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过去了,史泰龙可以放心隐退了

1976年,《洛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是一部讲述寂寂无名的拳手洛奇与重量级拳王阿波罗争夺拳王故事的电影。

“洛奇”的扮演者史泰龙也凭借此片从片场打酱油的一举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电影《洛奇》剧照

现在,四十三年过去了,作为《洛奇》系列第八部影片《奎迪:英雄再起》出现在了中国的大荧屏上。

这部电影很可能是“洛奇”最后的谢幕,在《奎迪:英雄再起》拍摄的最后一天,史泰龙在ins上传一段答谢观众的视频,其中提到“可惜的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过程……然后结束。”

但是“洛奇”的谢幕不代表“洛奇”系列的结束,从2015年的《奎迪》开始,“洛奇精神”已经被稳稳地接了过来。

“洛奇精神”是什么?

“洛奇”系列又为何能够跨越40多个年头而经久不衰?

《奎迪:英雄再起》



影片承接上一部《奎迪》的故事,讲述了拳王奎迪迎战“父仇”对手,遭遇惨败跌入人生低谷,在教练洛奇和家人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振作的故事。

其实,说《奎迪:英雄再起》(以下简称《奎迪2》)是一部体育竞技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家庭剧。

01

生活舞台远远大于打拳擂台

2015年的《奎迪》是《洛奇》系列第七部作品,也是从这一部开始,电影的主角从洛奇变成了阿波罗的私生子奎迪。

虽然主角变了,但《奎迪》却在当时被认为是《洛奇》系列中最正宗的续集。

原因无他,《奎迪》是最好承接“洛奇”精神的电影,生活中比胜负重要的还有很多东西。

而这一次的《奎迪:英雄再起》承接前作,继续把这种“洛奇”精神发扬光大。

尽管肌肉戏让人看得血脉偾张,但是其实故事的重点从来都在擂台下面。

在前作《奎迪》中,新人奎迪挑战世界重量级拳王虽败犹荣。到了续集中,奎迪再次与拳王对决,影片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斗,奎迪一举打败了对手,成为了新的世界拳王。

有人说《奎迪2》的剧情套路,但是如果真的套路,那么这场对决一定会你来我往制造无数转折,并不会像现在这样让奎迪干净利落地取得了胜利。

从这个开局来说,《奎迪2》就绝对不是一场升级打怪的简单电影。

在现实中,工作上的一时巅峰并不代表结局,有时,只是一个开始。

胜利激励着奎迪向女友求婚,那么在上一部中朦胧的爱情关系很快会变成稳定的夫妻关系,而新的家庭组成也建立了起来。

但奎迪成为拳王带给他的绝不仅仅是荣誉,同时还有压力。

《奎迪2》中的重头比赛,是维克托和奎迪的世纪对决。

维克托的父亲德拉戈曾经是被俄罗斯用医疗手段塑造出来的拳手,在擂台上,他打死了阿波罗,又被洛奇所击败。

美苏冷战时期,他获胜的时候是国家英雄,但当他被洛奇打败时,却变得一文不值,被自己的国家和妻子所抛弃。

于是他魔鬼训练自己的儿子,想要重新夺回一切。

这一场战斗,带着前一代人的恩怨,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充满史诗感。

这背后代表的绝对不是一场比赛简单的输赢,而是两方信念的对决。

带着仇恨想要卷土重来的德拉戈,想要帮自己的父亲实现一切愿望的维克托,迷茫着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战的奎迪,对当年阿波罗死亡始终无法忘怀的洛奇,当他们因为一场比赛而集结在一方狭小的天地。

这种宿命的对决并不仅是那几分钟的擂台上,还是德拉戈父子只有训练的生活,还是奎迪因为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洛奇决裂。

但是,当这场世纪大战结束后,你就会发现,就像上一部奎迪的虽败犹荣一样,擂台上的输赢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02

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

整部《奎迪2》其实就是在不断地选择之中推进。

有人说,《奎迪2》的前半部分铺垫太多,太过温吞,但是其实在这温吞的表象之下,却是每个人内心疯狂地挣扎和抉择,只是导演非常克制地表现这一点。

奎迪选择要不要接受维克托的挑战,他的父亲打死了自己亲生父亲,又被自己的师父所打败失去一切。

奎迪想要为父报仇,但他身边的所有人却都在劝他放弃,但其实在内心深处,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

奎迪和妻子需要选择要不要孩子,因为妻子的听力开始逐渐退化,而她的这种疾病很有可能会遗传。如果孩子是一个聋哑人的话,带她到这个世界上是对还是错。

洛奇选择要不要和已经近乎失去联系的异国儿子联系。

他的孙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爷爷,而多年的未曾谋面的家人是不是没有自己的打扰反而会活得更好。

在《奎迪2》中,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地选择。

网上有一句俏皮话叫做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

但是其实小孩子也知道那句熊和鱼掌不可兼得。

奎迪选择了应战。

奎迪夫妇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洛奇最终按响了儿子家中的门铃。

你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当你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也代表着你有勇气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选择有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要失去一些什么,它只是让你前进。

当然,电影最精彩的选择发生在德拉戈父子身上,他们是我今天将要说的重点。

03

带血的白毛巾

德拉戈父子毫无疑问是本片主角奎迪和洛奇遭遇的最大的对手。

在洛奇劝说奎迪不要接受维克托的挑战的时候,他说“你有害怕失去的东西,但他们没有。”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德拉戈父子在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一切。

在俄罗斯,输赢决定一切,在德拉戈还年轻的时候,他们把他捧上了神坛,却仅仅因为一次失利把他摔得粉碎。

德拉戈无法憎恨背叛自己的国家,对抛弃自己的妻子心存期冀,所以他只能把愤怒释放在打败自己的洛奇身上。

他带着充满夺回一切荣耀的心情无情地训练着自己的儿子。

而他的儿子和他的父亲一起被驱逐,又感受到了母亲的冷漠,一直生活在仇恨之中。

其实对比起来,奎迪要比他们幸运很多。

魔鬼的训练让维克托在擂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的成功。

俄罗斯又开始热情款待父子二人。

维克托崇拜热爱自己的父亲,对这些虚伪的人反感异常,其中还有自己的母亲,所以他选择愤而离席。

这两个人是如此渴望胜利,为了获胜他们忍受着日复一日残酷的训练。

德拉戈的选择就发生在父子两个人热切期盼的世纪大战中。

脱胎换骨的奎迪并不是维克托所能够打败的。

但是热爱父亲的维克托却绝对不会认输。

历史仿佛一个轮回。

当年阿波罗与德拉戈的比赛就是这样。

阿波罗并不是德拉戈的对手,但是他并不认输,直到再也不会站起来了,这造成了洛奇一生的悔恨。

但是德拉戈却在这场比赛中扔下了带着血迹的白毛巾,这个举动代表了他的认输。

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

在这个举动之前,我们看到的德拉戈是一个迫切想赢的复仇者,但是这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心疼儿子的父亲。

他之前把儿子当做自己复仇的筹码,但这一刻,他在选择中明白了儿子不是筹码而是家人。

输了比赛的德拉戈却获得了新生。

曾经开着汽车撵着儿子跑的人现在跳下来和儿子一起跑步。

《奎迪2》的片名叫做“英雄归来”,但这英雄却不仅是指奎迪和齐洛,他们也是指德拉戈父子。

这一条带血的白毛巾让《奎迪2》整部影片得到了升华。

也更加贯彻了“洛奇”精神,如此,史泰龙确实可以安心的在这个系列里隐退。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