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为什么进入娱乐圈,因为我贪慕虚荣啊!

“为什么要想到参选港姐呀?因为我爱慕虚荣嘛,我想当明星,进演艺圈。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一个比较周详的计划,我就想用当港姐这个最便利的捷径来实现我的明星梦。”

我非常中意的女演员之一,除了她精湛的演技,还有她洒脱通透的性格。

无论是《龙门客栈》里的风骚泼辣的老板娘金镶玉,

还是《青蛇》中美艳娇媚又不谙世事的小青,

或者是王家卫电影中想爱却永远不得爱得苏丽珍,

却因为她,而有力血肉有了深度。

很多人说,张曼玉的演技已经不用评价了。

从一位花瓶女星到中国最会演戏的女影后,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17岁,从英国回归香港,被星探发掘,成为一名模特,

因为想要成为明星,18岁的张曼玉参加了香港小姐选美大赛,

获得当年港姐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凭着港姐亚军的头衔,正式走进娱乐圈,

婴儿肥,小虎牙,在燕瘦环肥,各有风姿的香港娱乐圈中,她的容貌并非出众,

更没什么演技,观众对她的印象,也只是个青春诱惑力的小美女,

导演王晶对她的评价是“一张白纸,毫无心机,性格比外形更可爱。

但有一点不同就是,她很努力,很拼命。

比如关之琳跟成龙合作时,剧情需要,成龙从让她从十楼跳下去,关之琳听完笑话成龙“痴线”。

成龙跟张曼玉合作时,剧情需要,成龙让张曼玉从十楼跳下去,吓得她跑到厕所里哭,哭完了听话跳了。

这是很难得的地方,比起很多同阶段安心做花瓶的女星,她至少愿意改变愿意付出,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而王家卫导演就是她的机会。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导演的处女作品,也是张曼玉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

电影中她,一改以往咋咋呼呼,娇憨热闹的样子,温婉,灵动,深度,像是被打通任督二脉一般,这部戏让她明白了演戏的方式。

张曼玉曾经说过:“王家卫在我最低落的时候出现,他让我有了自信,10年前,我开始想突破自己,但需要有一个适合的人去配合。而王家卫就是那个人。”

凭着《旺角卡门》,她第一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得到一些文艺片导演的青睐。

1989年,凭借《人在纽约》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主演的《不脱袜的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这一年26岁的张曼玉终于摆脱了花瓶的形象,走向一位有深度的女演员。

张曼玉是幸运的,港姐亚军,出道就是主角,原本拍拍偶像剧,爆米花电影,做个漂亮的花瓶,再找个般配的男朋友嫁入息影,人生圆满。

但命运偏偏因缘际会,让她遇到王家卫,开了窍,将电影当做人生的追求,也得到了机会。

苏丽珍是她主动要求得来的角色,

《阮玲玉》一开始是找梅艳芳出演,

《青蛇》的第一人选也是梅艳芳,

《甜蜜蜜》中的李翘最初中意的是王菲,

但到最后都是她的,也只有她。

哀怨凄凉的阮玲玉,如果演不好,就是坐实花瓶。

风骚入骨的金镶玉,如果演不好,就是风骚下流。

活泼不谙世事的小青,如果演不好,就是给旁人作陪衬。

她都是接住了,目的明确,态度决绝,付出全部,如同她十八岁时,参加港姐一样,

如今,年过50的她,没有像其他女星那样,或是息影,或是嫁入,或是屹立不倒,艳压群芳,而是投身摇滚,以歌手的身份出现在群众眼前,消瘦的容貌,刺耳的歌喉,群众不会因为她影后的身份而有所宽待,各种奚落嘲讽的声音此起彼伏。

张曼玉平静地回应说:

“我演了二十多部电影,可还是有人说我是花瓶。请再多给我20个机会,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吗?”

无论是18岁时青春活泼,30的内敛优雅,50岁的自由奔放,从花瓶到影后,她一直都在做自己!

美人纵然迟暮,也是动人。

什么是美而不自知,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