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關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勢在必行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且呈現出低齡化和智能化趨勢,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護其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如何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讓我們從案例中找答案。

苦悶封閉的成長環境

聾啞的母親在家打理家務,小自己一歲的弟弟尚在讀書,務農的父親長年奔忙於地裡田間,這就是17歲的王鑫(化名)所處的家庭。

自去年初中畢業的那個夏天起,王鑫就放棄了學業,離開了校園。聾啞的母親,無從交流;獨自苦苦支撐家庭的父親,無暇也無法對王鑫進行更多的關心。作為家中長子的王鑫,從小就少與他人交流,更沒有什麼朋友。初中畢業後的他,與外界接觸的途徑更加狹窄,瞭解外界的機會越來越少。

在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受到長期壓抑、因家庭環境而缺少關愛的雙重煎熬下,王鑫性格越來越孤僻,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一念之差不能制

王鑫的鄰居小熊(化名)購買的一臺智能手機成為了事件發生的導火索,王鑫對智能手機非常心動,在向父親提出購買請求被拒後,內心的壓抑和煎熬受到激發。

2017年的一個凌晨,王鑫潛入鄰居小熊家中,將小熊的手機偷盜出來並佔為己有。得手後的王鑫利用小熊手機中的微信,冒充小熊頻繁地與小熊的父親聯繫。

在微信中王鑫與小熊的父親聯繫密切,交流內容親密無間。王鑫在這短暫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在自己父親處從未感受到的關愛,這讓王鑫十分滿足。王鑫還多次從小熊的父親騙取紅包600餘元,隨後又冒領小熊父親郵寄給小熊的手機。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一年,受害人小熊的父親得知手機被冒領後選擇了報警。當王鑫得知報警後向自己的父親坦白了一切,隨後被他的父親帶入了公安機關自首,公安機關偵查完畢後將案件移送至檢察機關。等待這位青春少年的將會是什麼?

貼近心靈的司法關懷

案件進入了檢察機關後,檢察官在充分掌握案情的情況下,通過走訪、訊問等方式進一步瞭解了王鑫的成長環境,通過向心理專家諮詢進一步瞭解了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況和心理變化情況。

面對未成年的王鑫,檢察官通過邀請心理專家對王鑫進行疏導心理壓力、排除心理障礙的方式,讓王鑫深刻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使王鑫逐漸學會積極面對問題、勇於承擔責任。檢察官還多次與王鑫父親進行溝通,幫助增強父子之間的交流,確保多方面逐步引導王鑫走入正軌。

未成年人心智發展不成熟,面對誘惑意志不堅定,往往容易誤入歧途。打擊未成年人犯罪關鍵在於預防,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

在社會層面上,主要是受到社會的不良環境影響和錯誤的價值觀引導。這需要我們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端正青少年三觀,構建幸福和諧社會。

在學校層面上,需要教師、家長擺脫唯成績論的錯誤教育觀念,將法治教育引入課堂。

在家庭層面上,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少年強,則中國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最後要落在這些活力四射的青少年肩上,確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關係著祖國的未來。

舉報線索

尊敬的全縣父老鄉親: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號角已經吹響。宜黃縣人民檢察院堅決履行檢察職能,快速批捕,精準起訴,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與全縣人民一起共建和諧美好家園。

掃黑除惡,需要全民參與。歡迎廣大群眾積極提供掃黑除惡線索。舉報電話:12309檢察服務熱線,0794-7602000(宜黃縣人民檢察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舉報電話),舉報電子郵箱:jxyhjcy@163.com。‍

信息來源 | 宜黃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