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全集|“月光女神”造星计划:《可凡倾听》莎拉·布莱曼专访(下)

独一无二的曼妙歌声跨越流行、古典和舞台剧三大领域,绚丽多姿的美丽造型带人们进入如痴如醉的梦幻世界,不论在音乐、视觉艺术还是舞台演绎,莎拉·布莱曼都做到了难以超越的极致。她首次登台就获得了让人垂涎三尺的音乐剧《猫》的演出权;她是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的领衔女主角;她是迄今唯一一位演唱过两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歌手;她与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单曲《告别时刻》在全球创下超过1500万张的单曲销售记录;她的音乐专辑《重返伊甸园》、《月光女神》、《一千零一夜》等,销量屡屡登上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排行榜的冠军;她的心中始终蕴藏着遨游太空的伟大梦想。这位有着广为人知美誉的“月光女神”,时隔11年,再度做客《可凡倾听》,时间都去哪儿了,听莎拉·布莱曼娓娓道来。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莎拉·布莱曼专访(下)

曹可凡:1978年,你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第一张专辑的录制与成功销售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莎拉·布莱曼:在我最开始录音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能够控制这首歌的最终呈现,能够写歌,能够参与歌曲制作,但是我很早就意识到,要想在唱片行业打开局面,你不能只依赖于当时大众感兴趣的音乐,你需要很有才能,你的音乐需要经久不衰,让歌迷能一直喜爱你,所以在我第一次录音的时候我受到了冲击,因为作品不够深入,当时我快成年了,那时我意识到我需要在这个领域更加深入,有对音乐更深的理解,才能树立自己的事业,而且作为录音歌手,你需要非常清楚这首歌在现场是如何呈现的,他们听到了这首歌的录音,但这只能大概展示你现场表演的时候会是什么效果,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我进入录音棚的时候,我总是在从头思考到结尾,从最开始就想象最后的现场演唱会怎么样,观众会喜欢什么,在我把这首歌曲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我需要看到所有的颜色,所有的数字。

曹可凡:你2003年的专辑《一千零一夜》包括了你参与作曲的歌曲,这也被认为是你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张音乐专辑?背后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莎拉·布莱曼: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最好的一张专辑,这肯定是一张有趣的专辑,我们当时参与制作,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中东音乐,我们很自然地去了解中东的诗歌、色彩和所有相关的领域,这些能帮助我们理解那里的音乐,实际上我们还去到了开罗,和那里的交响乐团合作,因为他们采用的乐器、节拍都不同,在这张专辑的制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在世界的另一个地区赢得了新的听众,所以这是一张很有意思的专辑。

曹可凡:我听说你的母亲有着印度血统,所以东方或者亚洲的音乐对你是否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莎拉·布莱曼:我的曾祖母带着她的孩子们,包括我的祖母,从印度过来,我记得我的祖母会讲好多她还记得的传说故事,这也是她从她的母亲那里听来的,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想正因为此,我一直都对东方充满了好奇,我也想要在创作中涉及东方元素,尽可能地去了解东方。

曹可凡:《剧院魅影》插曲《希望你曾降临》是你演唱会的保留曲目,据说也是为了纪念你的父亲?父亲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莎拉·布莱曼:实际上这首曲子不是为了我父亲而创作的,但是我想可能是因为之前我提到过,我父亲去世了,通常当我唱起这首歌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关于父亲的记忆,这加深了我对这首歌的了解。当你曾经失去过某个人时,你会希望在来生能够再次见到他们,这样最后会是美好的结局,因为我们能够期待重逢,这个人实际上并没有离开你,这是我在演唱《希望你曾降临》时感受到的。

曹可凡:回首你的职业生涯,你舍弃安稳的音乐剧女主角的身份,去闯荡个人的音乐天地,从古典跨界到流行、甚至摇滚,其过程是一帆风顺还是历经挑战?你是否需要重新塑造个人品牌?

