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坛剩语:失传剧目考、为伶人刊集之我见

今日推送之《歌坛剩语:失传剧目考、为伶人刊集之我见》录自《申报》1920年4月9、10、12日,作者姚民哀,民国剧评家。本姓朱,名兰庵,后出嗣姚家,笔名天亶、半塘,常熟人。早年参加南社,辛亥革命时曾任光复军记室。民国年间在上海办报,曾编《春声日报》、《新世界报》和《戏杂志》月刊。平生酷爱昆曲,喜写评介文字。

《镇江府》与《齐王点马》二剧考 

 《镇江府》一剧,演郑成功大破镇江府故事,相传为前清某亲王所编,某自饰郑成功,科白、排场、套子均极周到,出场引子有「泪眼怕看新世纪,伤心羞作小朝廷」二句尤为警惕,惜触时忌,且某又满人,戏成,仅供案头娱乐,不能扮演于红氍毹上。某死其家人恐酿意外祸,付之丙丁,此剧遂无传者,不则传至今日,可以大演特演,实胜于《济公活佛》《宏碧缘》《神怪剑侠案》等,多多脾益社会,警告国民,正不让新剧中安重根等专美于前也。 

 《齐王点马》一剧,不知出于何代,曩年时在江湖班中,曾一见之,年来奔走南北,从未曾复覩此戏。朋侪中小隠,可谓富于剧学矣,上年举以谘询小隠,亦无有对。

 是剧之情节,大致谓齐王信任侫臣,朝政纷乱,并宠西宫,而弃正宫,其正宫有道法,威名震遐迩,至是屏国事不问,邻邦闻之来犯,兵临城下,齐王大惊,急登殿召百僚,正宫暗遗神将,将景阳钟鼓包庇,齐王力击之不作声,不击则神将击之发声,齐王戚然,萌死志,忽正宫登殿,与之约法三章,齐王亦改过自省,正宫乃令王登五凤楼,则正宫之神兵,已跨马持械,密布城下矣。齐王遂唱十段流水板,起句均为「那边来了一只马」,其下则「白旗白甲」或「黄旗黄甲」等云云,非常冗长,唱之颇不容易,齐王为丑角所饰,举动词句颇多发噱处,今舞台上演兄妹串戏,丑角例有撞钟击鼓,白口有「不响了,又响了」,连唱「孤王的江山保不牢」,即为《点马》中拆出一段皮相,观剧者谓是段系崇祯帝之《分宫撞钟》其实大谬。

尚师徒《托妻寄子》竟无人能演

 须生盔靠戏,唱做并重者如《南阳关》《战太平》类,演之颇不易。余前曾见尚师徒《托妻寄子》一剧,亦为盔靠戏,自秦琼撞死黄镳马,拗断凿金枪始,至破关自刎止。其间有裴元庆击走新文礼,谢映登三盗呼雷豹,王伯当巧得提炉枪等场,数今舞台上演此剧,《火烧裴元庆》并入头本《虹霓关》中,尚师徒《托妻寄子》竟无人能演,即倾动一时,坊间所出之戏考,亦无是剧原本。往者大舞台排全本「义」字,第一台排全本《麒麟阁》,皆无此出,殊为缺点。

为伶人刊集之我见 

 江阴张尔常先生,学问文章儒林望重,余虽未识其人,昔年客澄江时,比闻曹拙巢、俞慕韩、吴汀鹭诸前辈,称道不置,而遍读其新旧诸作,直令人倾佩无已,近闻友人言,先生中年作幕九江时,周信芳(即麒麟童)适在是处演剧,牌上悬名为九龄童,先生极赏识之,赋诗以宠周,前后不下百余叠,惜稿多散佚,苟蒐而刊之,亦大观也。

 春航、碧云、兰芳等皆有专集,姑弗论文字若何,以若三人之色艺,无让昔之紫稼、云郎,即为之刊专集者,亦不减梅村其年一流人物。降至近今,刘玉琴在甬居然亦有专集发现,已属忍俊难禁,而前隶新世界之金景萍,以及王佩兰、小杨月楼等丁戊之交,亦纷传有刊集之举,我不禁为枣梨痛哭,幸而不成事实,洵属大好事。去年寒云、小隠等,有为白牡丹、尚小云、芙蓉草三人刊集之议,余颇赞同,是方能与冯、贾、梅三集后先媲美。入春以来,寒云常病,小隠因母丧返里,刊集之议恐归泡影,言念及此,每扼腕叹惜也。

李释戡、黄秋岳、赵叔雍、梅兰芳、齐如山、罗复堪之合影

小生李桂芳未染沪疾难能可贵 

 李桂芳之小生,虽不能上追楞仙、小香,抗衡周剑泉,然而沪上名伶中,此子当首屈一指,因其居沪已久,而未沾染丝毫海派恶习,实为难能,设使他伶居此席,则诸凡「吊膀子」「轧姘头」等种种龌龊沪谚,必定穿插入剧中人口中,桂芳则无,只此一端,已为可贵,其与白牡丹配《宝蟾送酒》,饰薛蝌,尤为刻意经营之作,余每见必击节。

(《申报》1920年4月9、10、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