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冬和“新京报”发文讨论田野事件的发酵,感觉已经成为名人!

徐晓冬和"新京报"发文讨论田野事件的发酵,感觉已经成为名人!

今天徐晓冬看了媒体"新京报"对"里合腿"大师田野的报道以后,发文称:"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报道真实事件的报刊,我看完了评价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武林大师别再挑战我,因为过程可能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可大师们总是没完没了!"徐晓冬的结束语是,一个人的武林!面对当前的诸多挑战,徐晓冬本人也表示很无奈,然而性格使然,让他在结束了田野的挑战以后,马上迎来了"昆仑决"勇士郑召玉的30秒KO战。这种接二连三的"约架"让徐晓冬疲于应付,在看了"新京报"客观评价了田野事件以后,才有了徐晓冬上述一番话。

对于田野事件的发酵"新京报"是这样评价的:"东北人田野在山东打工,经历了徐田之战现在似乎要混出头了,于是他给记者们群发消息称: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工作,否则我自己的努力就全白费了!"。田野以"里合腿"大师的身份挑战徐晓冬,虽然失败,但也算是名人了,但是在乘坐电梯的时候还是有人不认识他,这让田野很失望,觉得自己名气还不够大,他追求的是出门要带"口罩"的生活!

"新京报"说:"在比赛之前,格斗世界的姜俊华和徐晓冬商量说:不要那么快KO田野,手下留情!徐晓冬回应:我可以稍微打轻点,用技术和战术折磨田野。第一个回合,徐晓冬基本上没怎么出手,只是用了合理的战术避让,最终田野还是没能把握住机会,徐晓冬轻松还击,田野立刻挂彩。在第二回合开始没多久,早已不耐的徐晓冬便一个飞膝KO了田野!"。整场比赛结束了!

田野战败回家以后,他自己觉得已经不是一般人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会主动上前搭讪:"我就是田野,和格斗狂人比赛的那个!"。由于被徐晓冬打折了鼻梁骨,在去医院拆线的时候田野对护士说:"你在给一个名人拆线,你遇到名人了!"。至于田野的儿子田小龙,记者是这样描述的:"自从田野约战徐晓冬以来,他儿子就在也没有回过家,虽然田野把给儿子的家书发在了网上,但是田小龙一直没有回应过他!"。小编觉得田野的儿子一定看了评论区里对田野的评价,大概是这个父亲让他觉得抬不起头来吧!

总之小编认为"新京报"和徐晓冬对田野的评价都很客观,田野为名为利,舍弃了自己的脸面和尊严,只是这种小丑一般的行为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虽说他的微博里增长了数千网友,可多数都是看田野笑话的!难道他自己真的不明白吗?正如文中徐晓冬所说,这些年老体衰的"大师"们,千万不要盲目的去挑战,否则"里合腿"田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网友们,你对田野的行为怎么看?请留下您的评论并关注小编,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