莎拉·布莱曼:实际上我没有想过重新塑造品牌,当时我决定远离音乐剧,我去到了意大利去学习古典乐领域的美声唱法,这是我之前没有机会去做的,同时,我在德国待了很长时间,那时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和朋友经常会去舞蹈俱乐部,因为舞蹈音乐发源于德国,然后我开始录音,当时我们也不确定这是否会做成一张专辑,专辑制作人是德国人,然后慢慢的,很自然的,我所有歌唱的经历,我唱音乐剧的经历,我学习古典舞蹈音乐美声唱法的经历,这些不同的诠释开始逐渐整合,以这种有机的方式,我找到了现在专辑当中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我从中获得了很多,这是我自己、我灵魂的一部分,这是我真实的性格,这些录音十分真实地反映了我自己。

曹可凡:你的演唱会走遍世界,在不同地区演唱,为不同文化的观众演唱,你是否有不同的感受呢?

莎拉·布莱曼:每当我出国,去到不同的地方,像是上海、北京等等,不管去到哪里,我都非常兴奋,去到新的国度,有来自不同文化的观众看你的表演,这是无可比拟的体验。很多人会问我,你最喜欢哪里的观众,实际上我所有的观众都很棒,因为他们都愿意大费周章地买票来看你的演唱会,这还是很费事的,因此我总是很有感恩的心,虽然开演唱会不容易,但每次都像是参加派对一样。

曹可凡:据说你是一位语言天才,通晓12种语言,是真的吗?

莎拉·布莱曼:我肯定称不上通晓12种语言

曹可凡:掌握外语的诀窍是什么?

莎拉·布莱曼

:可能是因为唱歌的关系,我需要用不同语言唱歌,所以我从小就需要理解、使用很多不同语言,那时人是很擅长语言学习的。在我生活的不同阶段,我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工作,也就顺带学了很多语言,我需要每天用这些语言唱歌,自然就学会了,但是相信我,我可以很好地学会某些语言,但是我忘得也很快,我甚至连自己的母语都还没有精通,这需要花一生的时间。

曹可凡:你是否会说一些中文?

莎拉·布莱曼:我一直不太会说中文,曾经…

曹可凡:据说你学过中文书法?

莎拉·布莱曼:我学过一些,我尽力了,通常在演唱会上,我想要跟观众交流,所以我请了老师教我,怎么用普通话或者粤语跟观众沟通,这样让他们感觉我真的在努力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但中文对我们来说很难,随着我年纪的增长,难度更大了。

莎拉·布莱曼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演唱过两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歌手。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对唱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被誉为奥运音乐史上一次顶级完美的演出。2008年,由莎拉·布莱曼和刘欢共同演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我和你》,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再度聆听天籁之音。

曹可凡:你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献唱,这算不算你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最为难忘的经历之一?

莎拉·布莱曼:有人曾经问过我,什么是我职业生涯的亮点,我觉得这次经历就是,太美妙了,当时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是在开幕式前两三周才得到邀请的,当时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问我是不是恐高,当然我不恐高,所以我是这么回答的,然后我听到了这首歌,这首歌实在是太美了。而且导演很聪明,在这么宏大的场面里放这么美妙的一首歌进去,太棒了,当时我到了那里,要去经历这一切,我记得我们升到了一个大地球上,身边是我很棒的搭档。

曹可凡:你害怕吗?

莎拉·布莱曼:我没有害怕,我更多的是惊讶,我们本来在地下,然后被带到了一个凸起的地方,然后两个人都被系在了一根杆子上,然后突然开始上升了,我在想,天啊,我们这是要飞起来啊,我们一直往上升,当时还是在彩排,突然我往下看,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舞者和杂技演员在大圆球周围翻滚,这真的是一次非凡的体验,而且中国这次开幕式办得太好了,整个世界都为之惊艳,太棒了。

曹可凡:你曾与安德烈·波切利合唱《告别时刻》,因此你们被视为是完美搭档,你是否觉得你们在音乐上有特别的感情呢?

