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超:黄堡是我谈恋爱的地方



从右至左:范超 何建平 秦陇华 王薪 和谷 周占魁 贾平凹


我对黄堡古镇,有着特殊感情,这里是我谈恋爱的地方啊,岳父岳母曾经住在这里,所以那些年我常到镇上逗留和游走,几乎转遍了古镇内外的角角落落,老街上的夜市,后山口的沟桥,塬畔上的野地,河道旁的菜园,车站上的轨道,耀窑里的古陶等等,常常荡漾在我的梦里。那时我总爱买钢丝饸饹,夏天闲看镇上的人们在漆水河里涮拖把,冬天迎着北风吃火锅。我曾经考证过王益区和黄堡镇的历史,也曾专门往小学校去的坡上擦净过“黄堡镇政区沿革碑”上的尘土,抄过碑记。同样也曾到漆水河桥桥头记下“耀州窑遗址保护区”标记柱三侧上的所有文字……慢慢的这些有关黄堡的历史和风情,就出现在我的笔下,我在这里先后写了《黄堡之子》《黄堡后山的清早》《旧厂的爱情》《菜燕雀》《刘家后散步记》《去陈炉》《耀州产大碗》等一系列散文,发表后影响广泛。



但自从老人搬走和新路开通,古镇我也是小十年未到了,这次有机会重新踏上这片热土,记忆倒带,往事清新,景致一一浮现,人情个个温婉。尤其是看了耀州窑文化基地的现貌,听了耀州窑文化基地的规划,让我眼前一亮精神一振,很是感慨。原因一是觉得它“上通天气”,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它“中顺人气”,顺应这一带人们对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迫切需要;三是它“下接地气”,我知道该基地是对原来老灯泡厂、电磁厂工业旧址的改造利用,而这两个厂正是北魏时名县、宋金历代为名镇的黄堡故城所在。所以说其发展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自当塑好魂凝好神,聚好气张好力,力争做到道器合一,推陈“瓷”而迭出新意;内外汇通,耀古风又腾誉当今。



新的一年,新征程新气象新辉煌,衷心祝福黄堡古镇承古开新流光溢彩,祝福耀瓷基地耀世奋进事业兴旺,只要顺势而为,一张蓝图绘到底;只要应声而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必将会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名片,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文化产业繁荣的高标。


范超(染织厂的女婿)

范超,1975年生,咸阳礼泉人。法学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协、西安作协理事。在媒体工作十年,曾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等50余项。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美文》《散文》《读者》《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先后出版散文集《范超散文》《土天堂》《乡城》《曲江记》、诗集《麦草人》、史学著作《唐大明宫》《大明宫之谜》等,2012年推出《大地结香——范超文丛》,包括《水流年》《土生活》等七卷本共200万字。从2009年至今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孙犁散文奖、全国首届鲁藜诗歌奖、2011中国散文奖等多项大奖。作品先后入选《年度中国最佳散文选》、《感动100位著名作家的美文精品》、《中学语文课外读本》等100余种选本。他的部分作品被译介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