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即,资本市场会迎来“寒冬”么?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乐观市场”,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m.mindcherish.com,或下载“扑克财经”APP

摘要

每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对第二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第二年宏观基本面以及市场的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指示。我们预期明年的经济工作,将重点围绕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目标、补扶贫和环保两块短板展开,协同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化、地产长效机制建立等事项。中期来看,由于经济增速下滑,金融监管趋严,资本市场将迎来困难的一年。短期来看,警惕防风险、淡化增长超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看好成长板块占优周期行业。

预期今年会议的主要内容为一个任务、一个目标和两个短板,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培育新动能的目标,弥补扶贫与环保两个短板。中期来看,经济下行叠加金融去杠杆,明年或是资本市场困难的一年。短期来看,警惕会议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

最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主导了第二年的资本市场走向。

2015年,会议强调化解过剩产能、去除房地产库存、金融监管,第二年地产市场开始走俏、通缩结束、金融去杠杆开启,周期股行情贯穿全年;2016年,会议强调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振兴实体、房地产健康发展,第二年传统上游行业盈利大幅改善、企业集中度上升、租赁共同产权等机制开始推出,“漂亮50”行情贯穿全年,周期股阶段性爆发。

预期今年会议的主要内容为一个任务、一个目标、和两个短板。一个核心任务是化解和防范重大风险,降低宏观杠杆率水平,包括金融去杠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等;一个重要目标是新动能的培育,包括传统制造业的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创新;弥补两个短板是精准扶贫污染防治。其他协调推进的事项还将包括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等。

中期影响:明年或是资本市场困难的一年。

首先,会议将进一步淡化对经济增速的要求,经济的下探或超出市场的预期,企业盈利跟着回落,市场整体将受基本面拖累而进行调整。其次,金融监管的趋严,资管各行业都将面临重新规范和业务调整的局面,同时利率或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资本市场可能面临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

短期影响:历史经验表明,需警惕会后可能的负向冲击。按照2012-2016年的历史经验,会议结束后的一周,市场走势均未向上提振,而两周至一个月内,则多次出现偏离原有趋势向下调整的情况。今年会议需警惕防风险和淡化经济增速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由此带来负面冲击。

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市场走向

最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主导了第二年的资本市场走向。我们简要回顾十八大以来的五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以及来年的经济基本面与市场的走势主线,整体来看,2012年至2014年会议强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防范债务风险等内容,随后分别出现创业板牛市、金融股行情、以及改革牛等市场主线,直接关联程度相对较弱,但是2015年和2016年,会议关于去产能、去库存、防范金融风险等工作的部署,不仅主导了2016年和2017年地产走俏、传统上游行业盈利改善的宏观走势,也直接点燃了2016年与2017年周期股牛市与“漂亮50”行情(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与市场集中度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对于宏观走势、以及市场主线的直接影响能力在近年显著增强。

2012年关键词:宏观调控,产业结构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12月月15日-16日召开。对于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稳步回落,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有新成效;对于2013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为: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五是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六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具体内容方面,化解过程产能的重要位置开始逐渐形成,这成为后来几年产业改革的一条主线之一;农业转移人员市民化将作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作为货币政策重点,制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发挥企业家才能。

2013年,经济前低后高,超出市场预期,而全年市场走出一波创业板行情。2013年开年,经济增长再度低迷,GDP增速连续下降,从8.1%降至7.6%,但下半年包括通货膨胀率和工业增加值,均出现触底回升的态势,从会议内容看,最能体现的是宏观调控的改善,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开始引入对债务杠杆的关注,典型的后果是两次“钱荒”的冲击,十年期国债利率从6月份开始出现上冲格局,从3.4%一线直升至最高4.7%的位置。在经济低迷情况下,主板表现平淡,虽然下半年在创业板带动下有所回升,但整体跌幅依然在在10%左右,反倒是利率的上升,没有阻碍对创新的热情,创业板走出一波单边的牛市,从年初的770点一路狂飙至年末的1300多点。整体来看,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与来年的经济与市场走势没有太明显的关系,但是化解产能、债务控制等日后的主线已经在路上。

2013年关键词:产业结构,防控债务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对于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对于存在主要问题和风险是: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对于2014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为:一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三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六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2012年对比,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债务风险问题,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化解地方债务相结合,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了三点内容,即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被提出,国企改革在地方先行的思路成型,这些都在日后成为政策和市场关注的主线。

