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北海道发生超大地震具紧迫性 震级超9级并伴随大海啸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12月19日发布预测(长期评估)称,北海道东部太平洋近海发生伴随大海啸的里氏9级超巨大地震“很可能具有紧迫性”。在道东近海约400年前发生过被认为每隔340~380年发生一次的超巨大地震。北海道大学的研究推算当时的海啸超过海拔20米,从沿岸起4公里的内陆地区均遭水淹。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这是海啸冲击日本沿海地带瞬间。

委员会还发布了四国地区的主要活断层的长期评估。评估内容修改为从近畿地区往西延伸的“中央构造线断层带”横穿四国地区,延伸至大分县。断层带的长度从360公里改为444公里。

主管该领域的文部科学相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能有助于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措施以及家庭防灾意识的提升。”

调查委员会根据各种摸拟推算称,今后30年间在道东近海发生类似400年前超巨大地震的概率为7~40%。据称,震源区域有可能扩大至青森县近海等地,地震规模更为巨大。

青森县太平洋沿岸建有东北电力东通核电站等众多核电相关设施。调查委员会和内阁府今后将评估超巨大地震引发海啸的高度和沿岸地区的摇晃强度。

该预测设想自北海道东南近海向东北延伸的版块交界“千岛海沟”附近有3个震源区域,还考虑了横跨震源区域发生地震的情况。但据悉由于锁定发生概率的信息较少,故将概率划定在7~40%范围内。

3个震源区中,相对较弱的里氏8.0~8.6级左右的巨大地震未来30年发生概率分别为:十胜近海7%,根室近海70%左右,色丹岛近海及择捉岛近海60%左右。

北海道已单独汇总了发生大海啸的设想,表示“等待今后中央政府的评估”。

中央构造线断层带之所以作出修改,是因为新探明了海底地下的结构,发现断层从四国电力伊方核电站(位于爱媛县)以北的伊予滩延伸至大分县的别府湾,连接到内陆地区。

预测称未来30年间四国内陆地区活断层造成里氏6.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9~15%。

千岛海沟的地震长期评估是2004年以来的首次,中央构造线断层带则是2003年以来首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