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少儿-Z世代-新中产,业界大拿讲述新一代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多年以来,迪士尼始终以内容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载体,持续深化区域市场网络,不断拓展数字化布局

。在优质的数字消费内容之外,迪士尼也在不断拓宽数字消费渠道。随着中国数字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把握中国市场发展的脉搏,不断探索新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近日,迪士尼在上海主办了一场 “新一代数字化生活方式” 的主题分享活动,由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娱乐总经理王沁、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优酷少儿动漫中心总经理廖怀南、哔哩哔哩广告营销部总经理王旭和一条合伙人张晴现场与大家分享。

全文约 4255 字,建议阅读时长 11 分钟。


王沁

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娱乐总经理

“以消费者为出发点,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加速数字化布局,在各个业务领域持续发⼒,形成一个数字化生态系统。”

通过迪⼠尼、皮克斯、漫威和星球大战四⼤人物系列,我们创造了上百部精彩的故事内容,让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的观众,都能与这些故事产⽣共鸣。这背后也是迪⼠士尼在中国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用心娱乐”,我们致⼒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内容、产品和体验。

那么在中国数字化进程如此迅速的时代,迪士尼又是怎样进行数字化布局的?

发行渠道数字化

优质的内容是迪士尼基业长青的根本,通过数字平台内容发行,更多消费者可以从线上获取迪⼠尼⽆与伦比的产品和内容。

电影⽅面,迪士尼已连续两年登顶内地及全球票房冠军,也是第一家连续两年中国⼤陆票房超过50 亿⼈民币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去年一年,有1.8亿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我们的影片,其中有82%的票都是通过在线票务平台出售的。

在大银幕之外,每年有6亿的中国观众可以通过视频网站接触到迪士尼的电影、动漫、体育内容、剧集等等,我们的电影在各⼤视频网站上位列单⽚点播平均收入之最。

我们的电商业务同样增长迅猛,通过最主要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过去一年,每秒有 66 件迪⼠尼授权商品售出,约4千多万件迪⼠尼商品通过电商平台快递到消费者手中。

本⼟产品数字化

我们与优质的中国合作伙伴,迪⼠尼在中国不断推动数字内容的创新发展,创造出满⾜本土消费需求的全新数字产品和体验。

最近我们和优酷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互动双语动画产品《迪⼠尼看看学》。基于原汁原味的迪士尼系列动画,精心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培养小朋友们的试听记忆,⽐较分类等发展性技能。

在今年的上海童书展上,我们和咿啦看书合作推出了⼀系列动画绘本,包括⼴受欢迎的《⻜屋环游记》和《无敌破坏王 2:⼤闹互联网》,为中国⼩朋友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互式阅读内容和体验。

我们还有和⼩米手机合作的迪士尼手机交互界⾯主题,最近推出了全新的米奇90周年京、沪、蜀、粤主题。数字化让迪士尼经典的人物故事能够⾛走进消费者的⽇常⽣活中,同时满⾜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消费需求。

去年,漫威与⽹易漫画携手,不仅引进了 12 部漫威漫画,还首次合作推出了由中国画师创作的两部超级英雄漫画,《气旋》和《三皇斗战⼠》,让中国读者可以轻松地在手机上了解无边的漫威宇宙。

市场营销数字化

我们引领数字化营销,加深消费者参与和互动,扩大了影响力。

今年是米奇90周年,米奇走进了中国五个城市,和中国的粉丝们互动庆生。在虚拟世界中,米奇也穿越时空,来到粉丝身边。迪士尼中国与新浪微博共同推出了⾸款⽶奇的 3D AR 体验,只需轻轻⼀点⽶奇就能出现在⽤户的身边,亲密互动。

今年五月,漫威影业和微信首次品牌跨界,邀请到来⾃不同领域的民间艺术家,作为中国匠心英雄的代表,打造以漫威英雄为灵感的 “WeHeroes” 艺术作品。同时,微信客户端也同步上线上艺术展,演绎“英雄亦凡人,凡人亦英雄”!

公益类项目上,我们也通过有趣、新鲜且贴近大众的技术和方式,去传播善和友爱。去年,迪⼠尼与环境保护机构“根与芽”共同展开“百万植树计划”的公益项目,唤起公众对保护树⽊的重视。通过与摩拜单⻋的合作,呼吁大家以绿色出⾏的⽅式加入保护地球的⾏列。仅仅两周内,该活动便吸引了超过五万⼈参与。

迪⼠尼能够从渠道、内容和营销全⽅位用“新”娱乐,离不开优秀的本土合作伙伴。秉持“用心娱乐”的愿景,我们将不断创新,通过世界⼀流的内容和体验,与中国消费者产⽣共鸣,提供与众不同的娱乐体验,触达⼤家⽣活的⽅方⾯面。


廖怀南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优酷少儿动漫中心总经理

“华特迪士尼先生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家庭。把所有的家庭核心成员凝聚在一起,是这个产业的核心所在。”

无论是从阿里的角度,从优酷少儿的角度,还是从迪士尼的角度来说,这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到底要做哪些事情?

