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地坐,向寬處行”這句話?應該如何做好自己呢?

悅享詩情行動家


我覺的這句話見仁見智吧,我是這麼理解的,做人做事要有長遠的人生規劃~與遠大的理想抱負~發上等的願望,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訂立宏大的目標,立志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能拘泥於眼前~把心態看平,做人做事把根基打牢固,從基礎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能夠坐得穩,坐得住~能夠經受住考驗~向寬闊處行,一方面是要把握時代發展,向著正確的道路邁進,這樣道路會越走越寬闊~這也提示我們~做事做人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我覺得其中最關鍵的思想內涵都是平衡~平衡才能和諧、平衡才能發展、平衡才能進步~同時也提示我們做人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有功不必邀盡,知人不必言盡,責人不必苛盡,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面兒孫不如人~老子也曾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凡事只要有一種看透一切的格局,方能做到豁達大度~






菲一漾


回答:如何理解:“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這句話?應該如何做好自己呢?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出自左宗棠寫的一副對聯。左宗棠是晚清的湘軍將領、洋務派領袖,後成為國家重臣,他的一生戰功赫赫,因率兵收復了新疆,而名垂青史。他的一生忠介耿直,不群不黨;清廉自守,無欲則剛。

左宗棠的這副對聯雖然僅僅24字,其蘊含道理卻極其深邃,對聯高度概括了中國聖賢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學。

香港李嘉誠先生一直把這幅對聯懸掛於自己的辦公室,以此聯勸勉醒示自己人生。

我非常欣賞並理解左宗棠的這副對聯的涵義。

縱觀祝福對聯的上中下,橫覽高平寬,讓我理解了他的思想:即;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事不做盡,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左宗棠的這副對聯真的是一副不可多得絕佳的好對聯、它體現了醒世恆言。

閱讀理解這副對聯後;我們如何做好自己呢?首先:我從不羨慕達官貴人的權勢地位,不羨慕富甲豪門的奢華生活,不羨慕影視明星以及明星、名人的炫彩生活。我一直喜歡樸實寧靜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初衷理想,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與價值取向;去做自己喜歡並欣慰的事。

人生短暫、光陰有限。我追求精神的富有、追求人生境界。喜歡書、天天讀書。昨天我又在京東商城買了霍金的《時間簡史》等9本名著與科幻小說。時時汲取中國五千多年文化底蘊的博大精髓,去不斷豐沛增長自己頭腦中的文化、科技知識。去不斷認識理解這個全新變幻的世界。讓自己思想不能落伍。

我一貫秉承寧靜致遠、厚德載物的原則;去不斷完善自己生命全過程。

我每天主要在早晚或其他時間;在今日頭條上至少要瀏覽二至三四小時的國際、國內、財經、科技、軍事、視頻、健康、養生、歷史、文化、娛樂等板塊的各類新聞報道與資訊。接受新事物、跟上時代步伐,指導自己前進方向。

我一貫追求簡約的健康生活,不追求奢華,不喜歡浮誇風。接受健康知識,喜歡大自然的清新空氣、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喜歡散步,簡單運動、一切順其生命軌道的自然。不斷去除心中的陰霾、裝載更心中的喜樂。

我更喜歡白雲悠悠的天空、喜歡遼闊無際的原野、喜歡萬頃波濤澎湃的海洋,喜歡黛綠遠山的蒼翠欲滴。

喜歡;寧靜致遠、天人合一。

須知;諾大世界,許多事物與我們連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虛名不值。而保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讀書、寫字、聽音樂,畫畫、看電影、仰望天空大美流雲飄逸,夜觀璀璨星辰月華如練,都是不錯的選擇。

生命誠可貴、正所謂;

花雖無語香襲人.

石頭無言可解人.

人生如白駒過隙,時光如飛煙飄逝。人在宇宙中是多麼的渺小,終抵不過歲月對生命的無情蠶食,終抵不過你僅僅是宇宙一介過客,終抵不過最後你依然是塵歸塵,土歸土。

時光荏苒,生命光陰有限、個人能力有限。在有限的生命中、為自己的心中尋求安放一塊淨土,規劃一方小小世界,放一點童趣、樂趣、追求、慾望、理想……放一些滿足與安逸……

珍愛自己、珍惜友誼,追求身體健康,精神富有。用左宗棠的這副對聯經常提示自己、懷有一顆平常心,去厚德載物。我感覺與家人在一起的平平安安,既是福澤無邊。


寒冰冰油畫


我的理解是:

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中等的緣份,享受普通的生活。選擇高遠的立項,四平八穩的工作,低調寬容地做人。

此聯頗有深意,飽含哲理,大有來頭:

乃是清代名將左宗棠所書,題於江蘇無錫梅園之上,偉人毛澤東把此聯當作座右銘,香港首富李嘉誠把此聯掛在辦公室。

此聯主要教育我們應該如何處世做人:

首先要有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才能激發自己的潛能和智慧,才能有一翻大大的作為。往往一個人的追求目標越高,他的才能發揮得越快。

接著要廣結善緣,寬容待人,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穩穩當當,踏踏實實地幹。不要過份追求享受,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然後要把此聯掛在心上,念在嘴上,讓它指導著我,制約著我們,警醒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走向輝煌。



羊美祥


有這種想法的人是真正看透了世情,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理解了生命的價值。人的一生其目標追求雖千差萬別,但也有規律可尋。物質上的滿足只是人生的一個方面,人不應被物慾左右,人生不過百年許多美好的東西需要我們去關注,提高道德修養,追求精神享受,這才是人應該去做的。我們要把小寫的我修煉成大寫的我,少想一些自己,多想一些大眾,造福社會,奉獻自己。注重精神追求,看淡功名利祿,追求平淡的生活方式。人生就是一場修煉,吃苦就修煉方式,能吃苦,願意吃苦,犧牲自己成全大眾,人就會走向更高境界,人生才有價值。


Zh長弓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不為其他,談談感悟!

能提出這個問題,想必題主年紀已過不惑!

我所在城市的獻血中心有一段宣傳語,據說被業內評為最佳——“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仔細分析下,就因為它有推、有收!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是雙重或者多重角色,被服務的同時又服務著別人。

那麼好了,這就好解釋了,發上等願,是前者服務角色,一定要通過服務付出來獲取別人尊重,實現人生價值。結中等緣,是一種中庸,不去為了個人利益去委屈自己、去趨炎附勢,去巴結別人,是一種隨順!享下等福,是被服務,是一最能體現人本質的關鍵!如今我們時常看到某某醜聞,我把這類人都歸結於此,早晚身敗名裂。為什麼呢?不是仇富,而是這類人就不會享下等福。人要在順境中低調淡然,居安思危,這樣才會平安安康,否則過於張揚必有災秧。

至於下面的話,大體一個道理。人生在於修行,等自己老了回看一生,不留太多遺憾。那時才能對比誰更成功!

自己的兒孫比他人優秀,別人拄柺棍時你依然能夠健步如飛,甚至別人鋃鐺入獄時你依然看花遛鳥,這才是幸福。

所以嘛,不到終點,誰敢言勝敗?




瑞麗網絡傳媒


所謂做自己,是不再刻意的追求他人認同,並找到了自己認定可貴的,值得堅持的事,然後拋棄那些形式上和思想上的束縛,跟平庸的生活搏鬥,跟無聊的時間對抗,不在乎輸贏。

你要做自己的時候,你實際上想做的大概是:一個能讓自己更喜歡、更為自己驕傲的自己。





暴走金克絲


此上聯之意為:擁有遠大的夢想,尋求恰當的緣分,過平淡幸福的生活。下聯之意為:行事高瞻遠矚,為人隨和低調,處事留有餘地。

做好自己也許就是,清楚自己所求,明白自己所惡,不因為錢或名利地位就去做自己所厭惡的事。有理想有擔當,懂得感恩和珍惜,學著寬容和成長。身處困境不放棄,身處順境不放縱。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與人相處更需要將心比心。



沐予萱


發上等願就是志向遠大,結中等緣就是辦事要講求實際不要好高騖遠,要和一般的人搞好關係,享下等福就是在生活上不要太追求奢恥,要能吃得下苦,吃得下苦中苦,才能有甜中甜,這幾句話應當是高官的警世名言,清末名臣曾國藩左中棠,都把這幾句話當作人生信條推崇備至。


二大王


這個對聯出自左宗棠,大概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只結中等的緣分,不要過於強求,對於生活能過的去就好,莫要過於追求奢華,福不可享盡;看待問題要高瞻遠矚,看大局,不計較一時得失,蠅頭小利,也不要自持身份或者自命清高,低調淡然處世,心要放寬,能看得開。


清都漫語


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