莎拉·布莱曼:我和安德烈·波切利之间有一种非常自然、共通的情感,作为歌手,经常当两个人的声音完美融合时,你能够感受到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之前就认识这位歌手,或者认识这个人一样,当时我们就是这样,在录音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这首歌录得非常快,两个人都感到非常自然,而且声音美妙地融合,当我们一起上台表演的时候,感觉是如此自然,我知道他也是同样的感受,我感到很幸运能和他合唱,因为当我们一起合唱时,这首歌立马就传遍了全球,大家都很喜欢这首歌。

曹可凡:安德烈·波切利在歌唱、音乐和艺术方面很有天赋。

莎拉·布莱曼:的确如此,当你看不见的时候,的确生活很困难,可是与此同时,正是由于他看不见,在音乐上他的听觉比普通人要敏锐得多,因为当你眼睛看得见的时候,你很容易分心,而他能够真正专注于一首乐曲,真正理解它。

曹可凡:从出演音乐剧转到个人音乐生涯,再到如今回归音乐剧的推广,你觉得自己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莎拉·布莱曼:作为艺人,我感到一路走来这个经历非同寻常,在工作方面,我经历过这么多不同的工作,作为一个艺人,先从儿童演员开始,然后音乐剧,流行音乐,再回到音乐剧,之后有那么棒的唱片事业,带我到全球进行巡演,然后再回到音乐剧领域,帮助其他人和其他新兴的艺术家获得很棒的角色,这样的经历真的是千金不换,这真的非常美妙,我也完全预料不到,但是想要像我这样,获得这一世界的美妙,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一点我会明确告诉所有艺术家。

莎拉·布莱曼有着重要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是一位才华横溢、兴趣广泛的歌唱家。除了对音乐的执着,登上太空更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2015年,莎拉·布莱曼曾在莫斯科星城的宇航员培训中心接受严格的宇航员培训,为遨游太空做真正的准备。虽因故推迟了登天的计划,但是她坦言,经历了前期准备,已经让她焕然新生。

曹可凡:2015年你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宇航员培训,计划进行一次太空之旅,当时的训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那样一个大胆的计划?

莎拉·布莱曼:我一直都很想太空旅行,但我一直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我是从上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因为当时的发展,我们都觉得等我们长大以后,太空旅行会成为生活的常态,当然,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所以当这样的机会出现以后,能有这个机会本身就很不可思议,有多少人能有机会被问到,是否有兴趣去太空,最开始我接受考评,看看我是否是合适人选的时候,我觉得我永远也不可能通过这些考试,不管是在心理还是生理层面,我虽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但我从来都不打算去深入这些教育领域,所以我以为我永远也学不会那些数学知识,你必须要了解一切,但我做到了,我参加的考试越多,我越觉得,也许我适合做这些,因为我都是以很高的分数通过的,最终我选择接受培训,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的感受,这种体验能够完全打开你的大脑,虽然在当时应该去的时候,我最终没有上太空,但哪怕只是体验这些,就算在地球上,我感觉已经焕然新生,我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了,对于地球的理解更深入了,我理解地球是多么宝贵,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哪怕只是经历了培训,我也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因为这件事本身是危险的,你可能会死,所以你不得不直面这一切,突然意识到你的家庭多么可贵,自己身处何方,自己是谁,母亲为自己奉献了这么多,所有这些关于人生的思考,所以我很高兴我经历了这些,我希望在未来,游客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太空,因为我的确感到,目前而言,并没有一个让非航天领域的人安全进入太空的方法,这依然是很危险的,所以我要向所有的宇航员致敬,所有的宇航员和航天员,因为他们都是很杰出的人,他们都很特别,我想正因为此,他们才能进入太空。

曹可凡:你很幸运能有这样难忘的经历。

莎拉·布莱曼:是的,这次经历太棒了。

曹可凡:之前我们谈到了“魅影中国计划”,这会不会让你更经常来中国呢?

莎拉·布莱曼:我是这么希望的,我在中国的体验总是很积极,我喜欢这里的人,这里的变化和这里发生的一切,所以我肯定会更经常来中国的,一定会很有趣的。

曹可凡:希望你以后能经常来上海。

莎拉·布莱曼:肯定会的,我很喜欢上海。

曹可凡:谢谢你。

莎拉·布莱曼:谢谢你,很高兴能再次跟你交流。

曹可凡:谢谢。

END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全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