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病房的三个老人身上,我看出一个人生道理

文/萱小蕾、又名漠泱你关注我、我陪你爱-----------------------------这些天老爸生病住院,在医院的一个多星期里,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同病房的老人。第一个老人跟我爸同龄,都是73岁,他是退休教师。每月退休工资有4000多。有五个子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按理说儿孙满堂,也不缺钱,日子过得很好很幸福才对。可是陪同老爷子的一直是他女婿,而女婿表现十分焦虑。他见人就开始诉苦,无论是不是熟悉。因此,跟他同病房的我,也被他抓住诉了一阵苦。

女婿的意思是:儿女多了并非就都幸福,大家反而有些你等我,我等你。也的确是都很忙,可是总得照顾老爷子才对。所以他也都是请假在照顾,一堆工作放着,心里也很着急。我有看到过老人的小儿子来,带着个女的,以为是儿媳。但女婿说,小儿子离婚七八年了,现在的女人是新找的,八字还没一撇。也怕照顾老人拖累他们,所以只能自己来照料。老人自己好像也很愧疚,觉得拖累了后人,所以吃饭时,他都自己下楼去饭店吃,晚上自己按时睡觉。上厕所时,要是看女婿在陪同床上睡着了,就不叫他,自己举着吊瓶去厕所。老人能自理的事,他都尽量自理,或是叫叫护士帮忙。老人私下也说,自己有点退休工资,但是子女几个,给这个没给那个也不好,所以也帮不上他们。自己跟老伴尽量少花点,存着以后分给他们。可是生病这事,也不是自己情愿,每年看病都花出去不少钱。总之,看上去老人也不快乐。当然,在医院的人没几个很快乐的。

第二个老人,孤身一人住了五六天,也没见一个人来看过他。有时候饿了,就吃冷馒头和花卷,要帮他叫饭菜,他客气拒绝,说自己身体好,肠胃好,冷的也没事。偶尔会有一个大妈送饭给他,说是请的保姆。这个孤身一人的老人,每天要按无数呼叫,叫来护士,就跟护士说几句话。总是找点原因,比如针头扎得痛,点滴不好好滴,或者心里不舒服,呼吸不顺畅。我想,他可能还是有些孤独,可他的孤独又好像很简单很利落。是那种不在意的孤独,是那种没人来看就没人,见谁他都一脸笑,还夸别人有福气,但是看不出他有羡慕的表情。的确,反正再有福,进了病房身体难受,也不是福。病痛都自己身上,谁也替代不了。那位大爷,大概算是看得开的心理。第三个例子,就说说我爸吧。从他住院开始,我们一家人几乎都陪在他身边。虽然只有两个女儿,但也没让他一个人独自呆在病房一刻,身边时刻有人,整夜盯着他的动静,咳嗽翻身,起来坐或躺下去,整夜都有人守着。大家纷纷说他有福气,但我想,如果有福气,就不会生病了吧。要是能平安健康一生,那才是真正的福气。看到我爸身体受苦,做子女的也没有什么办法帮得了他,彼此难免都受一些心理上的煎熬。而他的这一生,生活上即使没有凄风冷雨,心理上,怕也是受过不少煎熬和酸楚。

总之,三个老人的状态各不相同。但他们应该都有幸福之处,或不幸福之处。我爸没有儿子,曾被村里人调侃老无所依。好在如今两个女儿虽然能力有限,但也不会不管他,会照顾他孝顺他。但他心理上是否真正幸福,我们也帮不上不忙。看着他整天或躺或坐上病床上发呆,也觉得他很寂寞,而我们还有别的事要做,也不能一直陪着他说话聊天。三个老人代表的三种状态,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说不来哪一种最好,反正人生都是要受这样或那样的苦,也会尝到这样或那样的幸福。是结婚或者独身,是儿女成群或者是没儿子,都有可能受苦,都有可能不幸福。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躲不掉。因此,无论选哪一条路去生活,都不必后悔,都不要身在这一条路时,觉得那边路上的人更幸福。接受你走的这条路上所遇到的煎熬或幸福,争取让幸福大过煎熬,大过那些苦。