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1的功夫片为何“无人问津”?功夫电影前景不能渺茫!

说实话,今天小编的心情有些沉重……作为一个深度功夫片爱好者,小编早早就期待起了今年圣诞档上映的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但看到实时票房的时候,不免有些失望。

与这部电影同一天上映的影片还有三部,按照票房高低分别是:《天气预爆》、《蜘蛛侠:平行宇宙》和《武林怪兽》。上映当天,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凭借拳拳到肉的真功夫,以及中华武魂的主旨口碑爆棚,猫眼评分高达9.1,远远超过同档期上映的华语电影!但是,截至目前,这部圣诞贺岁档的口碑佳作却在票房成绩上,排名垫底。


“中国名片”曾辉煌一时 功夫电影如今票房垫底

张晋、“毁灭者”戴夫·巴蒂斯塔、杨紫琼、托尼·贾、柳岩主演,再加上“八爷”袁和平执导,对于所有的“功夫迷”来说,这简直就是中国功夫电影最牛的组合!全片都是真功夫,不只是少林功夫、三板斧、泰拳等,更有咏春的“攤”、“膀”、“伏”、“小念头”、“寻桥”、“标指”拳法,导演和主创都铆足了劲儿,势必要尽最大努力展现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

​但似乎,观众并不买账。这部戏的排片量只有12%,首日票房也不到千万,还没能超过已经上映两周的《海王》。在好莱坞视效大片和超级英雄电影当道的今天,中国功夫电影的确显得有些落寞。

然而在30年前,中国电影却恰恰是凭借“Chinese Kongfu”在好莱坞“杀”出了一条血路。

我们都知道,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动作片的壁垒,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了中国功夫,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热潮, “功夫”一词也被正式收录在牛津词典中。

​此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演员扛起了中国功夫电影的“半壁江山”。好莱坞渐渐抛弃了粗手笨脚的打斗技巧,转而借鉴巧妙、飘逸的中国功夫。

直到今天,提起“中国”二字,不少外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依旧是“功夫”。我们用这张名片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看到了武术精神。多少年来,功夫电影都是我们的骄傲,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功夫电影渐渐流失了它对于国人的魅力。

2008年,一部《功夫熊猫》横空出世,票房破亿;2016年,《功夫熊猫3》在大陆上映,席卷10亿票房。功夫+熊猫,这两个“最中国”的元素是被外国人搬上了大荧幕,创出了票房佳绩,而另一边,我们“自己人”诚心打造出的功夫电影,却无人问津。

除暴安良重燃“国魂” 功夫片的未来在何处?

有人说,功夫片不过就是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但影片《叶问外传:张天志》在呈现精彩打戏的基础上,更传达了热血燃情的民族气节。

​由张晋饰演的张天志在惜败叶问后,退隐江湖,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可现实远比他想象中艰难得多。彼时张天志生活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洋人”侵占了香港的每一寸地界,大摇大摆做起了“上等人”。他们欺辱华人、贩卖鸦片、黑白不分……而华人在日复一日的欺压下,也渐渐变得麻木。

幸好,英雄不曾远去。张天志成为了率先反抗的人,他用拳脚击败崇洋媚外的街头恶霸,用中国功夫赢过不分黑白的泰国杀手,用咏春的一招一式给贩卖鸦片的外国商贩一记重击。面对“洋人”警察的拒不承认,他霸气地直接将贩毒证据摆在所有人面前,激起了市民的愤怒,也激起了所有中国人的爱国之魂。

​影片的最后,外国商贩狼狈而逃,追在他身后的不再是孤身一人的张天志,而是抄起反击武器的所有香港市民!还有比看到中华之魂重燃更爽的事吗?

而当小编在为影片“重燃国魂”的主旨心潮澎湃时,看到了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成绩,却不免隐隐地担忧:被“洋人”侵占的香港酒吧街终于等来了张天志这个英雄,也等来了所有香港市民爱国正义的觉醒,可我们日渐落寞的中国功夫电影呢?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作品才能换来“自己人”的打call呢?

在日渐以好莱坞、外国片为主导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功夫电影到底该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