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老者在冷峻中老去—微电影《妈妈的木的》观后感

不让老者在冷峻中老去—微电影 《妈妈的木的》观后感

七分多点的《妈妈的木的》很快看完了,但我的思绪却长久停不下来。

孝文化是流淌于中华民族的一根血脉,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基本尺度。



当今社会,经济氛围浓烈,关系纽带崇尚,同学圈、朋友圈、商务圈、权力圈,林林总总。当亲情圈与这些圈出现冲突时,我们往往选择怠慢亲情圈。因为亲情圈多的是付出,而其它圈能够带来利益。这样,淡泊亲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妈妈的木的》揭示的问题,并不孤立,在现实中有许多例证存在,这是这部微电影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需要引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其实,我们都会老去,随着圈文化的萎缩,亲情对我们格外重要,是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不可或缺的亮色与营养。如果没了亲情,我们便成孤家寡人,心灵的荒芜变得让人窒息。



花花世界里,肉欲横流中,我们是否在《妈妈的木的》里找到童真与美好?是否在母亲残存的岁月里用亲情抚慰其余生?

我是唯物主义者,我以为,与其在身后大操老者道场,大撒虚幻纸钱,不如在其生存时发力倍爱其衰老的岁月里,让老者不在冷峻中老去,这是儿女们应该做的。

写于2019年1月6日南通



作者简历:

陆荣山,江苏南通市人,退役军人。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9345、89343部队,从事文秘、新闻工作,《铁道兵报》通迅员。后集体转业至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次后调地方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