2014年,经济低迷启动降息周期,金融股起势带动牛市行情。这一年虽然重点提出了结构调整、化解债务等问题,但是由于经济下行过快,保增长的压力重现,一季度GDP增速继续下降0.3个百分点至7.4%,通缩的阴影仍不见好转,4月份国务院宣布进行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到了四季度,基本面继续下行,GDP增速降至7.1%,二季度的短暂好转被证伪,密集的降息政策降临,一轮全面的货币宽松终于到来。这轮货币宽松除了造就了一轮债券的大牛市之外,也刺激A股走出了上一轮大牛市。全年来看,上半年受制于经济的继续低迷,上证综指在2000点-2100点横盘震荡了半年之久,下半年开始,在金融股从下半年开始,金融板块开始发力,带动市场开始上涨,上证综指一举站上3200点,开启了一段牛市行情。从经济工作会议的角度来看,14年阶段性保增长的做法仍然不能掩盖淡化增长、调整结构等观念的逐渐转变,在这一次全面货币宽松之后,我们看到,对于实体和金融领域的杠杆、债务、供需等问题终于站上政策的中心舞台,市场的走势也因此出现更强的关联性。

2014年关键词:新增长点,经济风险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至11日召开。对于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是: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存在主要问题和风险是: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对于2014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为:一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三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除了对于经济风险再度强调,也开始提出培育经济的新动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已经开始进入视野,但是除此之外,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相关改革并未出现超过之前的表述,反而继续强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事后来看,这也是最后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保增长的事宜,在之后的会议中,关于经济结构、供需矛盾、金融风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在铺垫和“跑龙套”了几年之后,正式成为主角。

2015年,经济继续探寻底部,股市疯牛演化股灾。正如上面的会议内容所分析的那样,15年成为一个政策预期转变的年份,经济仍在探底的过程中,但事后看已经逐渐进入底部波动的区域,GDP增速降至6.8%的区间,并在此反复波动至今,这对政府形成了对经济增长有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年,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仍然坚持以调结构为主要任务,让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等结构性改革被市场接受打下了基础。但是,与经济走势脱节,市场在央行二月再度降准、政策鼓吹股市为实体服务、融资加杠杆盛行等因素刺激下,A股延续了15年末的强势,走出了疯牛的行情,一度突破5000点,之后,股灾来临,一直到四季度才趋于平稳。

2015年关键词:产能过剩、去库存、金融风险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21日召开。对于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对于2016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为: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四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经济下行压力、保增长等内容不再出现在会议内容中。“三去一降一补”正式被提出,这主导了过去两年的政策主线,而市场主线的直接关联度也开始大幅上升。

2016年,通缩结束,经济复苏,周期行情贯穿全年。率先打响的是去产能和去库存的战役,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开始大幅去除,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开始触底回升,PPI再经过长达五年的通缩寒冬后,终于重回正增长的轨道,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也重新站上扩张周期的道路,销售面积绝对量和增速都站上了过去十年的高峰区间。受此影响,周期行业在供给收缩价格上涨、以及地产需求拉动等背景下,迎来了一轮行情,并且贯穿全年。与此同时,经济在底部开始企稳,增速在四季度终于出现回弹,GDP增速上升至6.9%,由于短周期的复苏已经经济的企稳,决定了淡化增长将得到延续。此外,市场整体来看,上证综指在年初经历熔断之后,开始趋势性的缓慢回升,而创业板在度过三年的春天后,在横盘三个季度之后,终于无法支撑,开始进入一轮下行的轨道。

2016年关键词: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召开。对于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是: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对于2017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为: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三去一降一补”继续进行强调,仍然来年的政策主线,实际执行来看,除了去产能继续大力执行,降成本端也大力降低企业的税负费用负担,大力推进创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强调,和日后的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衔接,而地产市场在16年的销售高峰下,出现了房价的再度大幅上涨,在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取得一定成绩的背景下,政策的导向从去房地产库存转向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讨论和建设正式提上了议程。

2017年至今,经济显示韧性,盈利改善带动股市结构性改善,“漂亮50”贯穿全年,周期行情阶段性爆发。今年以来,经济基本面与市场走势受到会议内容方向的引导日趋强烈,基本面方面,虽然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增加,但是在供给侧改革力度不减的情况下,传统上游原材料行业的收缩力度一再超越需求的下行幅度,导致周期品价格在一个高位得到支撑,PPI在高位出现反复,受此影响,从三季度开始,周期行业的利润继续大幅改善,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持续走牛,进入到四季度,由于环保限产的接力,再次出现一波小牛行情。另一方面,经济结构性改革逐渐获得成效,企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优势与效益不断走强,使得从年初以来,开始了一波显著的大小票分化,各行业的龙头白马股走出了一轮结构性牛市。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前瞻

从目前经济基本面的趋势、以及十九大报告以及本周的政治局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我们预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一个核心任务,即化解重大风险,降低宏观杠杆率水平,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范金融系统影子银行;一个重要目标,即新动能的培育,包括传统制造业的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的创新;弥补两块短板,精准扶贫与污染防治;以及协同推进的其他事项,如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市场走势的影响

中期影响:明年是资本市场困难的一年

……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