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孩子变“懂事”的过程中,是否也做过这些伤害他的事?

很多家长在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甚至别的请求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句,你已经长大了能不能懂事一点,却浑不知每当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你的孩子身心上就会真的如你所愿的长大,但是这种长大不是完美的,是不自愿的,它是一种畸形的接受默认导致的长大。

狗十三是最近热播的一部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十三岁少女,心智上从大家眼里的孩子变成大家眼里的“懂事”孩子的过程,配合着父母,却弄丢了自己。

电影里的少女父母离异,起初她报兴趣班的时候,出于喜好她选择自己喜爱的物理,但是父亲被叫去谈话的时候,毫不顾忌她的感受,出于为她好的心里,选择了英语兴趣班,她才开始是拒绝的,但是父亲却强行给他她换了兴趣班,她很是生气,绝望。但是没办法,只好接受。父亲看出她的不高兴后送她一条狗作为补偿,从此她和这条狗就相依为命的住在爷爷奶奶家里。在一次遛狗的时候,爷爷没有看住他,导致狗丢了。

回到家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开口,但是她最后还是知道了狗丢了的事实,我想令她最失望的不是狗丢了这件事,而是大人们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似乎在大人的世界里,就没有做错这么一说,即使做错了,也不会向孩子低头。孩子懂什么呢,她只想找到她的狗让她回来,全家出动帮她找,努力了几天也没有收获,但她依然坚持,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体折腾不住了,他的父亲开始对她以暴力解决,说她不懂事,不就是一条狗。她也在暴力之中默默地妥协接受了。谁又能理解她的心呢。

这些典型的家长教育方式,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眼里,孩子的成长,一句话说错,就可能对他们以后的路产生很多分歧,选择。十三岁是一个青春,人生转向时期,做父母的用上面电影的种种作为来让一个青春少女遭遇那些,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开心,自主的青春呢?传统老式教育显然已被现在的社会淘汰。我们需要通过这些电影来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以及孩子的种种感受,这些我们都要考虑的到。这样,孩子的身心发展才是健康成熟的,而不是大人眼里的懂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