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天朝版《素媛》,眼泪缓缓流过心底

不一样的电影,反映不同的人生!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皮皮影视圈儿,定期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原创文章。

电影界不知什么时候渐渐开始关注某些社会上十分尖锐而敏感的事件了,并把它们合适的通过电影艺术而讲述出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最典型的就是儿童遭遇性侵的问题。近几年,这类问题频频上新闻,上热搜。韩国拍出了同题材的《熔炉》和《素媛》,看过了这些影片,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的压抑。中国也拍出了这类题材的电影,叫做《嘉年华》。

这部华语电影是女导演文晏的第二部作品,这部影片也表现出了她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拍摄水准。若要是拿《嘉年华》和《熔炉》、《素媛》来相比的话,艺术水平不相上下,都是在表达“儿童性侵”这一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最突出的就是影片叙事的角度。

《熔炉》中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一所聋哑学校,残疾儿童在学校里遭受的童年阴影,又得不到家长的庇护,叙事的视角则是一位新来的美术老师,善良的他想到自己患有天生哮喘的女儿,自觉不能袖手旁观,慢慢的发现学校里黑暗的一面,一幕幕的被揭开,引发了韩国高度的关注。《熔炉》影响力挺大的,韩国修改并完善了关于性暴力犯罪的法律,影片也被称为“改变国家的电影”。

《素媛》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叙事的角度则从女主角的父母切入,通过父母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整部影片充斥着温情的氛围。

而《嘉年华》在叙事角度上与众不同。它从被侵犯的一个女孩儿孟小文和事件目睹的酒店服务员小米两人的视角切入,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服务员小米,这就给故事曾加了故事张力。影片没有选择第一、二人称视角,而是选择了第三人称小米,导演文晏也说了,这是旁观者的位置,对影片整体的表达十分克制。

故事是这样的:小米是海边景区一所酒店的服务生,替别人值班的时候来了一个男人,带着两名小女孩儿开了两间房。出于好奇,小米就看了酒店的监控视频,半夜男人强行进入了女孩儿的房间,正好被小米用手机拍了下来。这就成为了这个男人,也就是刘会长性侵两名小女孩儿的关键性证据。故事也就由此展开。

小米是最大的关键点,酒店被调查,她始终是“事不关己”的态度,直到律师找上了门,她并没有听莉莉的话躲起来,而是故意引起了律师的注意。在小米的眼里,能住上一个晚上七百块钱的房间的女孩儿,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帮助,更何况自己一个月才挣不到六百,还干着其他人不愿意干的活。在小米的眼里,自己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这和她的经历和生活的环境有关。首先小米十三岁的时候就一个人从家里跑出来,三年间换了十几个地方,首先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正是花一样的年纪,该在学校里好好读书,享受父爱和母爱,而小米却为了生活奔波在社会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影片中也没有交代小米为什么会在十三岁的时候从家里跑出来,但在后面小米说自己只知道自己生在夏天,猜测她可能是养女,或者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受尽了苦楚才偷偷跑出来不再愿意回去的。

其次十三岁,跟受害的女孩儿年龄相仿,看看自己再看看小女孩儿,小米的内心有点儿不平衡,所以不愿意无偿的向小女孩儿伸出援手。再者,小米三年内一直呆在社会上,看透了人间的冷暖,知道钱才是最有用的东西,这里有一个细节,莉莉要小米帮忙的时候,小米装睡没理,莉莉立马给了小米一只自己的口红,小米拿着,眼神里全是喜欢,可能这是她人生中第一只口红,收了贿赂,自然就帮了莉莉。所以,小米在律师问她问题的时候,向律师要了钱。再加上老板向自己要身份证,而莉莉的朋友要一万块钱才给帮忙,正巧自己手里拿的证据可以向刘会长索要一笔钱,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可她不知道刘会长会在钱里装定位跟踪器,被刘会长的人跟踪到狠狠地打了一顿。她的内心还是很善良的,毕竟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内心的纯真和善良的情感并没有完全被泯灭,她选择了无偿的帮助小女孩儿,她早早的把视频的文件路径写在了律师名片的背面,就表明她的内心其实是想帮助女孩儿的,而又不得不向生活妥协。最后小米穿着白裙子,戴着莉莉留下的耳环涂上莉莉留下的口红,骑着车子驰骋在马路上,不管不顾背后来来往往的汽车,从身边过去的倒掉的玛丽莲梦露,依旧看见的是她的裙底,此时此刻的小米,虽然没有摆脱生活的牢笼,但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全程没有波动的激烈情绪,平缓而过,色彩饱和度很低,加之画面中充斥着沿海城市的潮湿气味,不得不让观众感觉到压抑,唯一的温馨就是来自于爸爸对小文的关爱,那一句“扎手”和那一个心疼的眼神。

整部影片的大主题在说儿童性侵的问题,里面也包含了几点中国的社会问题,第一是关于小米的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社会上也有很多不上学的十几岁孩子要独自承担生活问题;第二是家庭问题,小文之所以敢晚上不回家,敢点啤酒,成为老师眼里不好的学生,跟她的妈妈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离异,妈妈消极生活,夜夜笙歌,女儿一夜没回家也不知道,事发之后不是给自己女儿关爱,而是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在小文的身上,还拿小文出气。看得出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孩子性格的养成,在童年时期完全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看过《嘉年华》之后,内心并没有多激烈的情绪,内心却在流泪,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文晏的表达方式。

不一样的电影,反映不同的人生!本文是皮皮影视圈儿对《嘉年华》的个人解读,感谢大家的观看。

本文由皮皮影视圈儿原创,期待与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