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波强势的推荐……

今日为大家推荐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可以作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宝石展的一本简明导览,亦可以作为一本宝石矿物信息的纲要。尽管如此,没有哪本书或是摄影作品可以与实物媲美。宝石给人带来的是视觉上的愉悦,直观地去观察它们是了解它们特征的唯一手段。一颗闪耀的刻面宝石随着观察者的移动、光线的改变,以及它自身的转动会变得鲜活起来。对于星光宝石、猫眼宝石以及欧泊来说更是如此。毫无疑问,宝石被用作人类的装饰品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生命在于运动,因此我鼓励受到本书中精美图片和文字所激励的你,来纽约市看看我们的展览,当你在展厅上闲庭信步之时,宝石和晶体的完美品质将完整展现于你眼前……

乔治·F.昆兹说:“对于珍贵石头的喜爱深深根植于人类心中,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色彩与光泽,还与它们良好的耐久性有关。世间所有带有美丽颜色的事物,比如鲜花和树叶,或是天空的蓝色和晚霞的荣光都稍纵即逝,并且变幻无常,只有宝石的光泽和颜色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一直不曾变过,几千年后,也一样不会改变。”

想知道更多宝石的历史与传说故事吗?想进一步了解各种宝石的性质和产地信息吗?快来《宝石与晶体》的世界里寻觅吧!

郭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教授、珠宝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全国矿物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多次作为特邀珠宝鉴定专家,参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珠宝、收藏等节目的录制。主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玉雕与玉器》与《观赏石》,并出版《翡翠收藏入门百科》、《珠宝鉴定》、《翡翠图鉴》等宝石类畅销书。

乔治•E•哈洛博士(George E. Harlow),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科学部门的主管,也是一位著名的矿物学者和晶体学专家。同时对地质学的许多方面都很感兴趣,他主攻造岩矿物,最近还针对翡翠品种进行研究,探寻危地马拉的玉石来源以及新世界玉器的起源。

安娜•S. 索菲尼蒂斯(Anna S. Sofianides),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硕士学,毕业于美国宝石学院。她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科学部门工作了23年,现在退休了。索菲尼蒂斯女士自1974年起便开始收集关于宝石和博物馆藏品的资料,是一位勤奋的研究员。

书内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