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如果阿汤哥接戏不那么谨慎的话,他还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影迷们都知道,阿汤哥的接戏是出了名的大胆。光是《碟中谍》系列里,他就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朋友们统计过。阿汤哥有多达十部作品都差点成为了他的“遗作”,就是因为他拿生命在拍戏,多次都为了表达影片的真实效果,阿汤哥拒绝在拍摄的时候使用替身,甚至是安全绳之类的保护措施。但是我却认为阿汤哥的接戏还是太过谨慎了,这个“谨慎”和他在拍戏方面的大胆是不冲突的,指的是他在接戏的题材方面范围还是有点小的。自从1981年的时候,阿汤哥在一部叫做《无尽的爱》的电影中斯出演了第一个角色之后,他演艺生涯的定位就是“大片型”的演员了。

之后的阿汤哥也开始在一些电影中担正,比如说《熄灯号》、《局外人》、《步步登天》中的出演,以及后来大红大紫的《乖仔也疯狂》都留下了他的身影。80年代很多中国影迷看到了《壮志凌云》的时候,却并不知道电影里那个笑得灿烂露齿的毛头小伙是谁,但是只要看到这个年轻人就知道他天赋秉异、他就是为银幕而生的!果然现在的所有人也都感恩他为电影而生。纵观整个80年代后半期,阿汤哥拍时的《鸡尾酒》、《雨人》、《生于七月四日》甚至包括《雷霆壮志》都是非常卖座的,但是这个时候阿汤哥谨慎的性格就表现出来了——他似乎不怎么接剧情片了。

我们都知道阿汤哥曾经有过三次被提名奥斯卡,却最终都与小金人擦肩而过的历史,这正是源于他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以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性的为主的,并没有商业片或者符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其实90年代初期的阿汤哥已经被看作是好莱坞名气最大的电影明星,一方面是因为他是“票房印刷机”,另一个原因是女人们都想一亲芳泽而男人们都想和他把酒言欢,也就是当时的“小鲜肉”。所以在如今和别人交谈中,我发现一些年轻人已经不记得阿汤哥过去的辉了。他们记忆中的他,阿汤哥更多的时候是那个曾经跳沙发让人大跌眼镜的“怪人”。现在的影迷们都在关注阿汤哥的八卦传言,比如说要将前妻囚禁的细节繁琐的婚前协议。那么大家还会谈论阿汤哥的电影里有多少票房?因为阿汤哥的选片的确太过谨慎,商业片不选、剧情片不选,这些电影本身有争议的不选,那么影迷们只能谈论他的私生活了。

个人认为前几年的阿汤哥的一切瑕疵都被无限放大,甚至一些根本算不上什么的事都被无限黑化,都是因为普罗大众不愿意接受一个太过完美的人,所以更愿意相信一些哪怕是造谣出来的黑点。这样的讨论大家都有过,似乎差不多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每次都是老生常谈。在我看来,我们总是提及和探讨这些话题足以说明,人们对阿汤哥的感情很复杂——希望更多的人认可他,但又不希望他为了一些“虚名”去接一些无意义的水片来提高他的讨论价值。看看同样也是奥斯卡失意者的小李子,他在商业片和社会片的配比、选择上就更合理,所以阿汤哥的选戏范围更广的话,接戏不那么谨慎的话,他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