机甲和机器人概念混淆这件事,我倒也没有特别介意。介意的朋友们可看往期推送《我宣布,[环太平洋]系列就此完结》。

我是去看华人之光景甜的。

就算别人再怎么说,我依然抱有侥幸心理:万一甜甜这次成了呢?

结果我发现,电影里有两个甜甜。

前期要把她塑造成大反派,就抹上紫唇,挽上发髻,摆出“我就是那个恶毒的女人”的模样。

后期,导演说:Surprise!你甜是好人!

立刻换了少女感红唇,扎上俏皮马尾,在机甲里攥着小拳拳,演奔跑吧少女。

把一只甜甜分裂成了两个,怎么能发挥出她完整的演技?

NO. 4

修女

怒点:标题党

生气指数:⚡️⚡️⚡️

[招魂2]马马虎虎,吓人程度一般般,但修女鬼是个亮点。

从[修女]立项起,我就期待着魔鬼怎么附身修女。

最污秽的和最圣洁的,想想就好刺激鸭。

但是,好不容易等来了,魔鬼却兜兜转转没有附身修女,而是找了个大老爷们儿?

这可恨的标题党啊。

NO. 3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怒点:导演没错,我只气我自己还是看了

生气指数:⚡️⚡️⚡️⚡️

这气的余韵,一直回荡到年末。但气着气着,就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请欣赏我怒火中笑出的眼泪。

在今年大年初一,这部电影上映时,我懦弱了,我逃避了。

我们另一位同事忍辱负重,走进影院,写下了推送《为什么我们会去看一部明知是烂片的电影》。

然而在它又在视频网站上线时,我终于无路可逃。

职业道德感,和正义感,在我的心里纠缠。我似乎有义务观看这部电影,又应该大义凛然地拒绝增加它的点击量。

最终我的事业心占了上风。

毕志飞导演那慈祥的笑脸上好像写着,“我可真帅啊”;电影里的学生们,脸上好像写着,“我老爹可真有钱啊”。

十分钟后我开始依靠弹幕度过这部电影……不,渡过这个劫。

我气我自己以事业为重。


NO. 2

最后的棒棒

怒点:只要有情怀就能拍纪录片了吗?

生气指数:⚡️⚡️⚡️⚡️⚡️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录片开始特别强调匠心、匠人精神等等各种情怀类词汇。

可能是《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后,可能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热后。

它们都很好,但不代表一切讲情怀的纪录片都很好。

[最后的棒棒]是我今年最难受的一次观影体验。

因为能意识到,四川这些最后的挑夫,很值得拍,他们的故事,很真。

但电影里,却以导演本人学做棒棒为主线,不断由导演这个门外汉抢镜;时不时用庸俗的背景音乐,强行煽情。

而偏偏有海量推送大赞它。

导演是对棒棒们动了真情,也真有共鸣,但真情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硬凑,变成了滥情。

这太令人绝望了。


NO. 1

李茶的姑妈

怒点:拿低俗当有趣

生气指数:⚡️⚡️⚡️⚡️⚡️

[李茶的姑妈],男扮女装的梗,只是略略土,略略脸谱化,也不太高级。

但原本各怀鬼胎,未必相爱的几对男女,因为喝了春药,打了一炮,就全都和好。

这观念不知是哪朝哪代的。

就算是大清,也要大喝侮辱良家妇女吧?

我从小对春药梗的愤怒,已经在之前的推送中阐述清楚。详情可点《活儿不好才需要春药呢》。

毕志飞导演心里没数,可观众拿他当笑话呀。

而[李茶的姑妈],还有不少人发笑呢。

和[最后的棒棒]一样,生气不光因为片不好,还因为它们收获的赞美,模糊了好坏的判断。不似[圈圈圈圈圈],顶天立地一部烂片。除了毕志飞,没人会错认。

[天气预爆]等片也有不同程度的低俗问题,但[姑妈]登峰造极。

正常电影,比如[星际穿越],说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李茶的姑妈]倒好,说性是解决“不爱”的答案。

这喜剧存心把人气笑。

-

本篇推送到此结束,也许你今年看了生气的电影,和我不一样。

那就请尽情地刨开我这座衣冠冢,当成树洞吐槽吧:今年最令你生气的电影是什么?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愿每个看到这篇推送的盆友,2019年都不再看到令人生气的电影。

也希望我2019年,天天有鸡腿啃。

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