优酷少儿有一个产品叫做“小小优酷”,这个产品即将迎来大幅升级,包括“探索”、“交互性”、“原创”、和“社区”。在这其中,探索是我们未来作为整个优酷少儿业务的主核心理念。

在未来,我们也将把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少儿产品之中,增添交互性和语音识别、搜索的功能。小朋友们不仅可以通过驾驶手势互动,完成节目检索、换台、调整音量和快进等功能,还可以利用摄像头之类的设备,捕捉身体动态并投射到屏幕上,实现和米老鼠“一起”跳舞的场景。

华特迪士尼先生曾经说过,“太多人长大后选择了遗忘,他们不再记得12岁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他并不是真的指人在长大,而是说大家都过于繁忙,而不去关注小朋友的东西,渐渐的也就失去了童心。

广电总局的宣传司高长力司长有一次在杭州的动漫节活动上,曾经分享了“四个心”,不论对于迪士尼,或者对于正在做少儿业务的我们,都是适用的。他说,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首先要有爱心,然后要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的内容,迪士尼也是这样,皮克斯也是,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内容。还有就是要有耐心,现在的少儿动漫从业者普遍来讲耐心不够,大家都快速想要做出内容,没有花耐心去了解这个行业。最后一点是责任心,作为一名少儿动漫从业者,我们做的事,会影响到一个孩子未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

最后我想以华特迪士尼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一路前行、开拓新领域、尝试新事物,皆因我们拥有好奇心,好奇心引领我们不断踏上新征程……”

我们要保持一颗好奇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少儿产品定位在探索,因为小朋友拥有好奇心,而你要找到一个方式让他来解锁,让他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成长。

王旭

哔哩哔哩广告营销部总经理

“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社区,在今天年轻人喜欢的世界里,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感。”

据哔哩哔哩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哔哩哔哩的月度活跃用户为9270万。截至QuestMobile的数据统计,哔哩哔哩目前成为了Z世代用户——90后和00后年轻人最喜爱的应用程序。

整体而言,哔哩哔哩的Z世代用户属性非常明显,他们的行为具备一些特点。首先是原创力,哔哩哔哩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由UP主,也就是创作者自己发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播放量占到了全站的89%。年轻人愿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创意的表现方式展示出来,成为价值观的传播者。

第二个,在鉴赏力方面。王旭说到:“曾经有人问过,是不是所谓的二次元文化就是非主流文化?对于哔哩哔哩站内的一些需要用户储备高知能力的内容来说,大家的认同感是不是不会那么强?“。其实不然,这几年纪录片在哔哩哔哩发酵地很快,而这对观众而言是存在一定门槛的。我们发现下一代年轻人对于文化,科技和一些深度的科学知识是存在很大兴趣和探索心的。

最后一个是感染力。这群年轻人非常渴求与自己有相同文化和知识认同感的人互动交流,愿意把他看到好的内容分享给你,并且去感染同一圈层文化的年轻人,共同交流。我们认为这群人有着不愿意盲从于大众文化的心理,同时又对和他们有着相同认知、相同文化和相同兴趣爱好圈层的人有不断渴求的向心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虽然大家宅在家里,但他们愿意通过便捷和习惯的沟通方式,与他们圈层内的人进行互动交流。综上,通过这三点,我们能从哔哩哔哩平台上感受到Z世代不一样的特点。

哔哩哔哩的内容十分多元化,拥有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科技、生活、鬼畜、娱乐、时尚等多个内容分区。此外,我们还连续举办了两届的线下大型面基活动,叫做BILIBILIWORLD,把线上的内容搬到线下。除了内容上的呈现之外,我们也提供多样的产品,服务整体的内容生态,比如哔哩哔哩的动态,专栏等。

张晴

一条合伙人

“一条是什么公司?是麻将公司吗?在我们自己的认知里,身边人都知道一条,其实不然。我经常出去演讲,其实更多的城市人完全没有听说过一条。”

从内容,到电商,再到线下店。四年来我们做了三件事情。很多人都好奇,你们在创业时候是不是已经想好了这个路径?完全没有。我们为什么要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发现互联网世界存在的一个巨大的蓝海,无论是优质内容也好,还是高性价比有设计感的美美的产品也好,或者是线下一家有审美调性的店,这样的产品特别稀缺,那么做这个生意到底有多大?

2014年9月8日,“一条”上线第一条视频,目前已经拍了2600条百分百原创的3到5分钟的短视频,我们认为三分钟几乎可以把一个人最重要的故事交代给大家。虽然我们整个团队没有拍过一秒视频,但是我们敢来做视频,是因为我们觉得希望三分钟停顿下来的每一秒都像杂志大片那么美就行了,而拍杂志大片是我们擅长的。

看上去可能每天只是三分钟的视频,但从报选题到最后播出,平均时长制作时长需要三周时间,平均的素材量大概是六到八个小时。而三分钟的旁白是800字,五分钟是1100字,是从15000字到3万字的采访原稿里面捞出来的,每个字都是干货。

讲到转型,我们的视频带有很强的物的属性,其实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我们的视频是广告,然而并不是。在2016年的时候正好又碰到了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开始做了。

我们的宣传标语叫做“日用之美”,因为觉得美的东西并不是放在橱柜里欣赏,或是挂在墙上看的,应该是每天日常使用的。一条其实是一个代销平台,所有的东西我们不直接生产。现在我们和2000个品牌将近十万件产品合作,我们觉得做这件事有一个好的社会效应,在和那些优质的文创品牌共同成长,并且让几千万用户和几千个品牌互相找到对方。

现在有了线下商店,这也给我们提供了额外的机会。邀请我们采访过的嘉宾过来做线下讲座。我们要经常要跳出舒适圈,去做一些连自己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