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活埋》,这部丹麦冲奥片太爽了



和很多人一样,小栗子平时看电影也以好莱坞、日韩、印度居多。

但自看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魔方》《地雷区》和《重金属囧途》等电影后,莫名开始迷恋北欧电影。

相较于他们家具简约、小清新的设计,北欧电影总是冷峻凌厉,且色彩饱和度很低的,就像被冬雪覆盖的大地一样,冷,硬。

但在高冷的表象下,却又充斥着浓浓的人文色彩。

《一个叫欧维的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主人公欧维,在外人看来是个暴脾气执拗的老头,总是守着陈规旧俗不知变通,但随着他一次次自杀未果,随之延展开的剧情让我们看到了他呆萌、善良的一面。

尤其是他带着鲜花,在妻子墓地前和她唠嗑,自责地说着「这一定是第一次,需要你等我了」,说着「我想你了」,总让人不自觉地哭成狗。



而前两天安利的《重金属囧途》,又让我们在一群毫不起眼的青年身上,看到了一种属于梦想,肆无忌惮的疯狂。



最近又让小栗子挖到一个宝藏,

这就是今年被丹麦选送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被很多外媒誉为“年度最优秀的惊悚片”的《罪人》




影片口碑确实非常不错。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9%,91%的观众表示对这部电影很喜欢。



IMDb7.8,



国内豆瓣7.7,好于87%的惊悚片,79%的犯罪片。



《罪人》是一部典型的单一场景电影。

在短短85分钟的时长里,影片仅靠两部手机、接线员和他的同事,以及一通通连线,就将“罪人”这一主题串联起。

在不知道外界情况的前提下,作为观众的我们就只能随着接线员阿斯格的思路去探索真相,凭借想象去拼凑电话背后的故事和人性纠葛。

故事开头,影片并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阿斯格的性格和日常生活,反而寥寥几笔,就让这个角色生动立体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比如,作为接线员的他好像最近摊上了大事儿,频频被记者骚扰。




从他时不时看手表的动作,形容这份工作「不就是在这里接打电话」、「坐台」,以及接到几个紧急求救电话,还和曾经的老大在电话里互开玩笑等情节,不难看出他对这份工作的不满。





在谈到老大端着重型武器直接碾压了一个AK匪帮时,他眼睛里有压抑不住的兴奋。而在一颗泡腾片浸入水中,经过长久的沉寂后,阿斯格眼角隐隐约约的一滴泪,不经意间暴露了他现在复杂的心境和现在担任这个职务的原因。





虽没有解释太多,却铺陈了很多情绪,为故事最后的反转奠定了一个细微的基础。

正当他准备晃晃悠悠,熬到下班的时候,一个电话响了。

接起电话对面却半天没吭声,只能听到一个女人默默哭泣的声音。

平息了一会儿情绪后,阿斯格只听到她用沙哑的声音说,

“你好,亲爱的。”


亲爱的??打错电话了吧....

刚开始阿斯格对这通电话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别人打错电话或恶搞什么的。



直到他听到伊本答非所问地说了句“别怕”,以及电话里传来男人的“好吧,去死”,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从警多年的直觉告诉阿斯格,伊本可能被绑架了。

于是他一边假扮成伊本的孩子和她对话,一边让她回答是、否,来筛选犯罪嫌疑人的范围。

你认识边上那个人吗?

嗯。

他有武器吗?

我不知道...

你坐在车里吗?

是。

你被绑架了吗?

是。


并在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信息和手机定位反馈给警察。

就在犯罪嫌疑人对此起疑,想要亲自和伊本孩子对话的时候,阿斯格镇定住了心神,一字一句地教伊本说话,躲过了这一关。

与此同时,他争分夺秒地念了一大串颜色,确定伊本受困的车辆后,这给警方的追捕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即使隔着屏幕,光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警车鸣笛声,警方抓捕、审问犯罪嫌疑人的声音,以及杂乱的脚步声,不难想象现场抓捕时的紧张氛围。

而镜头给到的阿斯格面部特写,伴着安静氛围中无限被放大的钟表走动、汽车停置在路面时机器发出的声响,更加重了这种压抑的氛围。



但后来警察回复说:他们追错了车,车上没有女人,也没有发生绑架案。

阿斯格一怒之下,挂掉了电话。

冷静了一会儿,他开始根据数据库中的显示给伊本家电话,试图从中套取关于车辆更多的线索。




接电话的是个6岁的小女孩,玛蒂尔达,她和襁褓中的弟弟独自在家。

根据她的描述,伊本和她的丈夫米盖尔早已离婚。离家前,两人产生了很严重的争执,米盖尔拿刀冲向弟弟,准备对弟弟下手。




是妈妈看到后及时冲到房间,声嘶力竭的求爸爸不要动手。

一番纠缠后,爸爸拽着伊本的头发把她拽出了家,并开车消失在人群中。


听完玛蒂尔达的表述后,阿斯格赶快安慰这个受惊的小女孩,并告诉警察马上就到。

而在警察到达之后,他们从家里找到了玛蒂尔达弟弟的尸体.... 他的肚子被切开,全身是血,死状惨不忍睹。

被熟人绑架的伊本,

有暴力前科的前夫,

两人在离家前产生严重的暴力冲突,

爸爸嘱托女儿,禁止去弟弟的房间。

一件件线索都将犯罪嫌疑人指向了伊本的前夫,米盖尔。




为伊本命运担忧的阿斯格一遍遍将自己的发现转达给警方,却遭遇警告。

“你的工作就是接打电话,其余的交给我,好吗?”



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求助以往的同事。

在漫长的等待中,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甚至直接给米盖尔打电话,痛骂他是无恶不作的凶手,“你就该吃一枪,懂吗?”



当伊本再次把电话打过来时,她告诉阿斯格自己现在被关在了后备箱。

从她断断续续的语句和不断的啜泣来看,这个可怜的女人似乎快吓崩溃了。

阿斯格通过一些日常的对话继续稳定着她的情绪,并一步一步指引着该如何做才能给米盖尔致命一击。



然而当伊本真的顺利逃脱时,她嘴里不停重复着“儿子肚子里有蛇,好多蛇”,配合同事在伊本家里找到的法院的判决和一些精神病院的病例,将事件真相又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关于真相如何,小栗子在这里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来这部电影看。

但这里还是要表白一番导演。

作为一部小成本佳作,《罪人》按照顺序拍摄,仅用了13天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却在镜头语言、灯光布景、声音运用等方面,堪称「教科书级」的运用。

虽然阿斯格的全部戏份只发生在小小的办公空间,但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将我们带到了伊本的白色面包车上、带到了玛蒂尔达的家里、带到了那条疾驶的路上,甚至精神病院,每一次的家暴、凶杀现场。这样广阔的想象力正是狭小空间带给我们的。



而对阿斯格不同角度的打光,也代表着他不同心理的转变。

有玩世不恭,不屑的,也有处事偏激,认真的。




在他最为愤怒无助的时候,他打碎了房间里的台灯,黑暗中只有电话上的红色信号灯像危险的血色一样照着他的脸,压抑的氛围达到最高潮。


习惯了被导演编剧演员宠着,什么东西都呈现在你面前。不如看看这部在单一空间里发生的“冒险”,用想象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