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安装常见质量问题及正确做法照片,值得收藏!

1

给排水管道安装

1.1 质量通病:法兰连接中的螺栓长度、方向不符合规范规定、螺栓被污染。




(GB 50242-2002第3.3.15条第5款: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

正确做法:




1.2 质量通病:丝接管外露丝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规定。



(GB 50242-2002第3.3.15条第6款: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扣外露的螺纹,多余的麻丝应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

正确做法:





1.3 质量通病:给水管道材质违反强条规定。



(GB 50242-2002第4.1.2: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4.1.3条: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 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 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

正确做法:




1.4 质量通病:镀锌钢管现场焊接法兰。




正确做法:




1.5 质量通病:水表前直管段长度不符合规范规定。



(GB 50242第4.2.10条: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

正确做法:




2

不锈钢(铜)焊接、不锈钢法兰连接、不锈钢水箱安装


2.1 质量通病:不锈钢法连采用普通碳钢螺栓或镀锌螺栓,而未采取绝缘措施,致使发生电化学腐蚀。



正确做法:




2.2 质量通病:不锈钢材料在焊接后未对不锈钢表面进行焊接飞溅、焊缝酸洗、钝化处理等工艺处理,以致不锈钢表面、焊缝等发生锈蚀。



正确做法:




2.3 质量通病:不锈钢管与碳素钢管直接焊接。




正确做法:




3

管道的支、吊架设置


3.1 质量通病:管道吊架设置在砌筑的墙体上。



正确做法:




3.2 质量通病:沟槽连接管道的支吊架设置不合理。



(横管吊架/托架应设置在接头两侧和三通、四通、异径管等管件上下游连接接头的两侧,吊架/托架与接头的间距不宜小于150mm和大于300mm)


正确做法:




4

排水及卫生器具安装


4.1

质量通病:排水管道清扫口设置不当,无法清理,或缺少清扫口。



(GB 50242-2002第5.2.6条第2款:在连接2 个及2 个以上大便器或3 个及3 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正确做法:




4.2 质量通病:地漏选型不当,水封深度小于50mm。



(GB 50242-2002第7.2.1条: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正确做法:




4.3 质量通病:地漏、清扫口等位置设置不当。




正确做法:




4.5 质量通病:台下盆没有独立吊架,安装不牢固或无法更换。




正确做法:





4.6 质量通病:洗面盆排水管没有存水弯。



正确做法:




5

水箱安装


5.1 质量通病:直接从室外进水的水箱的进水、溢流管口高度颠倒(溢流管口高于进水管口)没有空气隔断距离或没有安装倒流防止器。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2009),3.2.1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孔、通气管、溢流管应有防止生物进入水池(箱)的措施;

2 进水管宜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

3 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4 不得接纳消防管道试压水、泄压水等回流水或溢流水;

5 泄水管和溢流管的排水应符合本规范第4.3.13条的规定;

6 水池(箱)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得影响水质。)

正确做法:



倒流防止器:



5.2 质量通病:水箱溢流管口进入排水沟或集水井。



(GB50242-2002第4.4.5条:水箱溢流管和泄放管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但不得与排水管直接连接)

6

压力排水


6.1 质量通病:压力排水组件不全,或缺少隔震软接,或缺少压力表。



(缺少隔震软接将造成振动的传递,缺少压力表将无法确认水泵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水泵损坏、吸水口堵塞等。))

正确做法:




6.2 质量通病:压力排水组件安装顺序错误,操作阀门安装在中间或最下面。



(操作阀门安装位置错误将导致其上部的部件无法维修或更换。)

正确做法:




7

水泵及附属管道安装


7.1 质量通病:水泵进、出口的管道支架的位置错误,使水泵下的减震器失效。




正确做法:





7.2 质量通病:橡胶减震垫安装不当,丧失减震功能。




正确做法:




7.3 质量通病:水泵垫铁安装错误。



(将水泵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将水泵找平,水泵安装后同一组垫铁应电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7.4 质量通病:压力表直径与安装高度不协调。



(为方便操作人员视读,目视距离1m以内时可选用直径100mm以下规格的压力表;目视距离1m以上,2m以内时应选用直径100mm的压力表;当目视距离2m以上5m以内时,应选用200mm直径的压力表;当目视距离超过5m时,应选用不小于300mm直径的压力表。)

正确做法:



8

雨水系统


8.1 质量通病:平屋面安装的虹吸雨水口没有集水坑,无法产生虹吸。



正确做法:




8.2 质量通病:雨水管口距地面高度不足。



(雨水管出水口距室外地坪100-150mm)

正确做法:




8.3 质量通病:落水口箅子安装高度不当。




正确做法:




8.4 质量通病:落水管弯头选用不当。



(垂直的雨水落水管可用2个45度弯头组合,不能用90度弯头)

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