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具创意的公司居然是开公厕的

当大家还在为创业的idea到底值不值钱大打口水仗的时候,德国的这家公司不仅依靠极具启发性的创意,打败奔驰、宝马获得德国最具创意企业奖项,还获得每年3000万欧元以上真金白银的收入。

没有人会想到,这家名叫瓦尔的德国公司,主营业务居然是公厕。

拥有全柏林的公厕是什么感觉?

在德国,政府对公厕的规划十分严格,他们规定:城市繁华地段每隔500米应有一座公厕;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应建一座公厕;其他地区每平方公里要有2—3座公厕;整座城市拥有公厕率应为每500—1000人一座。

后来被称为“茅厕大王”的汉斯·瓦尔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1990年的时候,他看到柏林市公厕经营权在拍卖会上无人问津,于是他果断将其拍下,承诺在缴纳少量管理费的情况下,免费为城市修建公厕,并将柏林所有公厕的经营权划入囊中。

问题出来了,修建公厕并维护,是一个重资产的过程,那么,瓦尔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瓦尔实际上早就想好了,他看中的当然不会是0.5欧元的如厕费#帝都都是免费的#,而是将遍布柏林城市的公厕打造成一张高密度的广告展示网络。

公厕位置的优越性在这个时候就帮了大忙。一方面,瓦尔的公厕大多出现人流量极大的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和商业街等繁华地段,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到的,德国公厕密度之大让广告主的广告曝光更加集中。

瓦尔的公厕很快得到了广告主的响应。香奈尔、苹果、诺基亚这些高大上的品牌都在瓦尔的公厕上做过广告。很快,瓦尔的公厕走出柏林,在法兰克福等其他5个城市,获得超过几千万欧元的广告收入。

公厕就是流量入口

但仅仅依靠厕所外墙体广告,瓦尔公司是无法达到千万欧元的收入级别的。瓦尔公司继续突发奇想,在用户体验方面不断创新,开发出额外的盈利点,他们的公厕甚至成为附近餐厅的流量入口之一。

例如,他们将内部的摆设和墙体也作为广告载体。而考虑到德国人上厕所时有阅读的习惯,他们甚至把文学作品与广告印在手纸上。

此外,瓦尔公司在其厕所内安置了公用电话,可以向通信运营商获取一定的提成。国际运通卡组织也是他们的合作对象,持卡者可以用卡消费,这样瓦尔公司又有相应收入。瓦尔公司还同周边餐饮机构合作,用户如厕之后还能获得餐券,而瓦尔公司又能得到相应的返利。

互联网上会员的模式也被瓦尔公司运用到旗下公厕。他们修建了一批收费高档厕所,提供个人护理、婴儿尿布、擦拭皮鞋、后背按摩、听音乐、阅读文学作品等服务。

为了让厕所更显个性,瓦尔公司还专门请来意大利、日本的著名设计师,按照不同的风格和外形设计出“智慧型”、“挑战型”等类型的厕所。

这些高端厕所提高了瓦尔公司厕所的总体形象。以至于瓦尔公司遍布柏林的厕所成为游客到柏林旅游的必去之处,甚至诞生了柏林“厕所游”的项目。

全球连锁?

瓦尔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同样用心,他们成立了自己成立清洁团队,派出管理车每天巡查厕所,保证厕所的正常使用。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开发了厕所自动清洁装置,减少了大量的人员开支。

然而,通过观察瓦尔公司的轨迹,可以看出他们成为“世界厕所大王”的野心:

1976年,瓦尔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电话亭、垃圾箱、公共座椅、公共汽车站等公共设施;1988年,瓦尔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分部,20世纪90年代,瓦尔公司进军美国;90年代后期,莫斯科和伊斯坦布尔街头也出现了瓦尔公司的产品,之后还向巴黎、伦敦和罗马免费赠送1000个男用小便屋,将广告覆盖面扩展到了欧洲大都市的上千万居民及游客。

2009年,瓦尔公司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性户外媒体公司德高集团(JCDecaux Group)收购。数据显示,瓦尔公司的公厕目前已经在德国60多个城市开展了业务,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土耳其。

比目网 www.bimuwang.com 公众号 bimuwang01,加盟连锁领域新媒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jiezzzzzz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34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