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谈|当美好的少年堕入平庸生活里,岩井俊二也成熟了

昨天晚上小北北去看《你好,之华》,观看体验糟糕透顶,并不是因为影片,而是因为,前后左右,除了小北北之外的其他人全都在说话,嗡嗡嗡、嗡嗡。

小北北有好几次想站起来大喊“shut the fuck up!”,但是转念一想,可能,这是苍蝇专场吧,是我来错地方了,抱歉,中途两次礼貌制止你们说话(但是也没制止得了)的我错了。

Anyway,《你好,之华》影片本身还是不错了,岩井俊二仿佛是从《情书》的时代穿越过来,把日本少年人那种干净剔透的情感,无缝衔接到了中国成年人身上,毫无文化隔阂,本土化做得相当成功。

小北北不是岩井俊二粉丝,但作为一个看他电影超过十几年,毕业论文就写过他的人,看到这样的作品还是很欣慰的。尤其是在平淡如水,人物没有情绪起伏、心理转变,甚至连戏剧冲突都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能拿到7.3分,小北北已经觉得不错了。

距离1995年上映的《情书》,已经有二十三年之久。《情书》的故事,在《你好,之华》中再次上演。但死去的人不是少年,而是少年尹川一直喜欢的女孩之南,从初中到大学他一直爱着她。之南的妹妹之华则在初中时喜欢尹川。

影片开始就是之南去世,然后之华代姐姐去参加同学会,没想到却被错认为是之南,于是她就假冒身份,顶着之南的名字,跟曾经喜欢过的尹川开始通信。可以说是与《情书》的故事一脉相承。

在《情书》中,“情书”其实是象征性的,男藤井树没有给女藤井树写过情书,但他在几百张借书卡上,一个一个地写上她的名字,浪漫地让人心悸。

而在《你好,之华》中,之华给尹川写了情书,尹川又给之南写了情书,很像是青春片里那些烂俗情节,可当时间跳跃到几十年之后,两个成年人以彼此心照不宣的态度,淡然而温柔地提起往事时,“情书”给人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情书》,浪漫地无可救药。

情书是少年少女们表达爱意时,最朦胧羞涩又神圣的方式。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为传情达意重要手段之一的今天,纸质的、手写的、带着对方印记的情书,就像那些老物件一样,会让人不由自主就生出一种怅惘。

因此,即使《你好,之华》里不用微信而用写信的理由十分牵强,看到少女时的之华紧张羞涩地把情书交给尹川,成年人之华坐在老房子里把字一个个写到纸上,看到少年时的尹川收下情书时的惊讶,成年人尹川在上海的老房子里拆开信纸,坐在一片苍蝇的嗡嗡声里的小北北,仍然忍不住感慨万千。

《情书》和《花与爱丽丝》里都有出现对身份的误解和错乱。前者中,它引出了少年藤井树对少女藤井树的隐秘爱意,后者中,它成为了花接近喜欢的男生的借口,成就了两段编造出来的恋情。而《你好,之华》中则更近了一步,之华对之南身份的冒用,不仅是因为她想接近曾经喜欢的人,更是对从小生活在姐姐阴影之下的挣脱,或者妥协。

前二者只是单纯讲青春爱情,现实的所有影响都消失不见,仿佛真空中保存的一个童话故事。《你好,之华》的背景仍然是在真空之中,空旷的图书馆,之华老家的屋子,城市里的大房子,尹川在上海的老房子等等,环境都是如此。

但其所表现的情感就复杂了许多,之华对姐姐的复杂感情,尹川怀才不遇的愤懑,睦睦和晨晨失去母亲之后完全不同的表现,大家族之间的情感牵系,甚至是之华与丈夫之间的矛盾,全都有所涉及。

尤其是片尾,看着之华与丈夫和解,尹川笑着说自己又有力气再写下去时,小北北惊觉,曾经如纸一般纯白剔透而单薄的少年藤井树和少女藤井树们,现在已经变得深厚内敛,成为了温柔而深情的成年人。藤井树和岩井俊二一起,无奈而平安地成熟了。

很早以前看《情书》时,柏原崇扮演的少年藤井树给小北北留下了极为震撼的印象。白纱窗帘后面看书,随着窗帘起伏而飘忽不定的样子,美好地不像真人。影片当下的时间线也并没有出现长大后的藤井树,这样美好的少年仿佛就只停格在最美好的时代,他永远不会行差踏错,永远不会面对失败、不公、龌龊、肮脏,永远都是我们回忆中那个完美无瑕的少年。因此,他只能死去。

而《你好,之华》里的少年尹川则平安长大,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中学、大学,出过一本书,现在靠自由撰稿为生。从我们想象中的美好少年,堕入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中,青春不再,只剩哀伤。

前一种是残酷而绝美的浪漫主义,心存幻想的少年人会喜欢看,90年代的岩井俊二喜欢拍,《烟花》、《无名地带》、《爱的捆绑》、《情书》、《梦旅人》、《燕尾蝶》,全都秉承这种美学风格。

后一种加了一点滤镜的现实主义,则是拍给成年人的。美好的少年少女们都长大了,要面对生活的琐碎、无奈、心酸甚至死亡,年少时的爱情只能成为他们心里一点涟漪,怅惘而美好,模糊又清晰。

前一种美学中的少年人死于意外,后一种美学中的成年人死于抑郁。岩井俊二终于不再是那个只徜徉在逆光镜头中的青春片导演,《你好,之华》也算是他成熟的说明了。

影片选择周迅做女主角也挺出人意料。在小北北的认识里,周迅一直是《大明宫词》里那个梦幻轻盈如同精灵一般的小女孩,她之后的大部分角色也都有着相似的精灵气质。

这个气质跟之华格格不入,之华是那种小时了了,大时也了了的角色,《你好,之华》的监制陈可辛就说,她“非常生活化”,对曾经的爱情有着一种非常淡定的从容感。小北北不禁联想到,之前周迅在扮演少女如懿时被群嘲,和她自爆的因为恐慌衰老,每天早上都要哭的事情。

现在的周迅肯定已经也看开了,因为她扮演的之华就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全然没有那种精灵似的气质。陈可辛也说周迅“在这个戏里不演、不抢,非常厉害。这不止要演技,得要年龄、心态配合才可以”。

虽然想想还蛮心酸的,但谁不是这样呢,有的成年人死于抑郁,更多的成年人忍受平凡,而那种绝美的残酷浪漫,只有少年人才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