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司令”去世,能否引发我们对科技的重视?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程开甲1918年8月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程开甲就读浙江大学,1941年毕业留学任助教,并从事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1946年8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到祖国。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因其在核领域的突出贡献,我们亲切的称他“核司令”。


就是一位旷世功勋的国家科技人才,在热搜榜也比不过赵丽颖的一组生活照,很多人会批判当今社会“戏子当道”,明星结婚、离婚、摔倒、一举一动都能成为热点!不得不承认中国娱乐圈确实比科技圈要火的多,这当然和中国的商业体制有关,在我们批判的同时,也应该知道下面几点:

中国科技工作者无法成为“明星”,不是因为国家不重视,而是因为科技工作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不允许其曝光在众多媒体和炒作上。明星是靠曝光度吃饭的,科学家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其只能默默无闻的付出,所以真的要致敬这些科技工作者!我们自身的问题。以前还记得我们80后上小学被问“你的理想是什么”,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说“科学家”、“医生”、“警察”,而真正到了选专业、找工作的时候呢?有几个人真的如儿时所言愿意去从事这些高尚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吃香的职业?所以,不是国家政策变了,是我们的价值观变了,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大众对于科技和娱乐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上网的时候你会选择看电视、听歌、搜娱乐八卦还是去主动搜一些国学、科技这些高尚的内容?



这张图片有意思吧?一位老大爷患病期间消遣的方式是去网吧玩“斗地主”游戏,而不是看书,不是陶冶情操,更不是研究中国科技!

3.科技界难有重大突破,就算有,我们普通人也看不懂,只能看一下就过去了。

其实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只是娱乐圈的兴起让我们感觉好像国家的重心转移,要明白的是:国家一直重视科技,是我们大众侧重了娱乐八卦,我们还是要从自身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